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年,翼城琴书在上海大世界举办的“大世界城市舞台——山西临汾非遗文化活动周”亮相
近日,网络上疯传一段曲艺节目,翼城琴书《小算盘和大莽汉》。曲风活泼清新,语言幽默风趣,于娱乐中表达了生活富裕起来的丧偶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年,翼城琴书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翼城琴书起源于元朝末年,兴盛于清末民初,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说唱艺术,主要流行在翼城县域和周边的曲沃、侯马、襄汾、浮山以及晋东南的沁水和陕西省的韩城等地。音乐婉转缠绵、悦耳动听,唱腔纯正优美、高亢清亮,语言幽默风趣、叙事性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翼城琴书的曲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大本书50余本,小本书70余本,回本书余本,书帽余个。
翼城琴书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表现广阔社会生活的长篇书目,如描写抗日的《敌后武工队》《李大福参军》,歌颂英烈的《欧阳海之歌》等;又有表现家长里短、乡土气息浓郁的《十个小和尚》《贤良传》等。
翼城琴书使用翼城方言韵律,以唱为主,说唱相间。其表演形式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早期是演唱艺人带一架小琴,一个木鱼和一个八角鼓走街串巷,自弹、自拉、自唱;明清时期,说书班子人员增加到4人左右,同时增加了三弦、四胡、笛子、板胡等乐器;清末民初,形成了一人主唱,多人伴奏,穿插乐队帮唱表现形式;20世纪70年代,演员增至10多人,开始出现分角色演唱,至年人员已达20人,改为人物化妆演唱;年后,一个新剧种——翼城琴剧出现,翼城琴书被边缘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翼城琴书的音乐唱腔,分为北路派和南路派。北路派为翼城本地艺人形成的唱腔及演奏,表演曲目多取材于山西传统文化,以颂扬忠孝节义为主要内容;南路派则为河南坠子艺人对翼城琴书改编后所形成的唱腔和演奏,表演曲目以齐鲁文化和中原文化为主要内容。二者的唱腔结构均属于板式变化体。
翼城琴书的唱腔种类,包括钹儿腔和鼓儿腔。钹儿腔,因其主要伴奏为小钹,故称钹儿腔;鼓儿腔,则由于演唱者手执八角鼓而得名。唱腔节奏大体分为:慢板、二八板、紧二八板、飞板和鼓儿腔等。一般演唱顺序为:前奏、慢板、慢二八、二八板、紧二八、飞板、鼓儿腔、转二八到紧二八结束。
翼城琴书的音乐语言主要以当地方言为蓝本。无论是腔调的构成,旋律的进行,还是节奏的划分,都依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演绎为语言的朗诵体。基本格式为七言诗,还有九字句、十字句。所有句子都分为上、下句,有两句、四句、六句、八句、十句,甚至更多的句子一送腔。其中的甩腔和大滑很有特点,对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制造气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功能。
翼城琴书的伴奏乐器主要有四胡、三弦、扬琴,板胡、二胡、笛子、中胡等次之,还有八角鼓、小钹和木鱼等打击乐器。木鱼是由拉四胡者用绳子绑在脚尖上踩动敲击;小钹用于充当音乐指挥,掌握节奏;八角鼓主要在表现激烈矛盾或表述人物内心复杂情绪及叙事、回忆等情节时使用。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抖动灵巧的手指,边转边击,烘托出热烈的音乐气氛,然后变调送唱,达到演出高潮。此乃翼城琴书最精彩技艺。
年,翼城琴书《亲加亲》亮相美丽临汾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演晚会
在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琴书艺人为千千万万老百姓带来了美味可口的精神食粮。夜幕降临,或打谷场上、或农家小院,摆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盏汽灯,艺人们手中的前奏乐器一响,男女老幼们纷纷涌进书场,津津有味地观看表演,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人们只能一步三回头不情愿地离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翼城曲艺走进新时代。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翼城县文化工作者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创作了一大批健康向上、鼓舞士气的作品。县曲艺队的三个说唱分队和几十支业余曲艺说唱队活跃在基层,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年,由张殿军、李香玉等人组成的曲艺队,创作以反映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内容的翼城琴书段子《看机器》,进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轰动京华。曲艺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董必武等亲切接见。年,由王永泉编写的《买铁牛》,后改为《方向盘》,再次进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为首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20世纪80年代,县曲艺宣传队排演的大型古装琴书剧《张古董借老婆》,在平阳剧院连演40场,场场爆满,产生了轰动效应。各地巡演也极受欢迎,一票难求是常有的事。此时,翼城琴剧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着神州大地。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电视、计算机、手机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植根于农耕文化的翼城琴书观众热急剧降温,由翼城琴书发展而来的翼城琴剧团也失去了市场。原有的翼城琴书老艺人,大多过世,只有几个后起的骨干苦撑着摊子。年翼城琴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年,翼城琴书被文化部列为存续状况亟待改善的个项目之一。
翼城琴书《小算盘和大莽汉》
在翼城文化局原局长侯霆、副局长张娟一班人的努力,翼城琴书的保护出现了转机。年,中央财政拨款70万元保护经费,支持翼城琴书;翼城县建立翼城琴书传承基地,加大对翼城琴书的保护力度;实施老艺人抢救工程,对其绝活绝艺进行录音、录像,并鼓励老艺人对新一代进行传、帮、带,建立了传承梯队;加强创作队伍的建设,吸纳新人,创作新作,扩大翼城琴书的影响力。由侯霆创作的翼城琴书《小算盘和大莽汉》在年5月获山西省群星奖曲艺大奖。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说唱中国梦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山西专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盛情开唱,翼城非遗说唱《鼓舞中华》作为开场节目闪亮登场,为首都奉献了一场别样的山西好声腔,展示了三晋儿女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的深厚爱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豪情壮志。精彩演出受到了中国曲协姜昆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时隔28年后翼城琴书再度誉满京城,体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来源:方志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