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到底是什么意思康
TUhjnbcbe - 2023/1/13 21:42:00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提到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把诗中名句“野旷天低树”解释为:因为视野特别开阔,感觉天比树还要低,这树反而到天上去了,月亮则离我们非常近。

最初得知这件事时,个人认为康震的解读“虽不中,也不远”。毕竟“诗无达诂”,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主要靠激发读者自身的联想,达到感动的目的。所以你看到了什么,它就是什么。

《宿建德江》这首诗,是开元十八年(公元年),孟浩然前往洛阳求官受挫之后,南游浙中时写下的作品。

《宿建德江》赏析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其实孟浩然在创作这首诗时,同时还写下了一首《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云: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从这首诗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孟浩然当时的情绪是非常低落的。最初他因为王维,得到了一个机会同唐玄宗见面,以为可以出仕当官,一展长才。

却不料因为写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得罪了唐玄宗,反而断绝了仕途。本来是怀着豪情壮志来到长安的,失挫之后,孟浩然的情绪和思想都进入了一个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

因此孟浩然没有直接返回家乡,而是独自泛舟南游。当他来到建德江时,就写下了“野旷天低树”的名句。其实这个句子对于经常进行户外旅行的人来说,并不费解。

假如在某一个夜晚,你行走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遥望天边的明月,就会发现它所处的位置,似乎比近处的树要低。

所以看上去,“野旷天低树”指的其实是因为平野旷莽,天穹低垂,所以显得近处树的位置反而比天还要高一些。

不过有人反驳说,假如可以把“野旷天低树”可以解释成“树比天还高”,那么下一句“江清月近人”是不是要解释成“江比月还要远”呢?

答案是:可以。因为这就是孟浩然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天上的明月映照到水面上,作者看明月感觉离自己很近。

但是,为什么会觉得“江”离自己很远呢?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江水清澈”,看不出水痕,所以孟浩然感觉“江”反而离自己更远了。

事实上,也有可能是因为孟浩然当时喝醉了。孟浩然一生两次在失意后南游,先后写下了至少三首诗歌。

除了《宿建德江》之外,《宿桐庐寄广陵旧游》、《早寒有怀》二首中都提到了思乡流泪的场景。可见,孟浩然当时的情绪异常低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孟浩然是一个“酒*”。李白在《寄孟浩然》的诗中曾提到,他“醉月频中圣”,意思正是指他经常处于喝醉酒的状态下。

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遭遇事业上的打击后因情绪低落而“流泪”,此时还不借酒浇愁?如此一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当中那些说不清楚的东西,还需要多作说明吗?

一言以蔽之,孟浩然当时哭得稀里哗啦,喝得一塌糊涂,所以当时他只是写下了自己的“醉中所见”而已。

之所以说《宿建德江》后两句是孟浩然喝高酒以后看到的,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让许多人困惑多年的诗中第一句——“移舟泊烟渚”。

我们都知道,“渚”指的是江中的小岛。而这个小岛的位置是在如今浙江新安江的建德段,根据《宿桐庐寄广陵旧游》的标题判断,更加确切的位置可能是“桐江”段。

新安江的江面宽度为至米左右,“桐江”作为其下游支流,江面更窄。那么,孟浩然停舟的小岛面积最大也不可能超过平方米。

在如此一个巴掌小岛上,是根本不可能看到“平野旷莽”,天穹低垂于地平线上的景象的。那么,孟浩然是怎么看到这样的景象呢?自然是喝多了。

孟浩然之所以会写下“野旷天低树”二句,和李白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出于同一理由。如果认同这种解读,那么就很容易理解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传达的真意了。

因为失意、孤独、寂寞,所以买舟南下,醉酒产生了幻觉。诗中写“天”低于树,是因为他想亲近“天”;写“月”近于“江”,是因为他想邀月作伴。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寂寞孤独,渴望与天、人相亲的诗。它出彩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像作者的另外两首诗那样,直接描写内心的孤寂,全部通过外界景物的描写传达情感。

现在,让我们再来回头看一看康震的“树反而到天上去了”的解读,大家觉得到底有没有问题呢?答案是:有一点。

首先,孟浩然在写这句诗的时候,当时有可能真的看到——“树反而到天上去了”的景象。但是孟浩然写的诗,并非是单纯的醉酒后胡乱涂鸦。他是借着酒意激出灵感,再来进行创作。

酒醒之后,孟浩然还会进行修改。不然,他为什么不直接写“醉看天低树”,非要在诗句前面加上“野旷”一词呢?

有了“野旷”一词,就可以拓展读者对诗歌的想象空间,让人自动联想到身处于广漠原野之上的感觉,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绝妙之处。如果照康震的解读,这首诗就显得过于浅露了。

另外,根据康震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的解读,看上去他也没意识到:孟浩然后两句诗写的其实是自己的“醉中幻景”。

结语

赵昌平教授曾经说过:许多懂古典诗词的专家,一般都不爱翻译古诗,因为吃力不讨好。古诗用词精简,内涵又过于丰富。一首诗往往可以有多种解读,有的解读还是南辕北辙的。

不过要想正确理解古诗想要传达的内涵,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学者们解读古诗词,通常会参考诗歌创作的时间、作者当时的经历与情感状态。这样解读古诗,比较有说服力。

“野旷天低树”一般解读为:因为平野辽阔,所以看上去天穹的位置比树低。假如结合孟浩然当时失意孤独的情绪状态,把它解读为作者“酒后产生幻觉,看到天比树低”,也说得过去。

康震把它解读为“树反而到天上去了”,和第二种解读有相似的地方。但他仅仅是从字面上在解读古诗,并没有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状态去理解,所以很多网友听了会觉得有点“荒唐”。

1
查看完整版本: 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到底是什么意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