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位父亲临终时对孩子的谆谆告诫,忠肝义胆
TUhjnbcbe - 2025/6/9 18:02:00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dhhz96q/

陆游给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慷慨激昂,忠君爱国的,他的这种气节和风骨一直到他逝世也依旧如此。宋宁宗嘉定三年,陆游已经病入膏肓,85岁的他在病床上留下了自己的绝笔。陆游希望孩子能够记住自己的遗愿,有朝一日收复河山的时候能够让他知道。一首《示儿》感天动地,这既是陆游的遗嘱,也是一位爱国英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的抗战呼号。即使将要离世,但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忠心却始终没有改变,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仁人志士才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更为灿烂,他们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岁月的经典、历史的绝唱!

示儿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首爱国诗词,而这首《示儿》堪称经典。陆游一生都在致力于抵御外族入侵,希望能够从金人手中收复中原,可是他的梦想却直到离世都还没有实现。在这首诗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陆游那种深沉、执着、热烈和真挚的爱国情怀,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终其一生奋斗的事业,就算殒命他也初心不改。短短四句诗,忠肝义胆表现得淋漓尽致,光明磊落,让人肃然起敬!

第一句就让我们深感悲痛,“元知”的意思是陆游本来就知道,“元”痛“原”;而“万事空”指的是人一旦离世,就不会再挂念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了。所以陆游是在说“我本来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我去世后就不会再有任何牵挂了”,但是从全诗的情感走向来看,他其实是要交代一直放心不下的事业。这句诗也表现出陆游不惧生死、慷慨激昂的豁达人生态度,这种乐观的心态和豪迈的气魄也和下文“但悲”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反衬和强调了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诗人没有能够亲眼看到“九州同”的景象,死不瞑目,那种悲怆的心境又有谁能够体会呢?这是一位父亲的临终遗言,也是一位爱国壮士的铮铮誓言,没有看到祖国统一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也成为他内心堆积的唯一的伤痛。陆游在临死之前重视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关心国家的安危荣辱,自己心有不甘,内心的悲怆和遗憾希望将来能够得到弥补,希望孩子们可以代替他完成这个心愿。

故而陆游接下来告诉自己的孩子们,当本朝的威武之师平定中原的时候,一定要来他的坟前祭拜,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北定中原”,这是何等的气魄啊,陆游用这种豪迈热烈的预期表达了自己对收复失地的急切盼望,尽管满是遗憾,但是他却还怀有一丝希望,并没有绝望消沉。他始终坚信有朝一日,宋朝还能够恢复往日的荣耀,问鼎中原,化悲痛为豪情,令人感慨万千。

陆游诗词集/诗词大家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3.9购买

陆游自己也知道,即将离世的他已经看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了,所以将希望寄托在子子孙孙的身上,这种深情的嘱托让人心碎、让人感动也让我们敬佩。对于一个即将离世的人来说,他的心中还怀揣着一件天大的喜事,那就是国家的统一和兴盛,相信这种境界会让我们每一个读过这首诗的人深深折服。陆游的信念是坚定的,他的心愿是悲壮的,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老体弱的陆游那种爱国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学习的。

整首诗笔调曲折,时而哀婉深沉,时而豪迈激昂,将陆游临终前那种无奈、遗憾和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抗金大业未成,忧国忧民的志向没有实现,遗憾终生的同时又满怀希望。所以我们认为这首诗虽然有悲壮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整体的情感基调却是高昂而坚定的。整首诗没有太多修饰和雕琢的痕迹,所有感情都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感天动地。

今日话题: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爱国诗词呢?对于陆游的生平你还知道哪些故事?欢迎留言,一起交流哦!

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但每一句都是经典,无数人被感动到流泪

晚年的王昌龄再也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豪气,这首诗读来让人痛心疾首

纳兰容若很深情的一首词,百读不厌,最后一句堪称千古绝唱

杜牧的《秋夕》堪称千古绝唱,而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更是经典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父亲临终时对孩子的谆谆告诫,忠肝义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