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明:本专栏依据严谨史料写成,为杜月笙历史传记,非虚构类小说
八月十五日,淞沪会战的第三天。
这一天夜晚,在激烈的炮火声中,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行踪神秘地潜入了华格臬路杜公馆。
见这位神秘人物向自己走来,等候在客厅门口的杜月笙连忙迎接上去,既欣喜又激动地一连声说:“戴先生,快请进,快请进!”
在民国的风云历史中,这一晚是杜月笙、戴笠两位乱世枭雄终生难忘的时刻,此前他们是英雄惜英雄,这一夜之后,他们是患难同舟、生死与共。
炮火硝烟下的寒暄,凝练而深沉,两人没有握手,而是很有兄弟默契地直接坐下了。戴笠的表情中一半是肃穆一半是激昂,他对杜月笙说:“杜先生,这一件大事我只有同你商量。”
两人早已是交下真心的兄弟,但面对面时彼此都有一份讲究,始终称对方为先生。
杜月笙说:“戴先生,尽管讲开来。”
戴笠没有任何迂回,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我这次来是执行一项不可谓不惊人的计划,要用别动队的名义在敌占区建立一支从事袭击活动的新*,这支别动队要有足够的兵力,能分布在沪西、浦东和苏州河一带,正式协助国*作战。”
杜月笙迅速从戴笠的话中感受到了这项计划的惊人,他试探地问:“沪西、浦东、苏州河这一地带繁复辽阔,戴先生所讲的足够兵力,大致需要多少人?”
戴笠竖起一根指头,简洁干脆地说:“最低限度,要一万人。”
听到这个数字,杜月笙倒抽了一口凉气,旦夕之间就要组成万人大*,这不是搭一个简单的江湖大场面,聚一帮乌合之众喊打喊杀,而是一项要拿起真刀真枪的铁血壮举,凭借自己这一方江湖力量,真的能办成这件大事吗?
杜月笙很踌躇,他有些担忧地说:“叫我脱下一身长衫,这事体容易,万死不辞。只是叫*浦滩上这一帮吃油着绸,纸醉金迷的少年儿郎,脱下鲜衣,着上*装,去跟东洋人忘死拼杀,万一拖不出上万人,临阵吊了膀子,岂不是误了大事体?”
戴笠是体察人心、解决棘手难题的高手,他理解杜月笙的担忧,更懂得如何激出杜月笙的万丈豪情。
戴笠语气坚定而厚重地说:“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关系上海滩命运前途,委员长高度重视,认为事在必行,并且他已经答应,别动队的番号、*械、弹药、粮饷,都可以由南京颁发。”
这一剂强心针打下去,杜月笙果然抖擞了精神,他说:“既然事在必行,不成功便成仁,那我们立刻行动,多找几位朋友,分头设法将这一支大*拉出来。”
戴笠欣慰地说:“杜先生这话说的很对,有一点我要特别讲出来,杜先生不要怀疑,论振臂一呼,化乌合之众为赤胆忠义,上海滩别人不行,独你杜先生可以,有肝胆相照的江湖力量。”
杜月笙嘴上那样讲,其实心里亦如戴笠所言,此前那一句不过是多了一层江湖君子的谦恭、谨慎。但从另一个角度讲,面对这桩铁血大事,杜月笙的担忧又何尝不是枭雄撒豪情的抑扬顿挫。
枭雄达成共识,随后便是炮火渲染下的不眠之夜。
戴笠、杜月笙二人连夜拟定了别动队的筹备者名单,在这洋洋洒洒的大名单里,有*界要人上海市长俞鸿钧、新任广东省主席吴铁城;有金融工商业巨子贝祖贻、钱新之;有*警大员吉章简、蔡劲*,当然领衔者自是杜月笙、戴笠。
名单拟定,黎明已快来临,戴笠意气风发地说:“我看别动队的筹备地点就暂设在三极无线电学校,那里离杜先生在法租界辣斐德路的那一处宅邸不远,这样方便杜先生运筹。”
杜月笙欣然从命。
随后,杜月笙、戴笠二人并没有结束彻夜的长谈,他们还有更关键的问题需要磋商。
杜月笙说:“我们还需要具体谈一谈这一万人马该怎么募集?”
