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千古名句,几乎大部分国人都能朗朗上口。不得不说,作为古代罕见的极少数女词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李清照无疑是最具代表性,也是作品流传度最广的。
李清照究竟有多牛?她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一才女,其地位历史早有定论,不但秒杀其他才女,还吊打一大批才子。而李清照开挂的人生,要从她那开挂般的家庭配置说起。
李清照前半生其实是相当快乐的。她出身名门,家底雄厚,从小被富养。父亲李格非,是文坛大咖苏轼的学生,进士出身,官做到礼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他娶了齐国公宰相王珪的大女儿为妻,生下李清照。
而王珪除了女儿外,还有一个儿子叫王仲修。按辈分王仲修得是李清照的舅舅,而王仲修也有两个女儿,即李清照的表姐和表妹,表姐嫁给了大奸臣蔡京,表妹嫁给了另一个大奸臣秦桧,也就是说,秦桧是李清照的妹夫。
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叫赵明诚,赵明诚有个表弟叫张择端,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赵明诚还有一宗亲叫赵士程,是唐婉的第二任丈夫,而唐婉的第一任丈夫叫陆游,唐婉对李清照的词作很崇拜,于是托关系拜李清照为师,不仅如此,李清照还有一位皇帝粉丝叫宋徽宗。
而这样的关系,在宋朝,那是很平常的......
在那个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就该相夫教子的封建社会,李清照除了卓越超群的才情,更可以称得上是宋代女版的“古惑仔”,毕竟她从小就调皮捣蛋,夜不归宿,好酒好色又好*。
当别人家的女儿,只能看看《烈女传》,做做刺绣,而李清照不但可以和男子们一样饱览群书,还可以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常常喝酒嬉戏,玩得忘记回家吃晚饭。
证据全都被她写在自己的词里呢: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看到没?这个时候的李清照才十几岁,她不但喝酒,还喝醉了,而且不是在家里,是在外面,喝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啊!这哪里像一个大家闺秀,明明就是一个十足的女混混古惑仔嘛。
李清照虽然爱喝酒,但是酒量并不好,几乎逢喝必醉,所以才有令李清照才名远播的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没喝多点就睡了,醒来发现酒都还没醒......
两首《如梦令》,前一首还好,文艺范还没有完全出来,白描了几个小姑娘在人工湖里玩游艇的事。第二首文艺女青年的范可就全出来了,她一大早上醒过来,小丫环跑过来问:小姐,你是喝茅台还是五粮液?
小姐说:昨天晚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你去看看外面的海棠树怎么样了?小丫环直接听蒙圈儿了,就跑出去看了看,回来说:小姐,没啥变化呀。
小姐看看丫环,呵了个呵,说,你都没仔细看,我觉得海棠花儿应该瘦了,海棠叶子应该肥了……
小丫鬟嘴上说哦,心里想:小姐你穿越过来的吧,你的世界我永远不懂……
这首充满了深闺少女情趣的小词,不但有声有色,而且「绿肥红瘦」的用法颇有新意,一时之间成了刷屏之作,人人都在赞叹李格非家有位天真可爱,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女。
上面两首词,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公共点:就是小照同学这两回都喝大了,喝大到多大呢?
第一回是中午几个好姐妹儿一起喝的,下午还酒驾,然后就沉醉不知归路了,完全忘了“开船不喝酒,喝酒不开船”的交通法规。第二回是晚上喝的,到了第二天早了,还“浓睡不消残酒”,就知道刮了一晚上的风,下了一晚上的雨。
好酒这一点,就是用来给文艺青年加分的,当时没有酒吧,又没有出嫁,只能跟几个姐妹儿一起聚个餐。不喝大,根本不停下来。其实小照同学出嫁前还醉过一回,不过这回她醉得不算厉害——《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化妆喝酒这种事呢,基本上也只有资深文艺女青年才干得出来,马上出嫁了,差点又喝大,至少是又有点迷糊了,当然,这只是表象,整首词其实在说:官人快来抱抱我。
那年春天,花开得很好,赵明诚从小贩那里买了一支给爱妻,李清照插在头上,调皮地问道:我好看还是花好看?
