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常规的做题方法,例说临场考试时诗歌鉴赏题的做题技巧
根据诗歌鉴赏题给的已知的信息来读懂诗歌明确答案,记得收藏哦
诗歌鉴赏题是语文高考题的必考题,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是个难点,得分率很低。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读不懂,而且对于诗歌的知识储备也不够。做起题来无从下手,连蒙带猜,导致错误频出。对于诗歌鉴赏题来说,全国卷由原来的两道简答题变成现在的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从实际来看,做题难度降低了,而且对于我们在考场上理解诗歌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现在就以一道诗歌鉴赏题来说下如何在考场上从试卷上的诗歌鉴赏题里提供的信息来读懂诗歌,确定答案。不当之处,敬请指教。诗歌鉴赏题如下:
1.结合选项,判断题材类型。考场上做诗歌鉴赏题,首先应该根据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来判断诗歌的题材类型。结合这道题来看,四个选项出现了这样几个关键字词:“边塞景物”“良马”“将军”“卫青的典故”“唐代边塞诗人”。从这些词语来判断这首诗应该是边塞诗,和战争有关。题材类型知道了,那么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个判断。边塞诗常见的抒发的情感是: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艺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的向往。
2.结合选项,分析题目。选项中有“对功勋卓著的裴行军中丞的赞美之情”,可知裴行军中丞应该是驻守边塞的一位将军。结合题目“上裴行军中丞”,可知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裴行军中丞,“上”字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地位。“上”应该是呈上,献上的意思。所以这首诗是身份低的诗人给身份高的将军写的。写作态度应该是肯定,赞美将军的功绩。
3.结合选项判断简答题的答题角度。这是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四个选项里分别就首联、颔联、尾联分析。简答题考的是颈联。如果考生不知道颈联是哪两句,从选项的分析来看,简答题考的应该是第三联,五六句。这就保证了最基本的答案的正确。
4.结合诗句的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诗歌。读懂诗歌,正确理解诗歌需要结合上面的分析,在加上诗歌本身关键字词的理解,才能到位。理解诗歌不要指望全部理解到位,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即可。这首诗首联的“定”字,颈联的“静”字可知,这首描写的不是战争场面,而是边塞的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据此就可以判断A选项的“渲染紧张气氛与危机的形势”有误。
5.结合选项和对诗歌的判断组织简答题的答案。具体到这首诗歌,问的是颈联的含意。含意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这两句话是写景的句子。表层含意应该描绘了一副什么画面。深层含义就是表现了什么情感。结合上面的判断及自己知识的积累,就可以组织答案了。另外再啰嗦一句,诗歌鉴赏必须以一定的知识积累为前提。没有这些积累,再多的技巧也用不上。
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附:试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