此时的戴笠显得很松弛,很精明,他对杜月笙说:“不由分说地提出一万人马,我是要壮一壮豪情壮志,其实募集起来并不难。这一支别动队,我计划编成五个支队和一个特务大队,我在京沪一带负责情报和行动的人马,集中起来编出一个支队、一个特务大队,绰绰有余。还有此刻正在受训的高中以上的学生,要他们投笔从戎,上阵杀敌,再编一个支队,应该没有问题。杜先生这里只要再号召五六千人,编成三个支队,我们的万人别动队就算成*了。”
接过这话,杜月笙兴奋地说:“方才我也想到了,上海各区的保卫团,有人有枪,而且多少受过一些训练,他们的团长多半是我的学生,我特别向戴先生讲两位,闸北保卫团团长洪雁宾,吴淞保卫团团长唐承宗,他们都是我得意的学生,叫他们拉出一支一两千的队伍,应该不在话下。”
戴笠听了,高兴地击了一掌,然后说:“这一支队伍,务必要编一些帮会兄弟进来,帮会兄弟从事敌后行动有优势,而且利于日后计算杜门下的功绩。”
杜月笙笑领了真兄弟的说法。
之后,戴笠又提醒杜月笙说:“杜先生,你莫要忘了,杜门还有两员大将可以派上大用场?”
杜月笙问:“哪两位?”
戴笠说:“掌控上海滩工人力量的陆京士和朱学范。”
戴笠的说法立刻为杜月笙划开了一片壮阔天地,他由衷欣赏戴笠的筹建能力,他说:“经戴先生一提醒,恍然大悟,上海滩有一百万能吃苦、有力量的工人,让他们两人去号召一番,真是再理想不过的一支生力*。”
然而,当杜月笙将陆京士、朱学范两人召来后,他的心情却变得极度复杂起来,尤其对他最器重的得意门生陆京士。
杜月笙对陆京士说:“京士,我内心不愿意你去冒险,但这次是精忠报国,我必须让你上阵厮杀,你同意吗?”
陆京士说:“先生放心,让我上阵打给你看!”
一语让枭雄感慨而行。
由杜月笙、戴笠领衔,经过半个多月的一致努力,一万零八百余人的别动队火速成*,这几乎创造了民国一个破天荒的奇迹。
九月上旬,南京正式发出两道电令,颁给“苏浙行动委员会”和“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番号。
苏浙行动委员会设三位常务委员:杜月笙、戴笠、刘志陆。另十五位委员中,有一个名字特别扎眼,他不是别人,正是早已与杜月笙分道扬镳的张啸林。毫无疑问,杜月笙拉张啸林出来担任委员,不是强求他出力,而是防患未然,想以此灭掉他有可能落水当汉奸的苗头。
只可惜,张啸林没能以此为岸,兄弟苦心不久还是付之东流了。
别动队五个支队,第一支队长何行健,别号何天风,杜门猛人,所率两千人马尽是青洪两帮兄弟;第二支队长陆京士,杜月笙最得意门生,所率两千人马均是邮务工人;第三支队长朱学范,杜门人杰,所率两千人马基本是上海海员以及码头工人;第四支队长张业,戴笠干将,所率两千人马多是京沪特工;第五支队长陶一珊,戴笠干将,所率两千人马为训练初成的学生*。
别动队正式组成后,戴笠即在青浦成立技术训练组,又在佘山成立教导团,更设特训班于松江,施出这接二连三的动作,目的只有一个,用急训的方式锻造别动队敌后作战能力。
杜月笙也没闲着,他自掏腰包购买了五千支短枪,为别动队狠狠地磨了一把刀。
别动队参战初期,血与火的考验并不激烈,那时他们主要负责向前线运送弹药粮草、转运伤员,但随着战场形势的恶化,战火烧至上海市区,别动队很快便迎来了孤*奋战的残酷时刻。
这一天到来时,陆京士匆忙地赶到杜公馆,一来向先生通报情况,二来也有话别的意思。
杜月笙知道陆京士这时候回到杜公馆,必是不同寻常,他强展笑颜,故作轻松地问:“京士,你来的这样匆忙,是有什么大事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