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阳光充足。很多冬天出门较少的宝宝,都被家长抱出门晒太阳。不过,晒太阳也要讲究科学,如果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让宝宝出现皮肤发红、脱皮、流泪等现象。家长们都知道宝宝晒太阳好处多多,尤其是帮助皮肤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钙质的吸收,达到让宝宝补钙的效果。
问题是你真的会正确地带宝宝晒太阳吗?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细节做错了,可能是白作功,甚至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要点吧!
带宝宝晒太阳抓住两个时段。一般情况下,晒太阳时间以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最好,因为上午9—10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而12—14时的阳光比较强烈,对孩子的皮肤不好。
正确选择晒太阳的场所。有些家长抱着宝宝在室内阳台上晒太阳,但是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满月以后的宝宝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了。可以选择带宝宝到一些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不要在靠近街道的广场,浑浊的空气、汽车尾气和太多的粉尘,对宝宝的呼吸道不好。
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
毕竟我们带孩子晒太阳的主要目的是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促进孩子对钙的吸收,而紫外线只有直接照射到皮肤上才能够合成维生素D,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是没有用的。
穿着过多衣物
春天乍暖还寒,有些妈妈怕宝宝着凉,尤其老人大多相信“春捂秋冻”,晒太阳的时候把宝宝从头包到脚来晒,这样很难让紫外线透过衣服达到皮肤。而且,越晒,孩子的衣物吸收的太阳光热量就越多,孩子越来越热,捂出汗来,等回到阴凉的地方被风一吹,反而容易感冒。
人晒太阳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通过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所以常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病,关节痛等。而缺乏维生素D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引起儿童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病。此外,缺乏维生素D还有可能造成肌肉萎缩、痢疾腹泻、失眠、紧张等。同时,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灭空气里和皮肤上的细菌,增强皮肤抵抗力。阳光也能帮助人体预防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