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盗汗和自汗,都属于中医中的小儿汗证,是小儿由于阴阳失调,而致汗液外泄异常的一种病症,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小儿,临床以出汗较多为主要症状。
从西医来说,小儿出汗过多,一般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也有些患儿多汗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病或风湿病引起的,对这类患儿就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所谓盗汗,是指患儿在睡觉时出汗多,甚至能把枕头和衣被汗湿的现象。盗汗是儿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无论是否肿瘤患儿,均有盗汗现象。
盗汗要与自汗相区分,盗汗和自汗都属于多汗。与暂时性的发烧引起的多汗不同,盗汗和自汗都是长期的症状。睡觉时出汗,醒来汗止的属于盗汗;无论睡眠状态还是醒来都容易出汗,属于自汗。
盗汗和自汗分实证和虚证两种。一般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病后失养或者用药发散太过引起。
实证多因内热煎迫所致,如小儿食积不化,郁而生热,则易导致脾胃湿热、心脾积热等,此类小儿会因为内热蒸腾、迫津外泄而汗出无度,或自汗或盗汗。
虚证多由小儿机体虚弱,失于闭藏,津液外泄所致。表虚不固、卫阳虚衰、脾虚气弱或者阴虚火旺的患儿,多容易出现自汗或盗汗。
也有一些小儿出汗较多是因为虚实夹杂,病情复杂。
小儿代谢速度快,活动量大,出汗较成人多是正常的,若无明显的兼见证,一般不需要太多处理。多数患儿在调整饮食和作息规律后,均可改善。或随着患儿年龄增长,盗汗和自汗的现象会自然减少。
中医认为小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变蒸”现象。每逢“变蒸”的阶段,小儿都容易发烧和自汗,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好很多。
但是如果小儿除了自汗和盗汗外,尚有一些明显的其他症状,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小儿自汗或盗汗,以头部和四肢为多,且口干口渴口臭,甚至口舌生疮,口渴又不愿多喝水,小便颜色*,舌质红,舌苔*腻,指纹紫滞,大便干结成块,如羊粪状。这就属于脾胃湿热或心脾积热,应采取清心泻脾,清利湿热的方案治疗。
代表方剂为导赤散(丸)和泻*散(丸)。治疗原则为清心泻火,胃火清则实热去,实热去则汗自止。
如小儿出现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汗出遍身,出汗多,乏力,手足心热,舌质淡,舌苔少或见斑驳苔,脉细弱或细数,则多属于阴虚内热。这多见于温热病后或久病导致气阴两伤的患儿。
对这类患儿,应以补气滋阴的治疗为主,代表方剂为六味地*丸、生脉饮或*芪生脉饮。如患儿可服用汤剂,可以生脉散为主方,适度加味浮小麦、煅牡蛎、地*等加大滋阴止汗的力度。
如患儿除出汗较多外,尚有怕风、乏力、动则出汗更多,面色苍白,平素容易感冒的现象。则当责之于卫阳虚衰、表虚不固。此类患儿出汗多为头汗多或肩背汗出明显。
治疗应调和阴阳、和解荣卫,可用桂枝汤或桂枝加葛根汤、*芪桂枝汤等治疗,以玉屏风颗粒善后。
脾虚的患儿,除了易汗外,尚有发育缓慢,夜啼不止,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大便不调或干燥不成型,倦怠乏力,手足凉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此类患儿多见免疫球蛋白低下、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
脾虚的患儿,多数病的时间较久,容易出现虚实夹杂,治疗上要兼顾其虚实,一面要健脾益气、扶正固表、益气养阴,用生脉饮、归脾丸、*芪补血汤等扶正,一面要疏调气机,用保和丸或健胃消食片等成药调理其消化功能。待患儿正气来复,气机顺畅后,自汗和盗汗的现象会一起减轻。
家长也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加强小儿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让患儿多吃蔬菜水果——很多脾胃积热型的患儿多因肉食过多造成,所以纠正患儿的饮食习惯尤其重要。
同时还应该注意让患儿锻炼身体,酌情安排一些球类、游泳和跑步等运动,促进消化,提升患儿免疫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避免感染,在流行病发作期间,尽量少带患儿去人口密集的地方,避免感染上一些流行病。
小儿疾病,用推拿的效果较好,小儿推拿治疗各种疾病,副作用小,只是操作有一定的技术性,有心的家长可以学习一下小儿推拿的技巧,或者寻求专业的小儿推拿师的帮助。
另外尚有一些外治的方法可以使用。
外用方一:五倍子粉、煅牡蛎、丁香各等份,研末,温水或醋调成糊状,外敷在患儿肚脐眼上,或足底涌泉穴,用空白的膏药贴(淘宝上有售)或胶布固定,晚上敷早晨取,此法可用于治疗盗汗。
外用方二:五倍子、郁金各等份,用法同上,此法可用于治疗小儿自汗和盗汗。
外用方三:五倍子、乌梅、艾叶。水煎后泡脚,此法可用于治疗小儿自汗和盗汗。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