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子湖边到塞纳河畔,他以由中向西的人生旅程,写下了以西合中、融贯东西的艺术历程,自纵横无极的笔力,描绘心象的无垠疆界,在世界艺术史上,撰写了无出其右的诗情华章。作为最早在海外获巨大成功的中国艺术家之一,赵无极在跨越东西疆界的创作生涯中,始终走在艺术探索的前沿,并作出无可比拟的贡献,其作曾被世界逾家公共机构收藏,荣登巴黎卢浮宫、美国大都会美术馆等世界级顶尖艺术博物馆。知名建筑师贝聿铭视之为「欧洲画坛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法兰西院士程抱一更盛赞其「空前地在中国与西方之间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创生了「一种真正共生艺术」!
是次在「东方美学」专题中,我们荣耀呈现赵无极艺术生涯的首件双联作——《23.09.76》,及其60年代以全然抽象展现大山大河的水彩精品,意蕴非凡。
涤荡大化,致天地以豪情
赵无极首幅双联画作《23.09.76》瞩目登场!
Lot41赵无极23.09.76(双联作)
油彩画布
一九七六年作
50×84cm
ZaoWou-Ki
估价ESTIMATE:HKD6,,–8,,
形式首创:70年代精罕双联杰作
年,赵无极在留法十年的孜孜探索中,终实现由半具象到抽象绘画的蜕变,在欧美盛行的抽象之风中,树立了独我标志的风格。而为在表达上精益求精,他于60年代起广泛涉猎西方绘画形式,意在找寻推陈出新的表达语汇,当中,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画多联作的形式便给予他丰富的灵感。西方传统的祭坛画多以两联、三联形成「天堂、人间、地狱」的叙事分界,并由空间上的分割形成视觉上的移动点,此亦实和中国屏风、册页的形式相呼应。赵无极由此开启对多联画形式的试炼。是次拍卖,我们带来其独具意义的「首件双联作」——《23.09.76》。
赵无极年摄于巴黎工作室
纵观赵无极一生创作,多联幅油画作品相当罕见,不逾50幅,双联画的形式更为稀少,仅有13幅可考,此件《23.09.76》便为其双联形式的开篇之作。双联画左右二联分别可拆分而各自独立,相接时又能合而为一创造新局,如同二个相连的音符,加乘共构出宇宙强音。赵无极在此由两联的形式进发,展现对画面意象与空间格局相辅相成的思考。作为首创的代表,《23.09.76》具有无可取代的珍稀之意!
赵无极《23.09.76》(拍品编号41)展览现场照
极目楚天,虚实恒动的空间大象
在《23.09.76》一作中,赵无极充分利用双联画的特殊形式,令空间关系在自如收展的视觉连动中,交会创造出「虚实相生、恒动恒远」的气象格局。观左右二联画作,如对同一景貌的阴阳写照,构图相若却各有千秋,画面主体皆以上空下满、中央汇聚的形式铺展,细节处的差异却造就了二联间的动态流转、虚实相交的丰富层次。
呼应赵无极对笔力运筹的追求,《23.09.76》以或激荡,或回旋,或舒展的笔墨节奏,充分呈现其在70年代更为强劲而具动感的「绘画骨法」,及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的势象。
赵无极《23.09.76》(左联)(拍品编号41)
画作中央的黑色墨线,以极富韵律感的震颤笔法交织成型,左幅翻腾灵动似蛟龙潜沉,右联挥舞澎湃若大鹏振翅,各呈现有如惊涛拍岸、风暴盘旋的形态。作品虽无任何具象指涉,却将观众带入形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壮阔之境中。
赵无极《23.09.76》(右联)(拍品编号41)
山河浩渺仿若自缭绕云雾中浮现,生命的动能汩汩溢出,作品令人遥想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中那峰峦秀起、云烟变换之跌宕景致,蕴含着具无限想象的诗意空间。而赵无极将其对书法狂草提落顿挫的理解亦带入其中,粗实的大笔以纵横有度的浑然劲道,自左右两侧铸就着实积蓄的能量,而围绕在其中的,则是纤密而灵活的细笔,在不断编结、折弹与回旋中,连绵起伏,流畅灵动。
上:夏圭《溪山清远图》(局部),46.5×.1cm,南宋,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赵无极的作品虽非以具象描写,却呈现对山川自然的指涉,《23.09.76》如见峰峦秀起、云烟变换的跌宕景致
下:赵无极《23.09.76》(局部)(拍品编号41)
经历抽象绘画的二十年试炼,赵无极对笔力的掌舵亦臻于化境,油彩的厚重之质自如显现出如中国水墨浓淡枯润的变化,驰骋的线条构成丰富的肌理,挥洒的色彩注入具层次感的明暗之变,而观者也得以在这具生命和运动感的呼吸空间中,在那卷绕锐利的线条里、在苍劲的笔力下,体悟着笔锋疾走、如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大江东去的无穷动势!
