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何为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均需要钙的参与,钙同时又是骨骼牙齿最主要的矿物成分,与人体骨骼健康关系密切。人体内99%的钙分布与骨组织中,足够钙摄入对维持儿童、青少年正常的骨矿物含量、骨密度,达到高骨量峰值,减少骨折和老年期骨质疏松风险至关重要。
Part2
钙缺乏的高危因素
长期膳食钙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使肠道钙吸收不良,是导致钙缺乏的主要原因。
<2岁、青春期少年,因生长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对钙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是钙缺乏的高危人群。
由于母亲妊娠期钙和(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双胎/多胎等原因使胎儿期钙储存不足,造成婴儿出生早期钙缺乏。
母乳钙磷比例合适,吸收率高,母乳不足、离断母乳后未用配方奶或其他奶制品替代以及膳食中缺乏奶类等高钙食物,则是导致儿童钙缺乏的重要因素。
大量果汁及碳酸饮料因挤占奶类摄入而影响该摄入。
患腹泻、胃肠道疾病时,肠道钙吸收不良,也容易引起钙缺乏。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以及患肝脏、肾脏疾病而影响维生素D活性,也是造成钙缺乏的重要因素。
当膳食钙摄入不足时,以主动吸收为主,但主动吸收不能完全补偿钙摄入不足。钙主动吸收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钙主动吸收下降,间接造成钙缺乏。
Part3
钙缺乏的危害
人体钙缺乏可增加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如骨质疏松、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儿童时期的钙缺乏主要会引起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研究发现:饮食中钙摄入量低于mg/日的男孩成年后的身高更矮,而钙摄入量达mg/日的儿童身高增长较快。青少年时期钙的摄入与身高的快速增长有关,钙摄入量低于mg/日可能导致成年人身材矮小。
Part4
鼓励母乳喂养
只要母乳充足,婴儿钙营养就足够;当因各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时,充分的配方奶仍可提供充足的钙营养。早产儿、双胎、多胎、低出生体重儿需额外补充钙。当维生素D水平适宜时,青春期前儿童每日摄入ml牛奶,青春期少年则需要每日摄入ml牛奶,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对钙的需要。
调整膳食,增加膳食钙的摄入。只有在无法从食物中摄入足量钙时,才适量使用钙补充剂。钙剂补充量以补足食物摄入不足部分为宜。儿童钙缺乏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高危因素时,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儿童缺钙还常与其他微量元素,如镁、磷,维生素A、C、K缺乏等同时存在,在保护盖的同时应注意补充其他相关微量营养素。
出生后两周起,即可补维生素D,量为:每日补IU。
注意: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胎儿:推荐摄入量~IU/d(对应20-25μg),3个月后改为IU/d(对应10μg);
②配方粉喂养宝宝:如果每日摄入mL配方奶,可补充维DIU(对应5μg),加上适当的户外活动,不必额外补充维D。
Part5
膳食钙来源
奶类是儿童期主要的钙源,也是好钙源。婴儿期要鼓励母乳喂养,并给予乳母适量的钙剂补充。婴儿期后要坚持每日一定量的奶制品供给。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个月以内儿童纯母乳喂养,需要的钙从母乳获取,6~12个月儿童,每日奶量应达~ml,1~3岁儿童每日奶量不少于ml,学龄前儿童每日奶量为~ml,学龄儿童每日奶量为ml。
豆类食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较好,是除奶类食物外的又一补钙食物,绿叶蔬菜也有一定的含钙量,但吸收相对较差。
儿童膳食钙推荐入量
来源:年中国营养学会适宜摄入量的钙摄入
Part6
钙剂的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钙制剂品种繁多,给儿童补钙时应选钙含量多、胃肠易吸收、安全性高、口感好、服用方便的钙制剂。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