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TUhjnbcbe - 2022/12/18 11:03:00

《归去来兮辞》是格调非常高的一篇文章。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人,也就是如今江西九江市的庐山。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南梁文学家钟嵘在《诗品》中称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隐逸这两个字是相当高级的,隐居世外的高人逸士。陶渊明特别喜欢菊花,所以这种花也跟着他带上了隐逸的色彩,周敦颐在《爱莲说》里写: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所以陶渊明的形象其实是介乎于隐士和神仙之间,很高档的一个形象。

陶渊明,字元亮,明和亮是充满朝气的同义词,晚年的时候他把名字改为陶潜,《易经·乾卦》的初爻潜龙勿用,是回归了一种隐居的状态。他把原来的名渊明变成了自己的字,所以早期是陶渊明,字元亮,后期是陶潜,字渊明。有很多历史名人在改名之后,都把原来的名变成了自己的字,这是古人常见的一个操作方式。陶渊明的曾祖父据说是东晋名将陶侃,平定苏峻之乱,都督八州诸*事,官至大司马的一个著名人物。不过由于史料不是太充足,他究竟是不是陶侃的直系曾孙有疑问,但是同属于一个家庭是没有问题的。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后来嫁到了湖北武昌(今鄂州)的程氏家里,所以陶渊明在诗里称他妹妹为程氏妹。古武昌是指如今的湖北省鄂州市,东吴大帝孙权的行宫所在,*庭坚在这里写过《松风阁诗》。

陶渊明不是生来就想变成隐士的,中间是有一个心境的转变过程,他身上可以说集合了儒道两家的特质,很多人熟悉的陶渊明的作品就是那种恬淡的风格,像《桃花源记》等,其实他早期还是有积极从*的理想的,一开始他和很多年轻人是一样的: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意思是回忆少年时代,满怀豪情壮志,想要超越四海,就像鸟儿一般,能够挥动翅膀,凌空高飞。是有着非常宏大的理想,也想做出一番伟大事业,后来是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波折,他才看淡世俗的生活选择隐退。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他30岁之前曾经担任过江州祭酒从事,一个九品的官。分管户籍、治安、消防等,其实就属于基层公务员,他很快就受不了这种工作,于是辞官回家了。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他再婚娶了翟夫人。晋安帝隆安二年,陶渊明33岁时加入了桓玄的幕府,这是他第二次出仕。桓玄是大司马桓温的儿子,东晋著名的老*阀家族,桓氏两代都手握重兵,霸凌天子。桓温到最后还是稳住了没有称帝,到桓玄的时候就实在忍不住了,因为当时东晋发生了很多变故。陶渊明入职之后就知道桓玄要造反,这种体验肯定是不太好,但是想要脱身肯定不容易。

直到隆安五年的时候,陶渊明的母亲孟太夫人去世,孟太夫人是名门之后,自己去世期间还能帮儿子脱离险境。陶渊明借着丁忧的机会辞职回家,之后就是桓玄起兵叛乱,直到刘裕起兵讨伐桓玄,陶渊明又进入刘裕的幕府任职,这个时候他四十岁,第三次出仕,刘裕就是南朝的宋武帝,小名寄奴。辛弃疾在词中写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就是说的刘裕。刘寄奴也是一位中草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陶渊明在刘裕这里工作以后,他很快发现刘寄奴不光能消肿止痛,他还能对朝中大臣朝廷实施外科摘除手术,所以他很快又离职了。从刘裕那离职以后,他又转到了江州刺史刘敬宣那做参*,刘敬宣是征西将*刘牢之的儿子,这是陶渊明第四次出仕,他只干了几个月的时间,刘敬宣因为各种原因解职了,陶渊明也就回家了,这个时候他41岁。这也是他整个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就在这一年秋天他第五次出仕,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出来做官,这次也谋求到了彭泽令的官职,就是如今江西九江的彭泽县,他做彭泽县令的时间比较短,只有80多天。

这年冬天他的妹妹在武昌(今鄂州)病故,他在心情上的起伏也是非常大的,刚巧又有一件事情点燃了导火索,最终使他决定再次解职回家,这就是著名的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九江郡派了一位督邮到彭泽县视察,也就是刺史派下去考察的一个小官,督邮这个小官因为在正史当中被刘备揍过,又在演义当中被张飞揍过而知名,督邮的品级还没有陶渊明的官职高,但是县官不如现管,手下的小吏就对陶渊明说:这货咱惹不起,您得穿好官服,戴好官帽亲自去迎接。陶渊明也是名门出身,家道没落但是贵气还在,他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不能为五斗米折服向乡里小人,这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五斗米就是指他做官的俸禄,乡里小人就是指这个督邮。意思就是我是正经的朝廷命官,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让我亲自迎接。后来李太白在诗中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从此就归隐田园了,至死都没有再出来做官。他归隐的时候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被北宋的大文学家欧阳修认为是晋朝的顶级文章。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在文章前面有非常详细的序言,说明了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以及什么时候写的这篇文章。他在开头就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就是说我的家庭生活贫困,仅靠耕田和植桑根本没有办法维持生活,家里还有好几个未成年的小孩,但是存粮已经基本耗尽了,思来想去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营生。缾,指瓮等大腹的容器,就是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但是他又找不到谋生的方法。生生,就是维持生活。鉴于他处于这种非常惨的状态,很多长辈肯定就看不下去了,这一大家人要生活,你得干点啥啊,你得出去干点事。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长辈都劝我去找个事情做,我心里其实也有这个想法,毕竟家庭陷入了生活困境,但是找工作也不容易啊,想半天也没有个门路。脱然,就是不经意间,就是指自己突然引发了工作的念头。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会,恰逢。正赶上有四方之事,天下诸侯都在招揽人才,叔叔见生活贫困,所以推荐我到小邑谋了个官职。这里的家叔指他的叔叔陶夔,是个当官的。四方,指王朝的地方局势。《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陶渊明写这篇文章是在公元年,东晋王朝在这一年可以说是乱成一锅粥了,当时起兵造反的桓玄已经死了,但是他的余部仍然掌握着很多兵马,东晋皇帝仍然还扣在桓振手里,各地刺史太守造反此起彼伏,几乎每个地方都有造反的。陶渊明说的会有四方之事,其实应该是指当时天下的混乱局势。后面还跟了一句打圆场的话,诸侯以惠受为德(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没好意思说他们当时都挥舞着大刀片,毕竟自己想要出来做事补贴家用,所以说的委婉些。他的叔叔为他活动了一下谋了个小官,也就是彭泽县令,彭泽县不算大所以称为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混乱的局势还没有结束,很多地方都非常不安全,要是到一个非常远的地方任职,其实还有顾虑的。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随时远行可能会送命,好在叔叔给他活动的任职地不算远。彭泽这个地方离家才百里远,公田里种的粮食足够用来酿酒喝了,所以就同意到这里任职。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没过多久,又不想在彭泽县待了,生出回家的念头。这种奇怪的思想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他说这都是人的天性导致的,并不是说我这个人很矫情,这种事情是强求不来的。矫厉,就是矫情勉强的意思。吃不饱穿不暖虽然特别痛苦,但是为了勉于饥寒而跑来做官到底来是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导致自己在身心上承受着双重痛苦。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饿和寒冷虽然迫切,但好歹只是身体上的痛苦,在这个基础上跑来做官违背本心又加了一层心理上的痛苦。交病,指交相叠加的病痛。以前出来做官搞人际关系都是被口腹之欲给绑架了,无形中使自己做了奴隶。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1
查看完整版本: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