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二轮总结06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TUhjnbcbe - 2021/3/23 16:50:00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书本黑体字速记

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多害少利;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

3.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工程。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4.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加、易位、颠倒)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异(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5.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全部遗传信息。

6.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7.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8.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低温处理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9.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特点是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0.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常显多并软,常隐白聋苯,色盲血友伴X隐,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等位基闲控制)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11.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DNA全部序列。

12.基因的“剪刀”:限制酶;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等。

13.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4.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15.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6.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作基因频率。

17.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18.物种:能够在自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19.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出现生殖隔离。

20.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1.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必背基础知识点

1.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基因突变的准确描述是:由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的表述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也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注意与普遍性区分开。

4.基因重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主要包括两种情况:①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②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6.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则包括个别染色体增减、染色体组成倍增减。

7.染色体结构改变的实质是: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8.染色体易位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9.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10.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11.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12.单倍体育种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如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秋水仙素作用原理是抑制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加倍。

13.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低温处理和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如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染色体变异。

14.卡诺氏液可固定细胞的形态。

15.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只有染色体变异可在光镜下直接观察到。

16.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如青霉素高产菌株。

17.基因突变既可以由环境因素诱发,又可以由于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

18.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19.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

20.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21.物种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2.生殖隔离指不能相互交配或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23.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概括为共同进化。

易错易混考点

一、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1.病*和原核生物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有基因突变。

2.禁止近亲结婚可显著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3.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得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4.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遗传病一般是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病不是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5.培育无子西瓜时,为什么要以一定浓度秋水仙素溶液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芽尖细胞有丝分裂旺盛,且能发育成染色体加倍的植株。

6.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水稻等雌雄同株的植物,因为不含性染色体,其基因组测序时,只需要测其一个染色体组的DNA碱基序列。果蝇和雌雄异株的植物如女娄菜,测序其基因组时,与人类相似,即测一个染色体组再多一条性染色体。

7.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其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

二、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8.若研究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状,对其进行杂交产生双杂合子,然后单倍体育种,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若研究一对基因时,只写染色体变异)。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9.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

10.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11.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杀虫剂会使病菌或害虫接受自然选择而抗药性增大。

1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某个种群只具有其中的基因多样性。

14.原核生物比真核生物进化速度慢得多的原因主要是无性生殖一般只能发生基因突变。

15.真核生物出现之后,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16.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个体,这就为数量少的被捕食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7.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学习使用!侵权删!

●精品推荐●

●如何快速查找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轮总结06生物的变异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