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语文组的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篇目是《沁园春·长沙》,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新课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说起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你们都能想到他的哪些身份呢?左边靠窗的这位女生,你举手最快,请你来说说。嗯,没错,毛主席呀,是一位伟大的*治家、思想家、革命家。
请坐,还有其他补充吗?请同桌来说一下,他说毛主席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家,那我们学习过毛主席的文学作品吗?非常棒,我们在初中阶段的时候学习过他的《沁园春·雪》,那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学习毛主席另一篇佳作《沁园春·长沙》
二、整体感知
我们都说,诗词贵在诵读,通过诵读我们可以直接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来感知作者的情感,下面老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词以及句子的停顿。老师听到同学们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谁愿意来读一读?你的眼神充满来自信,就你吧。大家说他读得怎么样?嗯,声音洪亮,同桌离得最近,你来评价一下。你说读得很流畅,但是语速稍微有点快,而且有一个字读错了。那应该读什么呢?对,百舸争流,“舸”读三声。那你知道“舸”是什么意思吗?很好,是船的意思。点评得很到位,请你们合作齐读一遍吧!这次好多了,但缺了一点韵味。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音频,请同学们仔细听,一边听一边标注出朗读节奏,同时感受一下这首词的风格。音频播放完了,你们听下来觉得这首词的风格是属于哪一种呢?
我听到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是豪放派。没错,毛泽东这首写秋天的词,没有半点悲秋的气息,相反抒发了诗人豪放的气概。
三、深入研读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按照我们原有的语文小组,大家进行自由朗读和交流,并思考问题:词人在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好,时间到。我看到第一组的小组代表已经准备好了,请你来说说。哦,你们说词人看到了湘江的秋景。具体是什么景呢?用原文说说。嗯,这一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一句中哪个字起到了统领作用呢?没错,就是“看”字,那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看到了山、林、江、舸。如果从手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意向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呢?没错,从万山和百舸中的量词看出山和船的数量之多,从层林、漫江中感受到范围之广。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奋发的壮阔意境。第一组小组讨论很有成效,分析得也很到位。请坐。
同学们,我们分析诗词,一定要从意象入手,并找出意象的特点,感受它所渲染的氛围,以及所奠定的感情基调。请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景象描绘一番,谁来?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排的这位同学请你来。
嗯,远望层层叠叠地枫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我们的同学真不简单,在描绘画面的时候把大家都代入到了情景之中。老师为你点赞,请坐。
接下来,请全体男生读一读这句词。老师从你们雄厚的嗓音中感受到了这种壮阔。来,请全体女生再来读一次。很好,巾帼不让须眉,我也感受到了你们读出来的壮丽。
好,我看到第二组的同学们也已经迫不及待了,小组代表赶紧站起来说说吧。他分享的是这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为什么是这一句呢?
原来你们觉得诗人由眼前壮阔绚丽之景,引发了思考,抒发了要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是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种手法就叫?没错,融情于景。大家认为词人吟诵出这一句诗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呢?请第三排穿红色衣服的同学来说。哦,诗人吟诵词句时,是意气风发的。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词人的热情奔放、慷慨激昂!请大家一起带着这份豪情壮志一起再来读一读。
大家的声音很响亮,感情也很充沛,把掌声送给自己。
四、小结作业
愉快的课堂时间总是短暂的,本节课在我们通力合作下赏析了上阙壮阔的湘江秋景,初步感受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诗歌的下阙是怎样由写景过渡到抒情和议论,诗人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探讨,请大家课后预习后面的内容,并请搜集毛主席写作的其他诗词,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小型的诗词朗诵会。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完毕,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请倾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