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十年
今年是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办学的第5个年头,这所沐浴在*的十八大建设浪潮中的学校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和育人理念,那么这所航天人“家门口的好学校”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近日,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对话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就人航特色和办学目标以及“清北博士到中小学是人才浪费吗?”“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选拔培养?”“升学率与教育理想如何同时兼顾?”“家长的教育焦虑如何缓解?”等一系列热门话题展开交流。
嘉宾介绍
周建华-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
主持人介绍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人大附中是可学的!
人航目标:办成一所以航天为特色的科技学校
陈志文
周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实际上是*的“十八大”以后考虑启动建设的。当时为什么考虑建设这样一所学校,初衷或出发点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或者目的?
周建华
是的,*的“十八大”以后,北京市有一个优质教育资源扩增工程,想释放或者说新建更多的、优质的学位,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我们学校对面是某部,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中心都在这儿,当时航天人也迫切需要一所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在大漠戈壁里的发射场,我听航天人说过“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他们看来,献青春、献终身都无所谓,但子孙后代如果在大漠戈壁里也能将书读好就更好了,但实际情况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他们希望能有“家门口的好学校”。
提出航天城学校建设以后,当时部队有海淀几大名校可选择,到底是委托哪一家来办,他们跟海淀区教委反复磋商。原本人大附中就承担着*治任务,保障上太空的航天员子女的教育,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大家比较熟悉。他们对人大附中的教学质量、以及我们对教育的情怀和坚守也比较认可,所以最后决定让人大附中来承办这所学校。
从海淀区教委的角度来说,海淀北部原来的优质教育资源非常薄弱,从教育生态来讲,海淀教育是“南强北弱”,要改变这个生态,需要有优质学校到这来,种下优质的资源。
几方面综合考虑,才有了我们这所学校的诞生。这个学校选校长时,当时我任人大附中的*委书记兼副校长,当时教委的领导找到刘彭芝校长,想让我来兼这所新学校的校长。我当时心里有一个想法,也跟刘校长交流过,就是我在人大附中时,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的时候好多同行都感慨,“人大附中办得确实非常棒,但是我们没法学,原因就是你们生源也好、老师也好、条件也好,我们学不了”。
但我觉得人大附中是可学的。我觉得我如果兼这所学校校长以后,在一所全新的学校,怀揣着人大附中的思想,用在人大附中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要是能尽快地办成一所新的优质学校,这也可以证明人大附中是可学的!
陈志文
用实践来回答到底可以不可以学。
周建华
对,我想所谓“不可学”,可能是一些外在的东西;可学的,可能是相通的办学育人本质规律的一些东西。
陈志文
年当时的一个出发点是教育资源的均衡,让一些名校去输出自己的优质资源,达到教育资源均衡的目的,以及服务航天人。今天回头看您当初的目标达到了多少?具体的指标有什么?
周建华
现在回想,我觉得还是比较好地实现了目标。您刚才问的一个问题我还没有回答。比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有中小学,那个地方也叫东风基地,有东风中学、东风小学。我们在去年启动了跟他们的联合教研,两周一次对他们进行线上教研,我们的老师把学校校内备课组教研的成果跟他们来分享,这样对他们也是一个辐射。
另外从我们的办学质量来看,绕不开分数这个话题。今年我们第一届初三毕业了,我们当时给这一届初三定了一个目标。现在来看,应该说我们很好地完成了这个目标。周边的老百姓和航天人员看到这个成绩都非常振奋。
陈志文
大家是很忐忑的,因为新学校类似于小白鼠。
周建华
对,我们这个校区是年启用的,当时的初一就是你愿意来我们就收。现在无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我们的增值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陈志文
教育综合评价改革里讲的增值评价。
周建华
对,因为实际上还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也比较客观,学校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去发展的。
陈志文
从您到航天城学校这些年来,在航天城学校里您有什么新的收获?和在人大附有什么不一样?
