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促进宝宝骨骼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多宝妈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会产生这些困惑:维生素D究竟要不要补?如何补?补多久?补多了会不会中*?别急,下面小编就来给各位宝妈一一解答这些困惑。
01
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组类固醇衍生物,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包括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3和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2,统称为维生素D。在肝脏维生素D羟化生成25OHD,是体内的主要贮存形式。在肾脏25OHD再次羟化成为1,25(OH)2D,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代谢物。
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能够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吸收,并抑制甲状旁腺素释放,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正常,进而保证骨骼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正常。
02
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
1.胎儿期贮存不足:母亲妊娠期维生素D缺乏、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致使胎儿期维生素D储存不足。
2.阳光照射不足:婴幼儿室外活动少、衣物遮盖、空气污染、日光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冬季阳光暴露减少等导致维生素D缺乏。
3.饮食摄入不足:母乳维生素D含量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
4.预防佝偻病:维生素D对维持钙稳态和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严重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婴幼儿发生佝偻病和或低钙血症。
03
婴幼儿维生素D的来源?
1.母亲给予: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贮存于体内,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需要。
2.外源性:天然食物(包括母乳)维生素D含量少,植物性食物(如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2,动物性食物(如野生多脂肪海鱼)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3。强化维生素D配方奶或其他食品也能提供维生素D。
3.内源性: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表皮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表皮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前体,经温促作用转换为维生素D3。
04
如何补?
1.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数天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U/d(10μg/d)。
2.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如果婴儿配方奶的摄入量不足,需补充维生素D,建议摄入总量在U/d(10μg/d)。
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及多胎婴儿,出生早期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可给予维生素D~U/d(20~25μg/d),连用3个月后改为U/d(10μg/d)或选择特殊配方的早产儿配方奶,以及母乳强化剂。
4.增加户外活动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考虑到紫外线对儿童皮肤的损伤,目前不建议6个月以下婴儿在阳光下直晒。
05
补多久?
根据《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推荐,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生后2周摄入维生素DU/d(10μg/d)至2岁。2岁以后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天气、生活习惯来调整。
06
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需要补钙吗?
乳类是婴儿钙营养的优质来源,一般维生素D缺乏无需补钙。当膳食钙摄入能满足需要时,则不必同时补充钙剂。而当膳食钙摄入明显不足或同时存在其他钙缺乏高危因素时,需考虑同时补充钙剂。
07
经常补维生素D会中*吗?
普通维生素D安全剂量范围宽,不同年龄人群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和能耐受最大量不同(见下表),只要每日服用量不超过最大耐受量,一般不会发生中*。
参考文献(略)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