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睡眠时,会有一些“小动作”,如翻来覆去、蹬被子、易出汗、打呼噜……很多家长都以为是正常现象,没有重视。其实,孩子睡觉时的姿势和表现,可能暗藏了他们身体的健康预警信号。
易出汗
看到孩子在睡眠中出汗,先确认孩子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
生理性出汗
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情况下的出汗,多见于头和颈部,主要成分为水分和盐分。造成生理性出汗的原因有:
①孩子睡前活动量大、身体虚弱。建议孩子白天保持适量运动即可。
②睡前吃了高热量的食物。建议睡前要控制孩子的饮食,均衡营养,尽量少吃垃圾食品。
③室内温度过高或是孩子穿衣服、盖被子太厚。建议应将室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并随气温的变化增加、减少孩子穿衣、盖被子的厚薄。
导致孩子生理性出汗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的一些不科学的做法引起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机制,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饮食和活动,当发现孩子睡觉有出汗的情况,及时擦拭,同时要给孩子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感染到细菌。
病理性出汗
通常是在孩子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果孩子入睡1小时后还大量出汗,可能就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的主要伴随症状有:
活动性佝偻病:哭闹、枕秃、前囟门大且闭合晚、颅骨软化、方颅等骨骼改变现象。常见于1岁以下宝宝。
活动性结核病:午后低热、面孔潮红、食欲减退与消瘦等表现。所有宝宝皆可能发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肤色潮红、情绪烦躁、是量大但体重不增加、心率快、心慌、甲状腺肿大等现象。常见于学龄儿童(尤其女孩)。
低血糖:除多汗外,还有反应低下、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嗜睡、哭声异常、颤抖、惊厥等现象。常见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和糖尿病母亲的宝宝。
打呼噜
正常情况下,孩子睡觉时的鼾声是轻微、均匀一致的,如果孩子睡前哭闹过、仰卧睡姿、或者因未满一周岁的喉软骨软化,一般不构成健康危害,平时家长注意纠正孩子的睡姿、帮孩子清洁鼻腔的分泌物即可。
对孩子不利的打呼噜原因有:
肥胖:孩子过度肥胖,脂肪垫堆积使气道空间变窄。建议通过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防止孩子体重超标
疾病: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肿大、呼吸道畸形,通常有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反复惊醒、遗尿、多汗、多动等症状。
磨牙
孩子白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和不良生活习惯会引起孩子磨牙,主要有:
精神情绪:孩子睡觉前呵斥、打骂、惊吓、精神刺激等,容易造成焦虑、压抑、烦躁不安、激动、紧张等。建议家长给孩子创造宽松、舒适的成长环境,不要在TA面前争吵,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以及不要给孩子看不良的电视节目和书籍资料。
身体疲劳:白天活动量大,得不到及时休息,导致过度疲劳。建议白天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了,每次玩完后及时休息。
不良饮食习惯:三餐饮食不规律,如不爱吃早餐、晚餐吃太多等,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睡觉时面部咀嚼肌的自发性收缩,导致牙齿来回磨动。建议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孩子睡前太饱。
引起孩子磨牙的,还有疾病的原因:
①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在作怪。
②佝偻病、癫痫等疾病:
高质量的睡眠,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了对孩子睡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