周建华
自媒体上有好多对人航的评价,比如“人航的首届中考表现让人惊奇”,“让人振奋”,用惊奇甚至奇迹这样的词来描述。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走的是一条比较科学的,或者说符合新时代办学规律的一条路子。我们当时对办学有一个顶层设计,就是要回答“我要办什么样的学校”,也就是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又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上,我们也有豪情壮志,就是要力争将来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为什么要定这个目标?因为我们的航天现在是国际一流的,我们要支撑航天人员心无旁鹜地去搞科研,要解决他们孩子教育的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近期目标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比如说3-5年,成为“新优质学校”,“新”就是办学理念新,“优”就是办学路径优,“质”就是办学质量高。
我在人航这几年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课程,一个轮子是老师。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核心的竞争力,在人航我们用了3-4年时间,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三航课程体系”。三航就是自航、领航、启航。启航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它的功能主要是夯实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这个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化的实施和拓展。比如小学语文,六节课学的内容,可能我们五节课甚至四节半课就完成了,接下来我们怎么干呢?就做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拓展,国家课程我们开足开齐,不减课时、不赶进度,校本化拓展方面,语文我们加了古诗词的诵读,还有中文绘本阅读;英语,我们也增加了英语的绘本阅读;数学,加了数学游戏;科学,我们加得更多,因为北京孩子的科学基础好,尤其是航天科技人员的孩子,讲起航天知识来一套一套的,有的可能比我们老师都强,因为孩子在家里从小就接触这些内容,耳濡目染。
陈志文
和人大附相比,人航现在有小学,是十二年全学段学校,为你们打通人才培养提供了非常独特的环境,所以有更多的施展空间。您以前是中学校长,现在加了小学,而且是六年时间,这跟大学讲贯通培养一个道理。和中学相比,现在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区别呢?
周建华
这里实际上要从教育学和学校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从教育的角度,为什么抓课程,因为对于学生成长来说,课程就是养分,就是营养餐,学生吃什么长什么,所以课程解决了“吃什么”的问题。餐怎么配比才是营养的?刚才我讲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这里我们在两点上动了大动作,一个是内容一个是方式。
内容上,比如小学科学课程的《植物是活的吗》,国家课程只要知道这个植物是活的就行了,但是我们让学生知道植物生长的要素是哪些,这就是内容的拓展。方式的拓展上,让学生自己种一株多肉植物,这就把劳动教育也融合进来了。再比如二年级学宇宙科学,讲太阳系八大行星,我们给孩子们八条轨道、八个行星,让孩子实践,把相应的行星放在对应的轨道上。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轨道的远近、行星的颜色、行星相对的大小,这比死记硬背要好多了,学生学得很轻松。
再讲一个我印象特别深,让我感受这条路走对了的小故事。原来“双减”前,我们一年小学生刚入学只上四天半的课,星期五午饭后一年级的小朋友就放学了。有一个周五中午我在校门口,一个小女孩儿放学,她跟我说:“校长,你今天下午不应该让我们放学,我这个星期过得很不快乐。”我问“为什么呀”?她说:“回家多没意思啊,给我们再上两节科学课,再上两节美术课,这个星期就完美了。”所以,这就证明我们的路走对了。
再讲一下我们在美术课上的改革。现代学校发展首先要解决教什么,同时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再往后就是为什么要教这个,要教到什么程度。我们原来讲叫心灵手巧,但是美术教学我们倒过来,是“手巧促进心灵,教育解放心灵”。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空间。后来我们确定了美术的教学指导思想叫“我手绘我心”,经过钻研形成了现在的主题教学。
陈志文
我发现您讲了很长时间的艺术教育,为什么?
周建华
是,我对艺术特别重视,我跟老师们说过,艺术和体育是每个人一辈子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有的人可能学到高中就不学了,因为将来他不考这个专业,就扔掉了,但是艺术、体育,是每个人一辈子不会扔的。更重要的是,艺术能够带来一种性情的陶冶,让人有情趣,而且艺术对我们现在紧缺的创造性人才的思维方式培养有很大的促进。
陈志文
数学也罢、物理也罢,或者其他的科学讲的是体系和逻辑,但是艺术恰恰是跳脱理性的。
周建华
对,是一种创造性的。
陈志文
它对所谓的创新思维有激发效应,最近这二十年来,很多理工科高校都建立了设计为主体的艺术专业,原因也在于这。我见过很多科学家在意和重视的就是艺术。
这是艺术,说到体育,您刚才说很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西方教育理念里极其重视体育,您怎么理解体育对人的教育的意义?
