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初盛唐的诗人有浓厚的从*情结、边塞情结,对*事充满热情,边塞诗派也应运而生。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等,都是这一流派的中流砥柱。但没有哪个诗人像岑参一样,几乎把整个诗歌生命献给了边塞。岑参就是大唐边塞诗之王,边塞诗之*。
他满怀喜悦和期待,送人去边塞行*。他豪情万丈地邀朋友痛饮,鼓励友人建立不朽功勋:“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他亲抵边塞,为出征的将*壮行。他给封长清写《轮台歌》《走马川行》,留下“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慷慨宣言,表现出极端的自信,还畅想着封大夫凯旋而归:“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他不仅送将*绝域作战,也送将*班师回朝。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深情远望友人离去的影迹,意味悠长地写道:“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寻常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风雪滔天的大漠,岑参一去、再去、反复去,俨然把边塞视为第二故乡。他常从中原回到边塞看望自己在*中的老朋友们,灯火高楼,酒席歌宴,“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对边塞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使岑参的边塞诗充满昂扬的青春活力,字里行间尽是异域风情。胡月、胡天、胡沙、凉州、琵琶、夜、花楼、高城……诸如此类的意象交织成人们心中那遥远而神秘的世界。他清丽流转的潇洒诗篇,也成为代代传诵的瑰宝。
边塞但是,岑参也绝非以大漠为家的无根游子。他思念故乡,《逢入京使》中“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诗句何其缠绵。他忧心国家,《行*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的诗句,又何其深沉。安史之乱后,国家纷乱,岑参的爱国情岂不激荡。他与王维、杜甫、贾至等文人,纷纷来到中央做官,成为同僚。然而,当他真正进入朝廷,想要一展拳脚时,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宫廷斗争远比大漠生活复杂得多,而自己这样怀抱救国梦的士人,只被当作摆设,浑浑噩噩度日。在愤懑的心情中,他写下一首《寄左省杜拾遗》,把苦闷分享给杜甫。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到乾元元年(-)期间,在朝廷成为同事。岑参任右补阙,属于中书省,官署在皇宫右边,也称“右省”;杜甫任左拾遗,属于门下省,官署在皇宫左边,也称“左省”。“拾遗补缺”如今是一个成语,其实在当时,这两个官职就是掌握谏议之权,负责向皇帝提出为*的建议,但并没有实际决策的权力,只能言事。在理想主义的文人心中,这个官职非常重要,他们想尽心尽责地为皇帝出谋划策,但对皇帝而言,他们不过是无足轻重的文人。这种落差感,使岑参感到迷茫和郁闷。
丹凤门杜甫在担任拾遗期间,写过一首《春宿左省》记录为官生活:“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杜甫兢兢业业,十分卖力。第二天有事要上奏,他诚惶诚恐,夜不能寐,既说明他是个尽心尽力的“社畜”,也说明他十分珍惜这个为官的机会。对杜甫这个长期不受任用的失意者来说,哪怕仅仅能够实现自己一点点的价值和梦想,他也会欣喜不已。
但岑参的心情有所不同。诗的前两句,他写自己与杜甫同朝为官所见的宫廷景象。丹陛,指皇宫的红色台阶,这里代指朝廷。趋,是臣子上朝时一种行走的礼节,手捧笏板小步快走。这第一句,就把岑、杜二人一同毕恭毕敬上朝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写了出来,表明臣子的恭谨和朝廷的威严。第二句,写的是两人官署的位置,“紫微”本来是天上的一个星垣,被古人用来指代皇宫。这一句是说两人的官署一左一右,被皇宫分开,同样也是烘托宫廷的森严庄重。
第二联,作者进一步描写两人打卡上下班的日常生活。早上,随着皇帝的仪仗入朝,晚上,衣袖上沾满了宫廷中香炉的烟味回家。表面上看,前两联似乎都在炫耀宫廷的雍容华贵,但实际上,层层剥开这富丽堂皇的帷幕,我们看到的是空虚、无聊、死板。日复一日的上朝退朝,煞有介事地“趋丹陛”,上奏折,但是最后谁的建议被采纳了?君臣们做了哪些除弊兴利、治国安邦的大事呢?如果朝廷上实实在在做了重大的决策,诗人一定会描写,而绝不会说“暮惹御香归”,回到家中,什么收获也没有,只是衣服上沾了点香炉的烟气。一“晓”一“暮”,除了排场,一无所有,这就是宫廷生活的本质。岑参早年在边塞高唱雄音,报国志向何其强烈,让他过这样枯燥的朝臣生活,岂不是困大鹏于牢笼中。
有了前两联的环境铺垫,第三联开始作者自然而然直抒胸臆,向杜甫吐露悲愤。“悲”是诗眼,是作者的中心思想,概括了作者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的宝贵光阴,就消磨在重复单调的“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中了,他的壮志何时能酬?眼看生命流逝,自己毫无作为,他怎能不睹物伤怀?落花象征着流逝的青春,无法追回的时间,也是自己凋零的梦想。作者低头看完落花,又仰首看到飞鸟,飞鸟自由自在,驰骋才华,平步青云,多么令人艳羡!俯仰之间,人生的起伏落差竟如此之大,“悲”与“羡”的感情交集,作者难以言表的苦涩尽在其中。岑参是具有高度爱国热情和使命感的,安史之乱后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有赖于才士挺身而出,但朝廷却压抑人才,死气沉沉,无所作为。时代的悲剧牢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是作者一切感慨的源泉。
岑参最后一联,作者看似轻巧随意地用了一句反语,实则沉重如山。我们伟大而太平的朝廷啊,什么毛病也没有了,不需要拾遗补缺。我这个谏官百无聊赖,奏疏越来越少了。这两句乍眼一看是吹捧朝廷,但只要稍微联系全篇就知道它是作者极度失望和愤慨后的嘲弄和讽刺。但凡有责任心的,有自知之明的君主,都不会自夸为“圣主”,相反,标榜自己为“圣朝”的时代,往往是好大喜功,掩盖问题,昏庸无为。自诩圣明的君主,拒绝纳谏,因而“圣朝无阙事”,谏官失去作用。这与唐玄宗时李林甫的“野无遗贤”论别无二致。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如今已沦落到如此山河破碎的地步,却仍文过饰非、讳疾忌医,岂不让诗人失望。同一时期,杜甫写过“衮职曾无一字补”“何用浮名绊此身”的诗句,与岑参这最后一联可谓语异意同。因此,当杜甫读了岑参这首赠诗后,回赠了一句“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说明杜甫看出了岑参的良苦用心,读出了“潜台词”的。
这首诗,笔法含蓄曲折,讽刺隐晦,明褒实贬,绵里藏针。看似处处吹捧朝廷,实则句句讽刺时*。解密这一“反语诗”的钥匙,就是“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