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视觉志
作者
牧羊
果不其然,
这次河南卫视,又爆了!
今年的《中秋奇妙游》
依然是熟悉的风格,
画风的精美、文化的震撼,
让观众接连叫好,直呼过瘾。
戏曲、刺绣、剪纸、泥塑等一系列非遗,
在今夜河南卫视舞台上完美呈现。
一个话题冲上热搜:
人们纷纷感慨,太牛了!
为何每部文化作品都让人欣喜若狂?
事实上,多次晚会刷屏让人们发现
河南的文化输出,早已远超我们预期,
河南卫视,才是真的顶流。
01
如果向你家人去说:河南卫视,又火了。
那大多数,他们会惊奇地疑问:
它,难道以前不火吗?
毕竟在他们心中,
今天唯一还支撑他们打开电视机的动力,
就是河南卫视。
你的爷爷奶奶可能执着喜欢
一档传统的戏曲节目《梨园春》,
毕竟这档节目曾做到
和央视春晚并驾齐驱的火爆程度:
年底连演3天戏,
年三十晚上戏曲总决赛,
那时河南人春晚时间所收看的节目
几乎都是梨园春。
而且这种海选唱戏、竞赛打擂形式,
不仅吸引了众多省内海外戏迷们
不远千里来河南参加唱豫剧比赛海选,
还设立幼儿组参赛类别,
把戏曲的文化继承从娃娃抓起,
以至于现在人人都能唱上一句: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
今天《梨园春》这个节目还在坚守,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万人,
多数可能还是它的受众。
既有爷爷奶奶爱看的《梨园春》,
也有爸爸熬夜支持的《武林风》。
“豪情在天,谁能与我争锋”
自年《武林风》开播以来,
你永远不知道那个泡枸杞的中年男人,
心中还揣着一个武侠梦。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各种娱乐明星,
然而我们爸爸眼中,
只有那个站在擂台上的武林拳王,
才是他们念念不忘的爱豆。
如果让妈妈们投出河南台的王牌,
《百姓调解》《小莉来帮忙》等
民生新闻栏目大概是她们的选择。
“小莉帮忙,越忙越帮”,
道尽家长里短、街坊奇闻,
简直就是全家一起吃饭的好背景。
而今天的河南卫视,
不仅抓住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群中
父母、家人的喜好,
就连你及年轻网友
也迷上了它的各种节日奇妙游,
真正实现了受众全面覆盖,火遍半边天。
02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
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半部中国史的文明,是它内容创作的精华。
早在这次中秋节之前,
很多网友就已经喊话河南卫视:
“期待河南卫视中秋节目,
中秋预定、中秋我再来……”
见过催更影视剧和小说,
却首次见被人催着更新电视晚会节目。
而网友之所以对一个电视台有信心,
是因为它的出生地在河南,
一个有着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地方。
你可能先被春晚《唐宫夜宴》中
那群可爱、逗趣的小宫女所吸引,
在一场盛唐之象中,
却发现河南博物、遗产模样:
如这些唐俑宫女,
可追溯隋朝的宫廷演奏乐队——歌舞伎,
其妆容为唐朝流行的“斜红妆”。
她们手中拿的乐器也大有来头:
有笛、钹(铜盘)、曲颈琵琶、筚篥
竖箜篌、五弦琵琶、排箫等。
而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
一系列布景的宝藏级文物,
穿梭其中,美轮美奂。
众多活色古香的画卷,
交织起伏,泼墨转场之间,
仿佛开启了历史的时空大门。
《簪花仕女图》美人,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露华浓;
《明皇幸蜀图》风光,
崇山两相对,翠松喜相迎;
《千里江山图》山河,
万里波澜起,天地一展阔;
《捣练图》市民,
神态生动,日常生活富有情趣。
你也可能在《元宵奇妙游》中
跟随出走的唐俑少女们,
去见证陈列在博物院的文物华彩:
穿越时空回到洛阳的应天门、明堂,
郑州的正弘中心、登封的观星台、
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古都古迹之中,
一览河南古今盛世的芳华。
你或许在《清明奇妙游》节目中,
领略讲学、书法、晒书等书院文化,
及采、摘、泡、饮等茶道文化,
看见过众多河南的古代建筑遗迹:
始建于北魏,
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
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中国功夫发源地的少林寺;
为北魏时期佛塔,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
中岳庙是始建于秦代,
为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
拥有多年道教文化历史,
相传道教祖师老子,
曾到此地归隐、修炼的老君山;
还有汤阴·岳飞庙、固始西九华山,
每一处,每一帧画面
都仿佛是河南官方的城市宣传片。
你可能在《端午奇妙游》节目中,
知晓武则天的登基之处——
洛阳城九州池应天门的富丽;
在唐小妹的带领下,
去了中国夜宵文化起源地——河南开封,
它是中国的八朝古都,
诞生古代最早的外卖小哥。
还拜访了博大雄浑的南阳医圣祠,
见识到中医文化发展之根,
中国传统医学的四大名著,
其中有三部出自河南。
而在《七夕奇妙游·龙门金刚》中
你不仅能体会到神仙跳舞的妙趣,
还能见识佛祖、众罗汉法相的庄严,
重现白居易笔下龙门石窟的景况:
“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有很多网友说:
看完河南卫视拍摄的这些节目,
让他们产生想去河南旅游的冲动,
也让全国都看到一个全新的河南。
但对于河南人来说,家乡火了,
他们或者不知道,或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因为在他们看来,
全网狂欢的这些节目内容,
