冯时
伏惟母校:邳国故土,六千文明。风雅一脉,世代相承。闻奚仲之圣智,感偃王之仁德。兹土也桨橹摇曳,先有“天*”“圣兵”安营;斯地也渔歌唱晚,后有白衣秀士设帐。士蒙其教,众受其化。百姓乐业,俊彦播美。至于当代,教育振兴。文脉昭昭乎井边稚子,新学郁郁乎灯下媪翁。
第一届初中毕业生78届初二(1)洎乎丁巳,高考再兴,母校肇造,城西荣膺。嘉名运西,分庭运中。辟荒拓土,运塘泥于筚路,披荆斩棘,冒烈日以褴褛;胼手胝足兮师生洒血流汗,风餐露宿兮上下戴月披星。九口教室,无篱无墙;一条土路,半泥半浆。所赖三任校首,鸿图华构,造福梓桑。叠石缀景,栽绿植红;桥建桃渡,初心象征;三楼递成,设施年增。廿载力耕不辍兮,志创苏北名校;两旬殚精竭虑兮,更奏红色新声。喜矣学子忘我,志在鲲鹏。邳县码头,学工搬煤;沂蒙田野,学农挑粮;帮*助烈,情深意长。饮浑水以觉爽,啖咸菜而犹乐。英烈激励斗志,红心只伴书香。鸿儒人师云至,群贤戮力,终成育人沃土;英才栋梁汇聚,金榜题名,雅奏邳教华章。壬申划市,始更今名。首批邳州名校,省级合格高中。质量比肩兮运中,声誉盈耳兮邻疆!
原运西中学北大门两千以降,其时正当,其运隆康。与时俱进,做大做强。发展理念引领,品位内涵支撑。廿五校诞,学子志士,共商世纪伟业;“六五规划”,壮大提升,直挂云帆长风。验二星,创三星,校园北扩东进,焕颜雅貌新容。博慧华丽,正德轩宏。大道笔直,曲径幽通;绿草含笑,鲜花蔟拥;小桥晨牵碧荷,翠柳月挽桃红;广场如镜兮,可休憩可散步;凉亭如盖兮,可对弈可读书;校分三区,园居四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求真致美,思齐笃行学风浓;文明合作,敬业乐群新校风。习惯养成,奠基人生;文理兼修,体艺并行;书法挂牌,足球特封。学生社团雨后春笋,《运河桨声》众报转登。省生命课程基地,国校园文化标兵。为改革兮,南行寻“他山之石”;求超越兮,北辙觅“衡水”之瑛。激情二中,阳光二中。“邳州第一操”,沙场秋点兵;八礼和四仪,谦谦少年行。其间无数学子,蟾宫折桂;几多教师,提干迁升。无愧干部基地,不虚大学摇篮!更有英才校友,成*商英杰,名播寰宇;同窗俊良,创科技高端,功盖群英。
邳州二中桃渡桥观夫今日母校,京杭银带于后,陇海金架于前。仰奎娄兮凤翥虎奋,俯运河兮鲤跃为龙。彩彻黉门,霞铺雕甍。楼馆舍鳞次历历,观象台明镜荧荧。曲水兮澹澹,池渊兮清清,奇石兮嶙嶙,佳木兮葱葱。檐啄廊回,栏横楯纵。晨闻书声鸟鸣,晚看星光霓虹。灵丘人文存四壁,前承往圣传统;英雄群雕傲花丛,往继先辈遗风。
邳州二中操场垂柳处二零二零,出机杼,晋四星,创新局,开新风。正德敏学,热爱引领。红色基因,思想教育特色迥;养成基石,素质发展宗旨宏。弄潮新时代,舍我谁争锋!贵吾园丁,名师众众。善导贵创,教风谨恭;为人师表,如坐春风;正己化人,润物无声;乐道不倦,匠心精诚;守望台角,光泽四方,甘愿终生渡桃,哪管两鬓霜生。荣吾诸生,观松杉,悟参天之志;睹樟竹,念君子修行;察日晷而惜时,闻老钟而自警。问渠楼里探知识源头,恒念庭前思物力所兴。朝宣暮省,反求忠信,博学审问,知行相从,文武融通,只待他日鹏飞,揽月而缚苍龙。欣逢盛世,母校图鸿。名校二中,实力二中,金戈铁马将进酒,气吞万里歌大风!一赋难尽,四韵俱成。歌曰:四十三春砥砺行,殊勋已载史册中。血汗枌榆学子梦,道业国家千秋功。正德敏学勤匪怠,激情超越御罡风。但使后生能多士,二中风范贯时空。
七九届弟子冯时顶礼敬撰
二〇二〇年七月九日
邳州二中正德楼邳州二中新年联欢会主持人注释:
1.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2.邳国是中国在上古时代的一个方国,今江苏省邳州市。自古以来先后称邳国(先秦)、下邳县(秦)、下邳国(汉)、下邳郡(汉魏)、下邳国(晋)、下邳郡(南北朝),北周时下邳郡改为邳州至今。
3.邳州历史悠久,境内大墩子文化遗址距今年,是江苏文明最早的起源之一。
4.《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和教化规范。《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至于战国,王道陵迟,风雅寝顿。”
5.奚仲,任姓,奚氏,名仲,薛国(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人,中国远古时期伟大的发明家,后世奉为车神。奚仲最初居于薛,后迁于邳(《左传》)。
6.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字子孺,是西周时期徐国第32代国君。徐国统辖今淮、泗一带。建都下邳(今江苏徐州邳州市)。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义,前来归顺的东夷国家有四十多个。
7.《后汉书·马融传》:“﹝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以“设帐”指设馆授徒。
8.太平天国称自己的*队为“天*”、“圣兵”。
9.古时指读书人,亦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他们是国家*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10.俊彦:才智过人的人。《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孔传:“美士曰彦。”播美:传扬美名。《南史·范泰荀伯子等传论》:“有礼有法,前哲由斯播美。”
11.文化的脉络,是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12.幼子;小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13.新中国建立后的新式学堂教育。
14.通常写作翁媪,老妇与老翁的并称。亦指年老的父母。
15.等到,待及。唐杨炯《王勃集序》:“洎乎潘陆奋发,孙许相因,继之以颜谢,申之以江鲍。”
16.年7月4日,邳县运西学校建校。年,干支丁巳年
