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沈醉检举张静甫杀害杨虎城,致其被枪决,3
TUhjnbcbe - 2025/7/18 21:03:00

年5月的一天,原国民党军统特务、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沈醉突然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

写信者叫曾庆云,是沈醉当年部下张静甫的遗孀。她在信中叙述说,张静甫并不是杀害杨虎城将军的主要凶手,希望复查落实,平反昭雪……

读完此信,沈醉心头一颤,困惑不已,自己确实曾经检举过张静甫参与杀害杨虎城的行为,由此张静甫也被逮捕枪决。

但杨虎城被害案已是中央盖棺定论的案件,怎么事隔4年后又突然要翻供呢?难道背后真的另有隐情吗?

沈醉收到来信,孙川协助调查

年12月12日,在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张学良和杨虎城满怀救国豪情,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了只想打内战的蒋介石。

虽然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但蒋介石睚眦必报。将张学良软禁长达半个世纪,而杨虎城也在关押12年后被残忍杀害。

杨虎城是一名著名的爱国将领,更是抗日英雄,却无辜被国民党暗杀,世人无不义愤填膺,对行凶的刽子手更是气愤至极。

两个月后,重庆宣布解放,解放军随即展开了大规模地全城清查国民党特务的工作。

与此同时,原云南省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宣布起义,并扣押了许多国民党高级特务,其中就有保密局云南站站长沈醉。

沈醉为了表示投诚的诚意,便向昆明军管会公安机关揭发军统的一些罪恶行径,包括对张静甫的检举。

当时,沈醉之所以认定张静甫就是凶手是有原因的。

第一:他曾接到毛人凤电令,说杨虎城被处决后,看守特务队就会因此解散。而随后特务队副队长张静甫便率14名特务到云南站找他报到。

第二:年10月26日,沈醉曾派张静甫到重庆领取七根金条的赏金。

于是,公安机关根据沈醉的举报,便将张静甫缉拿归案,并于年4月15日,被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枪决。

而且,这个案件也完全尘埃落定,在此后三十几年的时间,其家属和外界舆论均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

可是,为什么曾庆云又要追究此事,为丈夫鸣冤呢?

如果真的错杀了张静甫,自己又该如何解释呢?

沈醉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再三考虑后,他决定给孙川写封信,请她帮忙查一下案件真相。

孙川,是云南省公安厅复查历史遗留问题的主任,也是一位尽职尽责、敢于坚持实事求的女能人,她经手过三百多起冤案,让上千人得到了精神解脱。

收到沈醉来信后,孙川立马到档案馆查看张静甫履历。

原来,张静甫于年被派往贵州息烽县境内的玄天洞,担任看守杨虎城上尉医官,一直到年杨虎城被杀害为止。

这说明杨虎城生前被关押期间,他与张静甫相处十年之久,这其中的渊源会不会另有隐情呢?

于是孙川重新梳理思路,她想要寻找张静甫当时不在重庆的证据,以及14名特务是否全部参与案件,如果没有全部参与,那么,到底涉案凶手有几名?

于是,孙川又找到曾庆云了解情况,并得知,杨虎城被害那天,张静甫压根不在重庆。

曾庆云还提供一点重要线索,那就是年,张静甫曾经在昆明军管会办理过投诚手续。

如此看来,杨虎城被害案确实错综复杂,而且时间跨度已达三十年,许多当事人或见证人难以寻找。

尽管如此,孙川还是坚定了信念,无论如何都要仔细复查一番,不错不纠,全错全纠。

就这样,孙川跑遍了全国十几个省份寻找证人,有时候缺乏经费就自掏腰包,每到一个目的地,便马不停蹄地找当地统战、公安、法院等执法部门求证。

在此期间,孙川先后查阅清理了大量的特务档案,从众多的口供和笔录中互相印证,逐一排查,可谓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其实调查取证的道路是艰难的,孙川遇到了很多非议,也遭到不少了阻力.

