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人文榆林丨解读陕北米脂婆姨
TUhjnbcbe - 2025/7/27 16:41:00
                            

米脂婆姨是一部古朴瑰丽的典籍,是一部黄土风情浓郁的史诗。她以特定的人文内涵、独具的地域格调让人久读不厌,世代览阅。解读米脂婆姨,使我们神清气爽,从中领略陕北历史的博大精深,品赏黄土文化的奥秘意韵。

国色天香貂蝉倩影

在丰富多彩的米脂民间故事里,有一则美丽动人的传说:古时候,上界牡丹仙子不胜天宫冷落寂寞,降临无定河西林涛瑞草间的檀合墕(今米脂杜兴庄),爱慕青年猎手北山郎的勇武淳厚,点化与之成亲。仙姬聚山水秀气、集百花精英,乃孕育后继,生女貂蝉。貂蝉饮花露吮叶霖,出落得百媚千娇。其容羞花闭月,其歌如鸟语泉声。高原雄魄又赋于她凛然大气,后来辅弼正义之士,献身除奸,谱写了一曲壮歌。

貂蝉已远去,踪迹犹含香。这个美丽的形象后来成为米脂婆姨的化身。人们说起米脂婆姨,不禁浮想联翩,眼前幻化出貂蝉的端庄俊逸、雍容大度。史学家有言:传说固然不是历史,但可能包含某种历史片段的光与影。走出传说的神奇氛围,不妨思索历史流淌的合理!古代,米脂大地土腴壤沃,水碧山青,物阜民淳,钟灵毓秀;旷达的原野,清新的空间,甘冽的清泉,丰饶的五谷,自然而然可以孕育天姿丽质;八方移民迁入,多民族融汇,远缘婚配,加上汉民族的巨大同化力、凝聚力,出现体型素质颇优的人口群落,原本合乎人类生命规律。这是不是可以看成传说与史迹的吻合呢?陕北老百姓终于唱响那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清涧石板瓦窑堡炭,米脂婆姨绥德汉。”它不胫而走,远播四方。

率先开化风采依旧

世人没有忘却闯王义军中走南闯北出生入死的女兵女将,也依稀记得战乱掳掠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银州烈女。然而,尤为炳彪中华文明史册的,却是近现代率先开化的米脂女性。

▲高佩兰女士

▲杨振宁夫人、杜聿明女儿杜致礼

▲民政部顾问——安建平

▲曾任刘志丹的通讯员——周生荣

▲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尤祥斋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震撼了华夏寰宇,也震醒了米脂的有识之士。年仲秋,外出求学的米脂女子高佩兰回归故里创办米脂女子高等小学。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在陕北可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以此为起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妇女解放先锋。米脂婆姨,开始以文化、理性为双翼放飞自己的志向,或冲决封建桎梏,或走出社会,或投身革命大潮,风风火火站到了时代前列!

▲早期妇女干部——曹相如

▲分别是杜瑞兰高敏珍艾盛周玉清

在这个英名榜上,我们看到为人民事业舍身取义的革命先烈杜焕卿、张惠明、艾静茹,看到为共和国诞生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的尤香斋、曹相如、冯云、李果、马沛兰、张风英、高霄云……看到建国后肩挑重任的高级干部杜瑞兰、安建平、高敏珍、马谦卿……看到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杜岚、姬芳芸,看到贡献卓著的专家学者高亦兰、艾盛、乔润平……看到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艺术家贺抒玉、司仃、杜锦玉、王亚梅、高振美、王燕安……看到在各条战线上做出显著成绩的高瑞林、马淑修、杜鸿仪、常佩华、周玉清、侯丹……每当民族危难关头,即有米脂婆姨奋起抗争;每当时代发出召唤,就有米脂婆姨挺身而出。敢尝昆仑雪,敢搏黄河浪,自强不息,风采依旧。

高原丽质光彩照人

千古貂蝉,烟云渺渺。其绰约风姿,轻歌曼舞,只能在戏剧影视舞台上或文学家、画家笔下去欣赏。把酒临风空对月,世人谁识貂蝉面。可在近现代米脂婆姨中,却确确实实出过一代代靓丽妙龄女,令人心动神摇。她们端庄秀美,举止得体,肤润腮红,仪态大方,无不展露高原女性那种健康的美和淳朴的韵致。没有娇柔造作,也无须故意雕饰,自有种天然灵颖、清纯气息。乡亲们说,三四十年代的女校和各个时期的米脂中学都有过让人倾慕的“校花”,如高瑞莲、申荣先、马娴卿、高竹筠、郑如先、张梅……山沟沟里出凤凰,就是山乡野外,也随时都可以遇到令人过目不忘的俊俏媳妇。

米脂婆姨接受文明开启较早,知事悉理,喜好文艺。陕北“闹红”以后,“男当红军女宣传,裤腿儿卷在大腿弯”就是对她们的生动写照。抗日、解放战争年月,边区各文工团里有不少俊姑娘是米脂人,好几位主演过《白毛女》中的喜儿,为根据地染上一片鲜亮的色彩。无怪乎,八路军里许多能征惯战的骁将都慕名而来,乐意在米脂找一位知书达礼、开通大方的俊女子作佳偶。“黑格油油的辫子俊脸脸,展格峥峥的身胚毛眼眼”,信天游吼出了高原汉子的审美标准,吼出了米脂男人的青春偶像。