17.指“始建”。
18.分处庭中,以示平等。《汉书·货殖传》:“子赣结驷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19.“筚路”就是柴车(车身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泛指简陋的车子。在这里,“路”通“辂”。“辂,车軨前横木也。(《说文》)
20.形容衣服破烂。
21.即“桃渡桥”。年8月建,时任校长耿德科设计,时任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林秀华书写。“桃”喻学生,“桥”喻教师,是说教师是“渡桃人”,教师是学生通达知识殿堂的桥梁。
22.即80年代由南到北陆续建的“思源楼”、“励才楼”、“毓秀楼”。
23.“红色新声”即母校以“红色教育”为特色。“新声”是指新作的乐曲或新颖美妙的乐音。
24.鸿儒:大儒,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
25.即母校南“邳州港务局”。
26.指学校组织学生到地处苏鲁交界的山东省台儿庄开展“红色教育”,并到农村支农劳动。台儿庄,“台儿庄大捷”之地。东连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临交通枢纽徐州。
27.年8月18日,江苏省*府以苏*发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设立邳州市的通知》,标志着邳县撤县划市。年干支壬申年。
28.年邳县撤县划市,原方案“邳县运西中学”更名为“邳州市第一中学”,因“运河中学”异议,再改为“邳州市第二中学”。
29.年邳州二中被评为首批邳州名校。
30.年邳州二中通过“江苏省合格高中”验收。
31.指年9月28日举办的25周年校庆。
32.指《-邳州二中五年发展规划》。
33.见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见《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灵胥。”
34.年12月22日邳州二中成功验收“江苏省二星级高中”。
35.年4月21日邳州二中成功验收“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36.博慧楼,年建。
37.正德楼,年建。
38.邳州二中学风。
39.邳州二中校风。
40.指到苏州、无锡、常州、海安、南通等苏南名校学习考察。
41.指到山东枣庄、滕州,河北衡水等地名校参观学习。
42.奎、娄,星宿名,属二十八宿。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按星宿分野,徐州属二十八宿的奎、娄、胃三星相应。古人认为奎宿主管天下文章、文事、文运,科举考试则奉为主中试之神,并改“奎星”为“魁星”。
43.凤是传说中的神鸟。翥:高飞。意谓凤凰高飞。出处晋·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奋:本义是鸟张开并振动翅膀。由此而又派生出“振作”、“鼓劲”、“发扬”、“兴起”、“努力”、“奋斗”等引申义。《孙楚韩信赞》:“秦失其鹿,英雄交战。遂寤明主,超然虎奋”。
44.学宫之门。借指学宫,学校。
45.雕饰华美的屋脊。唐王勃《滕王阁序》:“披绣闼,俯雕甍”。
46.对家乡的美称。丘,出生之地。
47.指“红色广场”的纪念年11月9日,国民*第七十二团等部一千余人死守运河铁桥,中国人民解放*华野第八纵队六十九团一营强攻运河铁桥,竟夜激战,全歼守桥之敌,使我*顺利渡河西进的雕塑。
48.比喻新巧构思和布局。
49.邳州二中校训。
50.邳州二中教风
51.邳州“二中教师精神”。
52.邳州是孕育着红色基因的土地,属革命老区,英杰辈出,无数英雄事迹彪炳史册。
53.邳州二中以人为本,注重养成教育,追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54.水杉,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高大参天,有“活化石”之称,为邳州市树。二中校园水杉树分布在桃渡桥和红色广场旁。
55.香樟,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邳州二中校树。主要在校仰正路两侧和博慧楼旁。
56.日晷仪,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在二中校园子午园内。
57.指年建校之初使用的司时的大铁钟。悬挂在正德广场西区。
58.邳州二中新建的现代化教学楼。
59.邳州二中新建的现代化学生食堂。
60.朝宣,指学生每天早晨大声宣誓,激发斗志;暮省,指学生每天晚上默默自省,让反思成为学生日常生活方式。
61.见《孟子·离娄章句上》。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见《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2.见李白《将进酒》。将:愿,请。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
63.汉高祖有《大风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也喻治国安邦之情怀。
64.枌榆社,汉高祖刘邦故乡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里社名。"枌榆"二字因此成为后人对家乡的代名词。张衡《西京赋》中有"伊岂不归于枌榆"。
65.道教谓高空之风。后亦泛指劲风。明·屠隆《綵毫记·游玩月宫》:“虚空来往罡风里,大地山河一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