就连曾庆云及其长子曾从军也不忍看到她为此事呕心沥血,连续三次撤诉。

但孙川依旧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正义从来不会缺席,总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漫长调查路,孙川查清了案情的全部经过,至此,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浮出了水面……

杨虎城被诱捕,身陷囹圄

年11月26日,以“出国考察”为由,被蒋介石驱逐出境的杨虎城与妻儿毅然从法国回到祖国,要求参战报效国家。

岂料蒋介石心怀鬼胎,使出一个诱捕的阴谋,声称要在南昌亲自召见杨虎城,并让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迎接。

谁知当杨虎城到了南昌后,并未得到蒋介石的召见,而是被戴笠软禁在南昌市区一处办公场所。由特务队长李家杰实行秘密监视的活动。

不久,戴笠又将杨虎城转移到离着郊区很远的梅岭——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别墅。

在那里,杨虎城极度郁闷,他对蒋介石背信弃义、玩弄圈套的伎俩深恶痛绝,但目前确实插翅难飞,也只能忍耐。

年年底,南京被日军占据,南昌城也每天遭遇日军轰炸,戴笠又将杨虎城转移到长沙,随后又转至湖南益阳桃源县,在这里,杨虎城与妻儿关押一处。

年春,杨虎城又被押解到贵州息烽玄天洞道观内关禁闭。

为了加强防范,这里不仅有荷枪实弹的警卫看守,而且还在周围修筑了碉堡,可谓戒备森严。

贵州是个山区,山多洞多,蒋介石利用特殊地形,将训练班、集中营无线电台等都迁到息烽县,并且派驻几个特务机构防守。

当时,看守所的负责人是周养浩,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监视杨虎城的一举一动。

玄天洞环境十分恶劣,阴暗又潮湿,杨虎城一家三口在这里度过了8年的艰难岁月。

蒋介石之所以对杨虎城如此恨之入骨,因为他一直认为西安事变的元凶就是杨虎城和共产党,而不是张学良。

因此,他一直想将杨虎城置于死地,但又怕引起内外舆论的喧哗,便不敢冒然下手。

年抗战胜利后,看守杨虎城的警卫队队长由李家杰换成了龚国彦,而张静甫为警卫队副队长,此时,杨虎城一直认为蒋介石会释放他,但大失所望。

年7月,杨虎城一家又被迁移到重庆歌乐山国民党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在这里,蒋介石对他们的待遇大幅度缩减。

杨虎城非常失望,妻子谢葆贞更是气愤不已,她每天郁郁寡欢导致精神失常,最终含恨自尽身亡。

年,周养浩调到重庆,负责中美合作所地区内监狱监督工作,并兼任军统保密局西南特区副区长职务,当时区长是徐远举。

年1月21日,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因在三大战役中全军崩溃,随即宣告下野,让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

李宗仁代总统后,迫于舆论压力,决定释放一切政治犯。杨虎城得知消息,高兴坏了,以为不久可以重见天日。

而李宗仁为了显示诚意也说到做到,他立即向重庆市市长杨森电传了释放杨虎城的命令。

可是,事情真的会如期顺利发展吗?

结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当时记者们都想做首次报道,便天天蹲在监狱前,等着杨虎城被释放那一天。

可是,过了很久,他们也没看到杨虎城出狱,无奈之下只得去询问杨森。

谁知杨森阴奉阳违,面对记者,他干脆佯装不知情,只说了一句,军统西南站才管放人。

当记者找到站长徐远举时,他也装腔作势地说,只有拿着毛人凤出具的手续才行。

而毛人凤也不知所措,便请示蒋介石。得到的命令是,

继续将杨虎城转移

于是,年2月28日,杨虎城又被秘密转移到贵阳黔灵山下的麒麟洞。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蒋介石见自己局势已败,密令毛人凤将中美合作所内的公馆和渣滓洞两个集中营的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全部杀掉。

对于杨虎城的处置,毛人凤拿不定主意,便进行请示,蒋介石听罢眉头一皱,脸色阴沉下来,气愤地说道

“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于是,毛人凤开始策划密谋行动,召集了西南站长徐远举、副站长周养浩、白公馆看守杨进兴、特务队长张鹄等特务商议此事。

会上,密谋者详细制定了暗杀杨虎城等人的具体方案,把执行地点选择在了偏僻的重庆松林坡戴公祠,然后又仔细部署了各个环节,以防因疏忽而因小失大。

那么,如今杨虎城在贵阳,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转移到重庆呢?

杨虎城被害,张静甫成了替罪羊

特务经过周密地合计后,决定以蒋介石要在重庆与杨虎城就西北问题相商为借口,实行轮番上阵劝说的方法,让杨虎城去重庆。

然而,面对特务的阴谋,然而都被杨虎城早心知肚明,任何来劝说者,都被他厉声驳回。

徐远举一筹莫展,他在房间走来走去,很苦恼地对手下说:

“看来,得找一个和杨虎城关系近的人去劝说才行。”

找谁去呢?