赵明诚痴痴地看着比桃花还娇艳的娇妻,笑呵呵道:自然是夫人好看——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又是一个冬天的夜晚,月光照得雪地一片澄澈,院子里几棵腊梅开得明艳动人。
刚刚沐浴更衣,盛装打扮的娇妻,在花丛之中摆上小酒小菜,招呼丈夫一起吟诗赏月,还不停对丈夫撒娇:别说你喝醉了,这花跟别的花不一样,你还不多喝两杯——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有文化的人,秀个恩爱都秀得这么地清新脱俗。
作为封建社会的女子,在同时代的司马光、朱熹这样所谓的“理学大家”的眼里,李清照绝对是一朵个性顽劣、放荡不羁、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葩。看看在她的少女时期就写出了怎样的“淫词艳曲”: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看到没,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大清早正在荡秋千,由于玩的太嗨,累到香汗淋漓,不想此时赵大帅哥突然经过此处,害羞的她赶紧开溜,连鞋袜都来不及穿好,甚至头上的金钗都掉了,但由于大帅哥是真的帅啊,于是一步三回头偷看,该死又被人发现了,只能假装在闻身边的青梅。
在古代,闺房女子那可是万万不能给人看的,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当赵明诚来提亲时,李清照慌得赶忙溜进了闺房中,可又忍不住想偷看赵帅哥,便靠着房门,假装在闻青梅芬芳的气息,实则正害羞地偷瞄赵明诚。哪怕被小赵发现了,可依然挡不住她那颗要偷看帅哥的色胆春心。
要说少女时期的她还算比较含蓄,还懂得羞涩,那成婚经人事之后的她,就太特么地儿童不宜了——这首《采桑子》,大家细细地品品——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水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帱枕簟凉。
才新婚第二天,估计赵明诚是忙着看他的古文字画,或者忙着打王者农药,冷落了李清照。李清照大晚上的不好好自己去睡觉,先是弹琴弄曲儿,然后又化了个淡妆,穿着薄薄的睡衣,水嫩的肌肤如玉晶莹,若隐若现。
她春心荡漾娇滴滴地对赵明诚说:老公,今天好热啊,不过我们的床一定是很凉爽的,非常适合做不可描述之事啊,对吗?受到这种最高级别的挑逗,再不解风情的赵明诚,当时一定也招架不住吧。
这种调情调调,让现代人念起来都会脸红,却是一个宋代的女子而作,李清照的好色可见一斑。有人说,人家合法夫妻之间,正常的闺房调情互动,这也能说清照阿姨好色?
唉,能把闺房之事公开发表,可谓是色胆包天了,除了李清照还有谁?如果说《点绛唇》还算比较含蓄,这首《采桑子》如放今天的各大媒体想发表,那妥妥滴审核不通过哦......
至于她与岳飞的交集,查遍史料也没有发现。他俩的确基本上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李清照是那个世纪的80后(年),岳飞是00后(年),两人就隔一辈儿人。可惜,岳飞死于非命,他比李清照还早走13年。
按理说:一文一武两大名人又同处一个时代,多少会对对方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岳飞,他的抗金事迹,李清照不可能不知道,但遍观李清照存世的的所有作品,竟然没有一个提到岳飞的。从李清照的《乌江》和《题八咏楼》来看,她也是品评时事、忧国忧民的女中豪杰,但为什么对岳飞却只字不提呢?
岳飞真正成名是在他32岁的时候,当时他刚收复了荆襄六郡,被朝廷封为清远*节度使,成为大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节度使。而此时的李清照在干什么呢?
她当时正走入了人生的最低谷(51岁),老家青州(属山东)被金兵占领了,大量的财产在战乱中丧失了,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了,再嫁张汝舟,却是个渣男,所以,这段时间李清照的作品是充满着无限忧伤的。
这之后的8年,岳飞又做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抗金事业,直到他年被害死,全体大宋子民都群情激愤。但此时已经回到南宋都城临安59岁的李清照,还是没有任何表示,这又怎么理解呢?
有几种可能:
一、她真的没写——岳飞是当时非常敏感的一个人物,作为朝廷命妇(诰命夫人)的李清照不敢写。再就是宋朝重文轻武的传统思想,已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个文人的身上。在文人眼里,武将根本不值一提。不光岳飞,宗泽、韩世忠等抗金名将,李清照一个都没写。
二、或许写了,但失传了。现存李清照的作品都不是出自她的文集,所以她的作品很可能在战火中失传了。更大的一种可能,秦桧虽然是李清照的妹夫,但两家关系并不好,凡是关于岳飞的东西,秦桧绝对不会放过。
为了抹平残害岳飞的证据,秦桧父子可谓下足了功夫。很多关于岳飞的圣旨、公文等史料都被秦桧销毁,民间更是不准谈论岳飞。这一点,可以从同时代的文人身上得到印证,当时所有文人,也基本都没留下关于岳飞的作品。
还好,岳飞留下了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但李清照也留下了豪情万丈的《夏日绝句》,两人同样是忧国忧民,只不过用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如果李清照化作男儿身,估计会和岳飞惺惺相惜、并肩作战吧!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