挚友珍藏:伉俪比翼的餽赠祝福
《23.09.76》来源具珍贵的情谊记录,画背题有「致我的朋友尤金妮亚与琼德穆加(EugeniaandJoanDeMuga)」,为艺术家赠予好友夫妇的礼物。德穆加为法国知名琼普拉茨画廊(GaleriaJoanPrats)暨波利格拉法出版社与印刷厂(EdicionesPolígrafa)负责人,该出版社曾为赵无极出版5本画册,并协助印制27件版画。
琼德穆加(JoanDeMuga)为巴塞罗那知名画廊主及收藏家,是次上拍的《23.09.76》即源自其珍藏,为艺术家特以双联形式赠予德穆加夫妇而作
艺术家别出心裁地以双联屏相赠,左右二联唱和相随,隐喻好友夫妻的比翼双飞,此作由其收藏逾三十年,并曾于年展出于东京富士电视台画廊举办的赵无极亚洲重要个展。作品不仅见证了一段深挚的友情,亦为赵无极创作的至臻代表。
涓流汇沧海,一篑成山丘
赵无极纸上的大山大海
赵无极摄于年
在60年代展开的抽象风景系列中,赵无极汇融中国传统水墨掌控笔法的技巧,纳入书法笔意的人文情趣,在中西美学的探索中达到了巧妙的平衡点。创作于年的《抽象》与《无题》两件水彩创作,一如波涛之大海,一如浩邈之山脉——正是该时期最富有力量的作品之一,印证其高山仰止般卓越的绘画成就!
凡尘之外,虚室生白
Lot39
赵无极抽象
水彩纸本
一九六七年作
40×56cm
估价ESTIMATE:HKD1,,–1,,
《抽象》结合西方媒材和东方美学观点,在力求色彩表现性的同时,构图采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常用的散点透视法。画面上下横向的刻意留空,体现了庄子「虚室生白」的美学意境,将观者视觉聚焦于中心,更在画中力求自由的空间关系,表现虚空、宁静及和谐的气氛,引人入画遨游。
疾驰变幻,烟波如蓝
画面主调从深邃静谧的蔚蓝,过渡到神秘而湿润的靛紫,在这之中,艺术家以深浅不一的普鲁士蓝作为主导,加之重叠细密的亮白色数笔,映现一场富戏剧性的景象。多层次的蓝彩运用加强了空间阴影的深度,中间忽疾忽徐的黑色短笔,则交织出紧密的结构,犹如被象征湖水的靛蓝包覆、浸润,在变幻多端的色层中游曳,宛如一抹海底的深邃,营造出生命的波澜,亦正是艺术家精神境界的写照。
赵无极《抽象》(拍品编号39)含框图
笔舞剑器,神入霜毫
Lot40
赵无极无题
水彩纸本
一九六七年作
33×49cm
出版:年,《抽象具象——朱德群、丁雄泉、赵无极》,维嘉画廊,台北,第51页
估价ESTIMATE:HKD,–1,,
在同年完成的《无题》中,赵无极已不再执着于线条表层交错的直接感情宣泄,转而将激情转化为更深层的暗涌。作品采横幅构图,强调色彩转幻与形式元素的组构,他分别以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方向的笔触在相互拉扯中打破稳定,水平与垂直的方向性重叠交错,巧妙地在大地色调中透出暖色调的焦赭与紫红,各个色层彷彿不断翻涌,展现持续的动态感。作品令人联想起北宋范宽《谿山行旅图》,更对古代山水的构图进行提取及转化,中景及上下的不饱和色空间产生强烈对比:下半部笔舞剑器,写其状貌、追其神髓;上半部烟云浩渺,天地低昂;再观其风韵,神入霜毫,无不在书法的撇捺点线间,构筑出一个莽莽天宇的诗样空间。
左:范宽《谿山行旅图》,墨绢本,×cm,北宋,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右:赵无极《无题》(局部)(拍品编号40)
幻化万象,竞走龙蛇
传统山水画常以留白暗示开放的想象空间,在《无题》中,画面上半部笼统宽宏的笔触亦起到类似的作用,下半部则施以较深邃的色彩,而随着视觉向上移动,逐渐变得明亮,在这种色彩的自由发挥中,中间的留白即是画家内心熊熊燃烧的光源。赵无极将半生形诸笔墨,以墨幻化万象,以笔竞走龙蛇,以眼前心象直指东方绘画最本质的根源——自然,那正是天地不言的大美所在!
赵无极《无题》(拍品编号40)含框图
Lot
赵无极无题
石版版画
一九五八年作
版数:4/
39×61.5cm(画面);50×65cm(纸张)
估价ESTIMATE:HKD20,–40,
Lot
赵无极让玛莉的挽歌之三、四(双联作)
石版版画
一九七八年作
版数:共版
42.6×32.6cm×2
估价ESTIMATE:HKD30,–50,
Lot
赵无极向鹿内信隆致敬
石版版画
一九九一年作
版数:共版
61.2×46.5cm(画面)76×65cm(纸张)
估价ESTIMATE:HKD15,–45,
Lot
赵无极
让玛莉的挽歌之一、二(双联作)
石版版画
一九七八年作
版数:共版
42.6×32.6cm×2
出版:年,《赵无极版画集-》,EditionHeedeMoestrup出版社,哥本哈根,第页,图版及号
估价ESTIMATE:HKD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