周建华
体育首先能带给人一个强健的体魄,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健康的体魄一定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是有关系的,在这个习惯的培养当中,会调动他的机能。更重要的是,这个习惯必须在中小学打下基础。当你在生活、工作、科研当中,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去运动一下,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让人舒服舒畅,可以把负面情绪释放掉。这对于促进对人生的顿悟、对科研的顿悟、对情感的释放都是非常有好处。
陈志文
体育能强身健体之外,还特别能淬炼人的韧性,如咬牙坚持的毅力,还有面对挫折的能力,因为体育就要比赛,输输赢赢是人生常态。
周建华
是的。还有就是规则意识,体育比赛是大家在共同的规则下公平地去竞争。每当看见孩子们跳绳,我心里就美美的。我经常跟孩子们说,你们只要能跳得动就跳,如果能坚持一辈子,那你的身体一定会很好。
陈志文
对,像航天员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不可能的。刚才艺术您讲了很多,那么体育教育上您有什么突出的一些办法在推进?
周建华
体育上,我们每天硬性的要求就是一课时,从小学到初中,都是每天一课时。实际上在小学,不是每天一小时的概念,像早晨大课间是35分钟,下午大课间30分钟,这两个加起来就65分钟了,然后每天一节体育课40分钟,到了下午3:30-5:30课后服务,小学体育类的选修课和社团占一半,如果孩子选一个40分钟的课,这加起来就分钟了,所以一天下来我们的孩子投入体育运动少的都接近两个小时。
陈志文
那回头来说,航天城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或者特点?一听见学校名字,我们本能地就会想到航天,进一步想,应该是一所特色的科技高中或者说科技学校?
周建华
我们在办这所学校的时候,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叫人文立校,就是让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有很好的人文氛围,很快乐,有多种选择,学得很轻松,学习效果也很好,老师们在学校也是舒适的、比较自由的,特别是老师的个人专长能够得到释放。
第二步就是科技强校,因为我们周边的科技资源,特别是航天科技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正如您所说,我们学校未来就是要办成以航天为特色的科技高中。首先,作为一个科技高中,就要提升学生科技方面的素养,一是学术方面的素养,一个是动手实践方面的素养。
然后是航天特色,我们在打造科技特色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载体,因为现在强调的是解决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比如说能不能做农业科技?也可以,但是我们会受到限制,因为我没有大量的试验田,没有大量的培养皿。但我们周边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航天科技资源,这既是我们的载体,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还有情感文化的资源。另外,我们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去搞航天,而是通过航天特色,培养科技素养,为一些孩子们未来搞科技工作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就是学术名校,这个“名”是一个动词,就是让学术使得学校出名,所以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学术名师,提升学生的学术底蕴,在科技为特色的同时,能够有一种学术的思维。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拔尖人才需早期发现、早期培养
陈志文
既然定位是一个以航天为特色的科技学校或者科技高中,那又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我记得原来人大附中就有一个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在今天的大形势下,对这方面人才的理解又是不一样的,今天回头看这个命题更紧迫和重要。您怎么理解?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又怎么去选拔培养,或者说需要什么样的选拔培养渠道?
周建华
这确实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有外来的“卡脖子”的压力,实际上最拔尖的这批人,最拔尖的技术上,我们还是被人卡了脖子。
陈志文
其实中美博弈现在很明显,不再讲科学无国界、教育无国界,美国现在就是带领西方围堵中国,表面上较量的是贸易、是技术,背后是技术人才的博弈。所以去年中央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强调要加强自主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有忧患意识。最后真正的较量其实是解决刚才讲的“卡脖子”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拔尖人才的较量。
周建华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首先是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进行创新实践,但作为人才的话,一定要有创新的成果,这个成果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巨大贡献,解决了世界级的原创性创新问题,成为世界上这个领域、这个学科的领*人物,这就是拔尖创新人才。
陈志文
那基础教育应该干什么?
