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言“奇”语丨凯淇语录
“孩子和谁睡,就是谁的孩子,养育孩子这个事,看你想早麻烦还是晚麻烦,年轻时候偷过的懒,都在未来某个节点等待着你。”————凯淇凯淇:我们来听下一个电话,是佳木斯的听众,你好!
听众:你好,凯淇姐。我家是女宝26个月,最近有1个月左右,经常夜醒,医院看了,因为孩子没有其他症状,一切都正常。就是平时嘴不闲的总吃东西,医生说积食了,孩子现在是像她这么大是以奶为主还是辅食为主?现在每天喝奶粉能有毫升左右。
凯淇:晚上醒了干嘛?
听众:晚上睡前8点左右醒一遍奶,完了早晨有一遍的奶。
凯淇:两岁多的孩子这两次奶也差不多够了,因为你还可以再喝点酸奶,其他的奶制品。我们说小孩睡整宿觉,我个人的感觉睡整宿觉,每个孩子年龄真的不一样,有的小孩整宿觉五六岁,女孩比男孩好一点,你家是女孩,就是女孩能整宿安静的睡觉的话,估计大概三岁左右就差不多了。
并不是说你的小孩晚上折腾,把大人折腾到五六次,这些孩子就一定有问题,这个是不一定的。
当然的话孩子频繁的夜醒的话,我们可能首先考虑到是不是有佝偻病的问题,那么你现在还是应该正常补充维生素d吗?孩子晚上是不是做梦有尿?孩子是不是用纸尿裤?
听众:有时候纸尿裤也用有时候不用,因为孩子我妈帮看着,孩子不跟我。
凯淇:那哪能行,一点也不心疼你妈呢?
你想你俩自己带着都闹腾,何况是你妈也得快50多了、快60了是不是?你想想咱们二三十岁的人晚上折腾五六回,咱们都挺难受?何况快60的人,而且这小孩如果要是长期晚上不跟你们,以后就不听你们的,谁带听谁的,你俩可别懒了。
听众:白天跟我俩。
凯淇:当然的话我现在挺理解老人的心理的,老人没有什么别的事,她特别需要心灵寄托,整个孩子她感觉比养个猫狗强,所以很多时候,她觉得她就像又当了一回妈妈那样的感觉。
因为女人天生有母性的。
但是对你和你的妻子来说,你们错过了!我们说为什么要经历?要跟孩子一起折腾?孩子一宿醒5-6回,大人来一起来折腾,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们才能找到应对她的办法。
我跟你说,现在我看天天要离家出走的孩子,这不前两天又一个15岁的女孩又离家出走了,我就在想,其实就是小孩越长越爱起幺蛾子,如果你从小不跟他一起长大,你跟他斗智斗勇,他到青春期之后幺蛾子你根本就整不了。
所以这是我的个人的看法,这是你可以和你的媳妇商量。
生命是一个怎么个过程,就是啥?
——你是想早点麻烦还是想晚点麻烦!
因为它是平衡的,你现在年轻时候图省事,以后你们俩就遭点罪是吧?
其实就跟人生是一样的,你说年轻时候我拼了老命,我付点努力,我可能生命的后半程我会过得好一点。
如果说年轻时候我就想逍遥自在,我很有个性,当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时候,你怎么办?
再说回来夜醒的事,一个是补充维生素D,还有一个就是你看看孩子是不是有尿、做梦。
听众:会不会存在积食的问题?
凯淇:奶量毫升是ok的,平常白天的话掐点对。别总吃,如果觉得有积食的话,也可以吃一些消食化积的小药。这都可以。
听众:但是这这孩子嘴也是太能吃了。
凯淇:你这小孩是不是从小人工喂养?
听众:对,6个月之前是母乳,后来喝的配方奶。
凯淇:因为小孩总吃的话原因无外乎两点,一个是天性,还有一点我们说我为什么就判断你肯定母乳喂养时间不是太长呢?
你看刚才你说了孩子你们不亲自带,母乳喂养时间又相对比较短,孩子为什么吃?
吃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获得欢愉,就跟你们男的抽烟差不多得嘴动,嘴动的话就是满足心灵的很多东西。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他有更多的精神头放在别的地方,你想快两两岁多的孩子了,有的孩子把心思放在玩具上,有的放到涂鸦上,是吧?但是咱孩子还是把心思放吃上。
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他的注意力往哪放。
跟天性有关系,也和奶奶带有关系。
因为奶奶毕竟岁数大了,给孩子吃是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反正和媳妇商量,看看适不适当的,让孩子晚上和父母在一起真的很重要,我觉得比白天还重要,咱都上班没办法。
01
为什么会说孩子从小跟谁睡,性格更像谁?
主要是因为孩子在3岁之前对父母的依恋是最强烈的,每次听着妈妈的心跳,孩子就能安稳的睡着,如果是宝妈自己带孩子的话,孩子也会更依赖父母,在和父母朝夕相处之中,也会受到父母性格的影响,孩子自然也会出现了性格像父母的变化。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将育儿的抚养权转交给老人,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老人都比较溺爱孩子,经常会给孩子一些特权,让孩子先吃等溺爱行为,老人多会将自己的所有都倾囊给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在老人的照顾下也会变得自私和好吃懒做。这一点父母也要注意,别不在意。
02
很多人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跟自己自然就亲密了。
但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三岁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
客体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坏境下,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
而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
也就是说,只有在形成这两个概念后,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分离,否则孩子会将短暂的分离视为永远的被抛弃。
而这里的长时间,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
看到这里,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身边有太多的朋友,更喜欢呆在学校,或者工作在外,跟父母的关系都不太亲密,多半都是因为幼年时期缺少父母的陪伴,跟父母没有建立好情感依赖关系。
03
记得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位网友
离路分享的故事。她从2岁起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一直工作在外,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时间回家探望她。
等她7岁要上小学时,父母才把她接到了身边。
但是正因为从小跟父母的分离,使得她养成了遇到什么事情不会找别人帮忙,甚至也不会跟父母说,能自己解决都自己解决的习惯。
对于同寝室的同学经常与父母通电话,甚至一通电话能打1个小时之久,她都感觉很奇怪。
因为她和父母的电话除了日常的问候,基本无话可说,更多的时候都是母亲说着,自己听着。
她说,最大的感觉就是,和父母怎么也亲密不起来,仿佛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心理学家说,孩子幼年时期,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
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很难再让孩子和父母变得亲近。
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
04
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期限的。
然而,食物过期可以再买,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其实,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仔细算下来,我们真正能陪伴孩子的也只有二三年。
相信有不少的父母看到这里都会抱怨一句,我不是不爱孩子,不想陪孩子,可是我这么努力拼命的工作,还不都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
可是,钱总是赚不完的,而孩子总会长大。
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并不多,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人的情感依赖是很难改变的,而孩子再也不会如小时候那般需要你了。
孩子从小跟谁睡觉,竟然影响他的未来。不仅在性格上有影响,在心理和生理上同样也有不同的影响。
没听够?怎么听凯淇姐的节目?
↓↓↓↓
——End——
向您推荐一个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