这时特务张鹄回答道:“

有一个人选应该合适,,叫张静甫。此人与杨虎城私下关系不错,是一名随行医官,不过他因有共党嫌疑,于年12月被抓捕入狱。”

徐远举听罢眼前一亮,琢磨了一番说:

“那就张静甫了,如果他能完成任务,就马上释放,不过一定要对他保密。”

就这样,张静甫接受了任务,来到麒麟洞找到杨虎城,说蒋介石让他去重庆相谈西北问题的事宜。

此时,杨虎城因被囚禁十二年,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英气,不过铮铮铁骨的傲气依旧存在。

他冷笑着对张静甫说:“

张医官,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解放军已经占领了西安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商量?”

“蒋介石就是一个背信弃义、小肚鸡肠之人,张学良将军与他私交甚好,都能被关禁闭,而我可是主张过杀蒋的他能放过我吗?我看你要么是幼稚,要么就是与他沆瀣一气!”

杨虎城猛地一拍桌子,愤懑至极。

张静甫看杨虎城急了,便陪着笑脸说:

“杨将军,莫生气,我如今也在关禁闭,他们知道我与将军的关系不错,才让我劝你。如果我能劝动你,他们就马上就会释放我的。”

杨虎城听罢,神色黯淡,长叹了一口气说:

“你我有十一年的深厚交情,也算志同道合,如果能以我的牺牲换取张医官的自由,我这个同乡也心甘情愿。”

由此可见,杨虎城能去重庆,多半是为了不想为难张静甫,而张静甫事先也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

其实,杨虎城之所以入狱,是被他的宿敌、前两任队长李家杰、龚国彦的诬告均有关。

张静甫自监视杨虎城以来,逐渐被他的正义凛然所影响,两人关系逐渐靠拢。

杨虎城深明大义,他多次在经济上接济过张静甫。

而张静甫也懂得感恩,当谢葆真病逝时,张静甫尽心尽力帮助杨虎城料理后事,并时常对他加以安慰。

鉴于以上事情,毛人凤在他人唆使下恶意丛生,便将张静甫投身白公馆监狱蹲监年。

就在杨虎城启程前往重庆时,毛人凤和徐远举再一次合谋,找出了6名自认为可靠的杀手。

这六名特务分别是:杨进兴、宋文芳、王孝先、陆景清、长熊祥、王少山。

随后,毛人凤向他们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并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圆满完成任务,必有重赏。

而张静甫呢,当时率特务队的14名特务按照周养浩的指示,在贵阳黔灵山麒麟洞原地待命两个星期。

就这样,在毛人凤的精心安排和布置下,一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开始了。

年9月17日,在重庆磁器口歌乐山松林坡的戴公祠,杨虎城英勇就义。

至此,整个案件水落石出,而关于张静甫领取赏金的事,在孙川的调查下,也还原了真相。

原来,张静甫于年10月26日到重庆领取赏金,具有两层含义。

当时毛人凤共批给元银元和七根金条,分别是杀害杨虎城的赏金和军统云南站的活动经费。

而赏金银元的分发,也按照策划者、在现场直接执行者、参与者,以及看守过杨虎城的特务而分为四个不同档次。

由于当年沈醉将赏金和经费混淆,以为张静甫领取的是全部赏金,而产生了误判。

至于杀害杨虎城的6名刽子手,除杨进兴一人潜伏大陆外,其余五人均被毛人凤送往台湾。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重庆的解放,那些参与案件的所有凶手都被一一逮捕处决,而

张静甫也被错杀。

孙川的求证路走的漫长又艰难,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张静甫被错杀一案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年4月2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具了复查报告,张静甫被错杀一案终于平反昭雪。

曾庆云的儿子曾从军闻听此讯,感激涕零,无以为报,跪拜恩人孙川的大恩大德。

此后,他也因父亲冤案的平反,评上了高级职称,成为云南杂志社的主编,并于4年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清。

而沈醉对此事羞愧难当,他对自己当年轻率推理所造成的后果向曾家深表歉意。

虽然沈醉的供词并不是导致张静甫被错杀的主要原因,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知道,他当年身为云南军统站站长,说话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孙川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向世人还原了真相,平反了冤假错案,其坚韧沉稳的精神令人动容,并因此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

结语

拨开历史的云雾,终会见到晴朗的一天。正义的审判从来不会缺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由于沈醉的主观误判,导致张静甫的错误定案。

而幸运的是,孙川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重新取证将其平反,对于当事人及其家属来说,也不失一种圆满的结果。

张静甫平反案件,涉及的被害者杨虎城,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更是一名民族英雄。

他深陷囹圄十二载,在蒋介石的黑暗统治下不屈不挠,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献身的爱国举动,注定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关于“张静甫被冤”案件,各位还有什么其他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醉检举张静甫杀害杨虎城,致其被枪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