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儿科主治医师高频考点速记
TUhjnbcbe - 2021/6/9 0:00:00

1.五苗防七病

疫苗接种时间乙肝疫苗出生(0、1、6方案)

卡介苗

出生

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

2、3、4月

百白破疫苗

3、4、5月

麻疹疫苗

8月

2.生长发育所需:小儿特有,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与儿童生长的速度成正比。每增加1g体重约需5kcal。1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50%。

3.牛乳缺乏各种免疫因子是与人乳的最大区别。羊乳:缺乏B12和叶酸,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4.母乳喂养与牛乳喂养的特点

母乳喂养的特点

牛乳的特点

钙磷

钙磷比例适宜(2:1),易于吸收

钙:磷比例不恰当

乳糖

乙型乳糖(β-双糖)含量丰富

乙型乳糖较人乳少

蛋白质

人乳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

蛋白质含量较高,

影响钙的吸收

脂肪酸

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不饱和脂肪酸较少

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适宜

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当

脂肪颗粒

颗粒小,脂肪酶使脂肪颗粒易于消化

脂肪颗粒大,无脂肪酶,

较难消化

免疫因子

富含免疫因子SIgA

缺乏各种免疫因子

5.辅食添加顺序(汁泥末碎—支离破碎)

1~3个月

汁状食物,如水果汁、青菜汤、鱼肝油和钙剂

4~6个月

泥状食物,如米汤、米糊、稀粥、蛋*、鱼泥、菜泥、果泥

7~9个月

末状食物,如粥、烂面、碎菜、蛋、鱼、肝泥、肉末、豆腐、饼干、馒头片、面包片、熟土豆、芋头等

10~12个月

碎状食物,如粥、软饭、烂面条、豆制品、碎菜、碎肉、带馅食品等

6.奶量计算

婴儿每日能量供应量为:kcal/kg婴儿每日水供应量为:ml/kg

全牛奶(8%糖牛奶)供能:

ml供能kcal

每日8%糖牛奶量:ml/kg

净补水=总需水量-奶量;全日奶量可分为5次喂哺,

牛奶与水可同时或间隔喂给

7.根据胎龄,足月儿:37+0~41+6周的新生儿;早产儿:胎龄<37周的新生儿;过期儿:胎龄≥42周的新生儿。据出生体重,正常出生体重儿:~g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g;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0g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0g;巨大儿:出生体重≥g。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晚期新生儿:指出生第2~4周的新生儿。

8.母乳喂养方法时间:目前主张尽早开奶,按需哺乳。产后15分钟~2小时内开奶。

9.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约为40~50次/分;正常新生儿心率比较快,波动范围比较大,通常为~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正常新生儿生后10~12小时内开始排胎粪,约2~3天排完;新生儿脑相对较大,脊髓相对较长,其末端约在3、4腰椎下缘,故腰穿时应在第4、5腰椎间隙进针;由于生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第5~6天降到最低点(小于出生体重的9%),一般7~10天后恢复到出生体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10.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对比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病因

吃得不够、晒得不够、丢得太多

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降低,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

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冬天出生+颅骨软化、方颅畸形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冬季出生+手足搐搦

临床表现

1.初期症状:闹、惊、汗、痒、秃;体征:秃(+)、无骨骼改变;最早指标:25-(OH)D3:下降2.激期(活动期)症状继续加重;颅骨软化、方颅、X/O形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3.恢复期4.后遗症期

血总钙:<1.75~1.88mmol/l;

离子钙:<1mmol/l典型发作惊厥(最常见)手足抽搐(最典型)抽+抽后玩耍如常喉痉挛(最危险)隐匿型发作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Trousseau征)

治疗

补充维生素D

急救:应立即控制惊厥,解除喉痉挛
  
  
   ↓
  
   尽快补充钙剂
  
  
   ↓
  
   补充维生素D

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儿科题库

汇聚考试的常见题、易错题、历年考题和高频考点题,题库全面覆盖知识点。题量较大,内容丰富。

免费试用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科主治医师高频考点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