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长们最经常问到的问题,莫过于“我家宝宝是不是缺钙?”。
相信每个家长都咨询这样的问题,宝宝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都要怀疑到钙的头上,心里总要打上疑问,是不是缺钙了?
(图片源自网络)
钙剂是最冤的!其实,宝宝并不是那么容易缺钙,需要补充的是维生素D。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
6月龄以内宝宝,钙适宜摄入量为mg/d
6月龄~12月龄,适宜摄入量为mg/d
1岁~4岁,适宜摄入量为mg/d
4岁~7岁,适宜摄入量为mg/d
这些钙的需要量从母乳、配方奶、牛奶中均可以摄取,而且足够需要量。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需要补充的是维生素D。
各月龄奶量建议:
3个月以内的宝宝,每天奶量为ml~ml
4~6个月的宝宝,每天奶量ml~ml
7~12个月的宝宝,每天奶量ml
13~24个月的宝宝,每天奶量ml
各月龄的宝宝,只要能满足上述奶量,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每天摄入量不够这些的宝宝,家长要寻找宝宝不吃奶的原因,是处于厌奶期还是哪里不舒服,又或者有喂养不当的地方?
(图片源自网络)
想办法增加奶量,而不是直接补钙。奶量摄入不足,不仅缺钙,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还会对宝宝的发育造成影响。
常见补钙误区:
误区一:枕秃就是缺钙!
解疑答惑: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宝宝会有枕秃表现,但并不是有枕秃就是所谓的缺钙。宝宝的胎发也有一定的生长周期,也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图片源自网络)
尤其是宝宝枕部与枕头经常摩擦,加上新陈代谢快,容易出汗,常常就会看到宝宝们的头上出现一圈枕秃。
误区二:肋缘外翻就是缺钙!
解疑答惑:
肋缘外翻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宝宝腹部肌肉不那么发达,腹壁的张力低,所以肚子很容易鼓起来或者凹下去,加上偏瘦的宝宝,更容易看出肋缘外翻。
(图片源自网络)
随着宝宝长大,此现象也会逐渐消失。一般3岁左右,宝宝轻度肋缘外翻就会缓解,对以后的体型没有影响,和佝偻病没有关系。
误区三:O型腿就是缺钙!
解疑答惑:
2岁以前的孩子会有一点O型腿,在6岁以前有可能看上去会有一定程度的X型腿,之后会恢复正常。O型腿和X型腿都是正常发育的过程,多不需要特殊治疗。
(图片源自网络)
但是,如果弯曲严重,2岁以后还存在O型腿,7岁以后X型腿依然存在,医院就诊。
误区四:不会走路就是缺钙!
解疑答惑:
走路是发育的问题,跟缺钙没有关系。如果宝宝18个月还是不会走路,医院儿保科就诊。
误区五:不出牙就是缺钙!
解疑答惑:
宝宝出牙晚受遗传因素、添加辅食食物性状、早产或低体重儿、内分泌疾病、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等原因。如果宝宝13个月还是没有长牙,医院就诊。
误区六:检查缺钙就是缺钙!
解疑答惑:
早在年,国家卫计委就已经下发通知,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加上微量元素检测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因此参考意义不大。
(图片源自网络)
骨密度代表骨骼内钙质沉积的状况,宝宝处于快速生长阶段,骨骼正在拉长变粗,只有相对低下的骨密度才能使更多钙质进入骨骼。因此,骨密度低也是正常的。
虽然上边所列的症状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相同,但是并不是出现所有这样的症状就是佝偻病。佝医院,医生根据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以及骨骼X线检查进行判断。
宝宝长身体需要钙,但是摄入过多对宝宝的各系统功能都是负担。所以,不是所有的症状都要“钙”来背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