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的宝宝走路为什么这么晚宝宝学走路的时间
TUhjnbcbe - 2021/2/14 17:02: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387140.html

早早的学会走路当然是好的,但是有些宝宝学走路格外晚。

当宝宝学走路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兴奋的莫过于妈妈了,但是由于孩子发育问题以及自身体质不同,所以学习走路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随着宝宝一天天发育,家长能够看到他们逐渐学会抬头、翻身、坐立等行为,熟悉掌握这些行为后,家长也能够放心让孩子出去玩耍。在这些学习过程中,有的宝宝学习走路会比较早,但有的比较晚,为此心里有些担心。那么宝宝走路晚怎么回事?先明确一些时间概念:一周岁前不会走路的宝宝是完全正常的,甚至超过了一岁一些宝宝还不能走路,育儿专家都说过,这是正常的现象,有些宝宝可能10个月就会走路了,而有些宝宝满周岁了都走不好,但是这些都是正常的,完全不用担心。大致有这些情况:1、有时候妈妈觉得宝宝自己下来学习走路就会搞得浑身脏兮兮的,所以很多的时候都是抱着孩子,不让孩子下地玩耍,这样孩子没有在地上活动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也就少很多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学走路也会晚,其实妈妈还是应该让孩子适当的锻炼锻炼,脏点不怕,只要勤给宝宝洗着点就好了。2、比较冷的季节,宝宝穿的衣服比较厚重,所以这个时候宝宝行动的灵活度就会降低很多,所以冬天的时候宝宝学习走路就会比较慢,甚至整个冬天宝宝都不怎么学走路,等到过完冬天以后,厚厚的棉衣一脱,宝宝很快就会走路了。3、比较胖的宝宝会让人看着比较可爱,但是如果宝宝体重过重也不是特别好的,宝宝体重过重是会影响宝宝走路的,因为宝宝体重过重的时候,细细的双腿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走路自然而然的就晚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宝宝走路晚,这些情况下,宝妈应该及早做出检查:1、骨骼发育异常。如果宝宝有先天骨骼发育异常,会造成他们学习走路较晚,而且走路姿势会十分奇怪,大多呈跛形,且他们双腿皮纹不对称。妈妈若看到这样的情况,医院看看,检查他们骨骼发育情况。2、佝偻病。宝宝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那么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容易出现佝偻病。患有佝偻病的宝宝会因为骨头密度不足,造成他们走路姿势奇怪,或者学会走路较晚。而且有佝偻病的宝宝,他们身上还会有出汗较多、鸡胸、枕秃等情况,医院检查,及早解决这一情况。3、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不好的宝宝常常在大动作中,比如翻身、爬行中等,要比其他正常宝宝晚很多才能学会。所以他们学会走路的时间也晚,还伴有O形腿、X形腿等畸形腿型。而且,肌张力低下会对宝宝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医院进行系统化治疗,以及结合康复训练,才能够改善这一情况。宝宝学走路的时间宝宝学走路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不可能一下子就会走了,所以爸妈们不可操之过急,来看看宝宝学走路的具体时间表,这样就可以好好观察和培训他了。1、10-11个月一般是从10个月开始,宝宝开始有意识地学走路了,走路的欲望增加,他自然就会尝试,开始沿着矮桌子的边缘行走,或者依靠桌子长期站立。2、12个月一周岁左右的宝宝是学走路的爆发期,很快不少宝宝就会走路了,这时候锻炼腿部的肌肉很重要,等你发现他能自如地起蹲,说明他离会走路也不远了。3、12-13个月这个时候的宝宝对走路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会扶着桌子的边缘走路,而且还不止走几步,他对走路更加热衷了,可以连走带爬去到家里的任何地方。4、13-14个月宝宝走路不仅与腿部有关,其实眼睛的协调也是很重要的,他需要眼脚协调来判断一个地方怎么走,对不同的地面有不同的适应。5、14-15个月大部分宝宝基本上可以比较好地行走了,而且对周围的食物也有了很多的探索欲,关键是他还能直接走到一个地方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带他多去公园走走吧!所以说,有的宝宝走路晚,其实这与每个宝宝不同的身体状况是有关的,并不是说走路晚就是发育不好,一周岁前的宝宝是婴儿期,这个时期也是宝宝感觉调整期,而这个调整期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是没有标准的,这就会影响他何时走路何时说话,这些不应该是规划,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事,家长们耐心等待就行了。从专业建议上,与其着急宝宝何时走路,不妨多让宝宝联系爬行,爬行可以有效训练宝宝的大脑,还能增加肌肉能力,调查数据显示,爬行少或者爬行不足或者没有经历爬行的宝宝,等到宝宝活动中的身体上半部和下半部会不自觉地对抗,容易发生比如视觉和听觉的不协调,视觉和动作的不协调,听觉和动作的不协调等,所以“不要还没学会爬就学会走”这句老话是有根据的。

~?END?~

陪孩子一起成长,是义务,也是责任,陪孩子一起成长,是经历,也是成熟,陪孩子一起成长,是幸福,也是快乐。更多孕育资料请联系仟妈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宝宝走路为什么这么晚宝宝学走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