勤朴淳厚智慧豁达

外界传扬米脂婆姨之美,大多想到的是她的容貌外表,而我们则更加赞颂其内在本质。她们勤劳朴实、勇敢坚毅、淳厚善良、聪明智慧、开通大方的品格尤其闪光夺目。

米脂婆姨以吃苦耐劳著称。你到米脂访访、看一看,那一道道盘山梯田、一山山飘香果园,那一处处碧绿沟坝、一排排崭新窑洞,无不包含着广大妇女的辛勤。毫不夸张,无论在征山治水还是在成家立业中,男人流过多少汗,女人也同样流过多少汗。燕圪台的郭凤英,是陕甘宁边区时第一个走出家门上山劳动的英雄,名传遐迩;高西沟的常秀英,是六七十年代治理山河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进京见过毛主席、周总理。那飒爽英姿的娘子军,那风华正茂的铁姑娘,在米脂大地上刻下了自己的业绩,写下自己的光荣。在每个健康文明的家庭里,婆姨和男人都是对称的两根顶梁柱。家运国运,都少不了这“半边天”。在男人心目中,婆姨是航船靠岸的港湾,是鸟儿回林的巢穴,有婆姨才有温馨的家。

▲全国三八红旗手常秀英

米脂婆姨处变不惊,坚毅勇敢。旧志有载,一些女子在战乱中遭掳掠,宁可从石崖上跳下粉身碎骨也不肯受辱。杜焕卿等烈士在国民党的大狱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年西府战役中,从米脂参军不久的小护士姜纯英昼夜连续战地救护,累倒掉队,苏醒后又抢救一名重伤员,背负十数里归队,受彭总夸赞。年唐山突发大地震,空军某部通讯连米脂籍女战士高东丽临危不乱,舍生忘死,迅速准确接通电讯联络,为国捐躯。

▲杜焕卿女士

米脂婆姨淳朴善良,古道热肠。革命岁月,许多妇女冒着生命风险掩护地下工作者;抗战年代,小媳妇大姑娘们起鸡叫睡半夜,一针一线纳出数万双军鞋,支援前方将士。沙家店战役打响,各乡各村婆姨们彻夜不眠,拉碾推磨,备办公粮,赶着毛驴送上前线;新中国时期,周家沟汪润生老大娘含辛茹苦数十年,将18个失去生母的亲属子女抚养成人,名传三秦。一个个贤妻良母,一个个好婆婆、好媳妇将中华传统美德、高尚情操发扬光大,令人赞叹。

▲养育18个孤儿的汪润生

米脂婆姨心灵心巧,秀外惠中。她们总把窑洞收拾得清爽干净,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养鸡喂猪,事事细心;酿醋晒酱,样样在行。五谷杂粮,能做出可口美味:炸油糕、擀杂面、蒸碗饦、烙煎饼、压饴铬、漫摊黄、馇凉粉、酿黄酒、蒸花花、捏燕燕……花般彩样,好看好吃;普通布料可以缝制出新颖得体的衣服:对门门、长襟襟、方口口、圆领领,朴素大方,好穿好用;还有绣枕套、扎花边、纳袜底、绱新鞋,无不精致。一张红绿纸,可以剪出活灵活现的窗花,独出心裁;一些碎布块可以缝成栩栩如生的布老虎、布娃娃,情趣嫣然;一团黄泥巴可以捏出土色土香的泥猴泥鸡泥马马,憨拙可爱。

米脂婆姨开朗奔放,能歌善舞。当年边区的戏台上,建国初大城市的剧场里,都曾闪现过她们的舞姿,飘荡过她们的歌声,甚至舞出国门,唱出海外。留在本土的姑娘媳妇当中,同样活跃着一批艺术精灵。过大年迎新春是她们最欢乐的节日,扭秧歌、踢场子、坐水船儿、跑驴儿,舞姿婆娑,嗓润歌甜;编剧著书、賦诗填词、书法绘画,米脂婆姨中都不乏大手笔。连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人员中都有一位米脂婆姨,名叫高亦兰。

米脂婆姨充满火一样的激情、水一样的柔情,豁达大方,重情重义。“三个婆姨一面锣,五个婆姨一台戏”,敢说敢笑,敢爱敢恨,爱得热烈,恨得铭心。

敢作敢为敢闯敢干

米脂婆姨从不放弃对幸福的憧憬、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的创造。她们是生活的强者、是时代的闯将。如果说,过去战火硝烟中有过她们的艰苦奋斗,那么,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有她们的勇敢拼搏。改革开放为她们提供了释放活力的机遇。下商海,办企业,米脂婆姨过五关斩六将,巾帼不让须眉。一代实业家马书媛、李百灵营运自如,游刃有余;开思路,创名牌,米脂女老板刘小玲、宋立强、李凤梅再挑大梁,防寒服厂、地毯厂、贡米厂、食品厂、酒厂……没有一处缺了女人的参与;建设秀美山川,奔小康,米脂婆姨依然是“半边天”。放眼中华大地,高科技领域有米脂女学者在默默奉献,孜孜探索;第三产业阵地有米脂女强人悉心操作,细致管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米脂女将又一次展现干练的风姿。自主、自立、自尊、自强,永远是米脂婆姨的人生信念、人生轨迹。她将永葆东方女性的魅力,青春永驻!

意气风发再创辉煌

米脂婆姨是一个不朽的历史形象,米脂婆姨是一个坚毅的英雄群体,米脂婆姨是一个响亮的时代音符,米脂婆姨是一道美丽的文化景观。她披着历史烽烟走来,踏着坎坷险阻迈进;她豪情满怀面对现实,迎着万道霞光前行。她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不息地振作奋发,与中华民族同声同忾,与祖国命运血肉相连。她在继续编织瑰丽的人生理想,谱写昂扬的世纪诗篇。既创造了昔日业绩,又创造着今天美好,同时也将创造明天辉煌!

美哉!米脂婆姨,壮哉!米脂婆姨。

原标题:《人文榆林丨解读陕北米脂婆姨》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文榆林丨解读陕北米脂婆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