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苏轼的前20年是一帆风顺,那么不惑之后就是乘风破浪。苏轼20岁的时候进京考试,因为过人的思想和在文学上的独到见解受到了文坛大佬欧阳修的赏识,20岁风华正茂的苏轼仕途可谓是风顺。
但平静顺利的仕途和生活对于苏轼来说不过是幸运,而后半生的跌跌撞撞才是人生。半生辉煌,半世潦倒,苏轼的一生是苦中寻甜的。本该在春风得意的年纪却不料在官场上小人得志。
面对如此大的落差,苏轼却能品一壶清酒,赏一轮明月,吟几首小诗。汪国真曾说:壶口瀑布,激起千帆争渡。纵然瀑布声如雷鸣,纵然官场纷纷扰扰,但苏轼依旧可以乘风破浪。
01.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诗句和文字对于苏轼来说既是恩赐又是劫。因为漂亮的字体和才华受到赏识,成在文学,然而败也在文学。苏轼一生心直口快,又爱写诗。就因为这张嘴和这双手在新旧党派纷争时埋下不少隐患。
公元年苏轼从徐州调到了湖州时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的工作报告,报告最后发了几句牢骚:“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不料这世间小人太多,御史台中有个叫舒亶的小人说苏轼对皇上不忠,又找来大量苏轼的诗句作为证据。
就这样43岁的苏轼被送进大牢里进行审判,“乌台诗案”就这样开启了苏轼不平凡的下半生。
在旧年除夕,苏轼被释出狱。出狱后的苏轼又诗如泉涌了,提笔写下“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诗本无罪,看者多思。“少年鸡”指的是贾昌。贾昌老的时候告诉人们他在少年时曾因斗鸡而获得唐天子的宠爱,而任官廷中的弄臣和伶人。可这一点恰好指那些朝廷当政小人,这对官廷里的弄臣和伶人可谓是污蔑。
写完这首诗苏轼得知自己差点又因为心直口快进了牢狱,不禁自嘲道“我真是无药可救”。
心直口快的人生令人向往,却也让人担忧,言多必失,学会闭嘴才是那个时代的智者。
02.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最大的人格魅力莫过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和高度。苏轼的一生是失败的,但也是成功的。他的失败在于因为心直口快导致仕途不顺,一生颠沛流离,而他最大的成功就是把生活过的“有滋味”。
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间有浓淡,而我无欣厌。
苏轼被贬后,由于情势所迫,成了一个隐士。头戴斗笠,手扶犁耙,如山边田间的农人,既能做好诗,抒发豪情壮志,又经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样的苏轼让人喜欢又无奈。
之前看过一句话“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会不会找到光”。而苏轼不是追光者,他就是光源,是乐观向上,自带光芒的存在。
当朝廷将他抛弃,当命运将他捉弄,苏轼选择了放过自己,踏上了南下的征程,来到了环境恶劣的南岭。面对前方的荒凉与未知,苏轼依旧能拍拍身上世俗的尘土,重新站起来,饮茶,赏月,内心恬淡地写下那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生活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大多数人都不能去改变世界,改变大环境,那为何不尝试先放过心中那个英雄?
真正的勇士往往不是迎难而上,有时也会用乐观的心态先适应困境,在困境中积攒能量。这不是软弱无能,而是对困境的最好的解决。
要说豁达乐观的苏轼一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不仅是有滋味的人生,更是从古至今极好的路人缘。
农民爱他,街坊小贩爱他,连厨子都爱他。
如今,许多饭店的招牌菜“东坡肉”便是由苏轼而来的。苏轼是个吃货,还是个有文化,会生活的吃货。
被贬的苏轼几乎是身无分文,牛羊肉对他来说几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一等美食。但苏轼并没有因此抱怨,反而用猪肉做出另一种独家风味。就是这样一份“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流传至今,成为一个又一个饭店的招牌。
东坡肉真的那么好吃吗?真的是靠味道火了这么多年吗?我想不是的。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在饭店里点上一盘热气腾腾的东坡肉。我们吃的不仅是它的味道,更是体会苏轼被贬后重新生活,放下怨恨的勇气和豁达。
后人学来的是技术,学不来的,是苏轼这个名字背后的魅力。
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尔虞我诈都不及苏轼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03.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半小时漫画宋词》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宋神宗问大臣苏轼能和哪位古人相比,大臣们说李白,神宗却说,胡扯,李白哪有苏轼懂得多。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奇男子,让众人皆赞叹,让皇帝都为之钦佩。
苏轼应该算是最接地气的名人之一了,没有含着金汤勺的出生,也没有一生一帆风顺,甚至是困难重重的一辈子。
这样的苏轼能拥有迷倒众人的能力,不仅仅是他有着常人一般接地气的生活,更是因为苏轼将中国人特有的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有一次苏轼与朋友相约出游爬山,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雨中看似狼狈的苏轼却不以为然,反而看过大雨后写下那句豪情万丈的句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每个人都能在这句诗里或多或少看到过自己的影子,是未来迷茫却依旧奔跑的学生党,是客户欠款却依旧陪着笑脸的白领,还是刚刚被开除顶着无数压力却依旧坚持的中年人。
苏轼把中国人骨子里的韧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苏轼的笔下有生活。
我们都爱苏轼,因为在苏轼的身上,我们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洒脱的文人,一路跌跌撞撞,一生乘风破浪。“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而苏轼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