周建华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说能突然就拔尖的。
陈志文
这点我特别赞同,我非常反对有些人讲,拔尖人才都是到大学以后的事儿,不是基础教育要负责的。
周建华
如果把人才比作宝塔的话,拔尖人才就处在宝塔尖,如果宝塔的基础只有这么点大,能垒多高?我们现在要很尖很尖的话,基础一定要打扎实。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通常提的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早期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慎提拔尖和创新人才,因为第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叫拔尖,第二,他也不是已经成为人才了,因为他还没有贡献,要人尽其才,才能成为人才。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既要发现又要干预。第一,这个孩子有没有远大的志向,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调查发现,大概只有3%的人很早就找到了一生的志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些人都是大师级的。当然也有一些大师,在早期是很愚钝的,天资没开。这两种人我们都要去发现。
我们现在选拔的通道比较少,怎么去发现,实际上就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我在人大附中跟着刘彭芝校长也做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实际上发现靠什么?靠给孩子们搭建平台,发现靠尝试。一所学校哪怕不是面对拔尖创新的人才培养,也一定要让孩子有足够的尝试各种活动的机会。我们人航学校周边是没有培训机构的,因为像艺术类如交响乐团等我们都是学校来教,学校买单,不让家长花钱。为什么?就是让孩子们充分地去尝试一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我经常讲,人才有两种趋向,很多的大师都是早期发现,早期得到培养,在中学就脱颖而出,在大学又跟对了大师级的导师,然后成为这种人才,钱学森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一种,就是现在祖国建设面广、量大的,就是原来说的,“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把最坚实的素养打好,干这个也能干得很好,干那个也能干得很好,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师级的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方式,我总结了几个要素,第一是理念,这些人可能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坐就是坐的,站就是站的,或者老师讲他就乖乖地听,讲课时他可能漫不经心,但是你一问,他讲得比你顺,他其实在思考。第二,他表达出来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你老师想要的答案,碰到这样的孩子,一种是调皮捣蛋,也可能这个孩子有纯粹的才华,需要被唤醒。
第二是课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课程让他去尝试,当他发现这方面感兴趣以后,我能不能跟进,他学完了,更高深的来了,比如说一级课程完了二级,二级完了三级,三级解决不了,我把他送大学去,跟大学联合培养。
第三是教学方式,现在老师讲学生听,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对这些孩子来讲,这种方式是最次的方式。对这种孩子最有效的培养方式,是给他一个驱动性的任务让他去研究,他碰到困难了,言简意赅地告诉他应该去读什么书,自己读了以后想办法解决。人大附中的那些最拔尖的孩子,在奥赛等各个创新领域取得成绩,比如拿到因特尔国际中学生大赛金奖的,都是这种孩子,都是这种培养方式。
第四是评价,这些孩子如果你用分数去评价他,不灵的,他的某一方面才华你发现了并培养了,而且将来跟大学能够有效地衔接起来,大学读完以后跟用人单位再有效地衔接起来。
陈志文
我追问一句,在中国,我们的评价,尤其是涉及到升学、就业公平等,很多评价不由学校来定。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周建华
我们学校就是客观地呈现孩子的表现,比如说分数,实事求是地呈现,但是这个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的追求,已经表现出来在科学方面的禀赋和能力以及他取得的成果,包括我们对大学的建议,我觉得这是可以评价的,而不是用公式化,该生如何如何,或者说请见分数。
升学率与教育理想是可以平衡兼顾的
陈志文
谈到这儿就绕不开一个敏感的话题,就是社会上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就是升学率,现在好的学校已经不讲升学率,因为人人都能上大学,讲的是清北率等等。您有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在全面推进或者落实您认为的教育理想中,您如何兼顾这种平衡?
周建华
我做老师的经历比较特殊,我在江苏最基层的乡镇中学工作过十年,然后到了苏州,在苏州实验中学工作六年,接下来是在人大附中,到现在已经工作了二十一年。农村的、城市的、首都的学生我都教过,也就接触到了各种层次老百姓的需求,我觉得不论是在农村在城市还是在首都,实际上升学是第一需求,首先孩子要考一个好的大学。
在中国来讲,到目前为止高考还是相对最公平的一种选拔人的方式。当然现在高考也有一些被诟病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考试内容,一个是考试方式,考试结果的应用就是综合评价,现在叫“两依据一参考”,这个参考如何真正地发挥价值。
对于办教育来说,有的校长说过,“没有分数,过不了明天,只有分数,就只有今天”,分数很重要,公众经常把办学跟分数对立起来,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分数考试有一套非常透明、非常公开的规则,大家都在这个规则下,我觉得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基础动作。刚才我们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相当难度的高难动作。基础动作,就相当于大家都必须选的一个必选动作,拔尖创新人才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选动作。我觉得这不是矛盾的,实际上还是回到“我们教学到底为了什么”上,我们办学校、搞教学、搞教育,无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