其实只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只是河南史上的冰山一角。
03
从夏朝建都到清王朝覆灭,
河南作为全国*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时间长达年,
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
汉、唐至宋代20多个王朝变迁。
其地下文物之量被公认为全国第一,
已挖掘的文物部分居全国第二,
在全省遍布近座博物馆中,
全部馆藏文物能达到余万件,
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还要多。
有些文物堪称国宝级宝藏,
如“中华第一笛”“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剑”等文物界标榜,
都出土于河南;
西汉梁王的“金缕衣”,
商代后期的“后母戊鼎”
在国内海外巡回展出,
举世闻名。
最美的青铜器在河南,
隋唐荣华帝国的辉煌在河南;
大宋惊艳的剔花制作工艺在河南,
中国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
中国汉字的产生发展在河南,
人类最早的档案著作在河南,
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三: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在河南;
中国千年的市井市民摇篮在河南,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都市在河南,
开封在宋代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中国人的老家、中华之根在河南,
河南淮阳,人们赶赴祭拜人祖伏羲
中国人寄托的“凤巢龙穴”——北邙山,
中国珍贵的古墓壁画文物,
也都在河南。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今天河南台的骄傲,
离不开作为华夏之中的河南,
给予它的一种文化自信。
04
不过纵有厚重的文化遗产和文物,
在今时代赋予其生命力的
还是河南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及对外输出文化背后的用心。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说,
河南卫视拍的这些节目,
看着,看着就沉默了,
笑着,笑着,鼻子就发酸,哭了。
我们先从河南台春晚的豫剧说起:
“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一不为官二不为宦,为的是那大宋江山和黎民。”《穆桂英挂帅》
我们都以为只有古代
才有忠义的女将*穆桂英,
却不知道在疫情期间,
同样有一批女性,
她们披甲上阵,为保护人民安康,
奔赴最危险的地方。
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她们可以在家陪伴孩子,
可最后却纷纷选择坚守岗位,
面对女儿的思念,只能擦干泪水说:
“妈妈有职责在身,妈妈必须去。”
如果说有一种礼物能回馈疫情期间,
这批女性医护们的牺牲奉献,
这些藏在河南豫剧里的赞美就是。
另外忠义节义
一直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花木兰代父从*,
杨家将出征抗敌、岳飞精忠报国,
到近现代的杨靖宇抗日宁死不屈等
都是人们对这种忠烈精神的传颂,
它也体现《元宵奇妙游》节目中:
古有佘老太君百岁出征,
今有边防烈士守卫边境。
年6月,中印边境发生冲突,
有四位烈士牺牲,其中两名为河南籍。
对于这些烈士的家属来说,
可能所有的话都留在这句唱词里:
少年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一门忠烈。豫剧《五世请缨》
端午节的《兰陵王入阵曲》节目中,
大弦急促,小弦落玉的气魄天音中
看似讲诉了一段父女情:
女儿思念远在日本传艺不得归家的父亲,
不顾母亲反对学会了琵琶,
父女两人虽相隔万里,
却跨越时空在曲乐中达到情感共鸣。
实际上它暗含了一种文化传承之情:
《兰陵王入阵曲》自唐朝传入日本,
后因唐玄宗下诏禁演,渐渐失传,
一直到年才在日本找回。
至于颇受争议的《七夕奇妙游》
河南卫视之所以用《龙门金刚》为开头,
是因为鱼只有越过龙门才能化为龙,
代表着一种跨越苦难后的自强不息精神。
特别是经过暴雨灾害侵袭的河南,
在一片满目苍夷之中,
那三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却屹立不倒,
有什么比它更能激励人们,
去树立重头再来的信心呢?
而结尾的一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以手中的菊花为念,
将流星与被暴雨带走的多生命关联,
“你们一定要记得回家的路哦……”
既悼念逝者,同时也共赴星空,
感谢一路上陪同经历风雨的人。
狄更斯在其著作《双城记》中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今天我们看似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
同时也伴随着因社会发展转型过快,
精神文化需缺的问题。
在全网都充斥着快餐式节目
河南卫视却始终坚持走传统文化路线,
给观众送上一盘清新的古风素宴,
今天河南卫视不断刷屏,
使得传统文化重回到人们的视野,
也可以逐渐引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期待的不仅仅是河南卫视,
而是借此看到更多的省份和电视台,
不断加入并传承下去,
毕竟物质上的困乏,还可以奋斗,
但精神文化一旦丢失,
我们就将没有了过去和未来。
让河南卫视,继续刷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