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真实反映了社会心态,“为了子女”“为了利益”“为了家庭幸福”分别居前三,说明这个社会的开明程度,体现了一种自主的意识。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来讨论作为一个“人”的真正需求,承认一个人的发展,不是为了什么“伟大意义”,而是首先作为一个人的利益追求。
判断一个人是否容易被他人所接受,关键在于如何在别人心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形象好、风度好的人,往往会受到更多同学的欢迎。因此,贫困生为了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要在优化个人形象上下工夫,应找到个人气质,搭配自身合体的衣着,举止要大方得体,言谈要多样幽默,积极地探索和学习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
上海市教育部门日前公布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校自主招生预录取名单。出乎意料的是,今年复旦、上海交大自主招生名额都从去年的300名扩大到500名,但两校预录取人数分别为460人和411人,相比自主招生计划,缺额较大。对于这样的缺额,有人认为十分正常,而有人认为很不正常。认为正常的,有三个理由:一是两校兼报且同时被预录取的学生,随着招生名额的增多而增多,“两选一”必然造成缺额增大;二是一些优秀学生的选择机会增多,今年3月,在复旦、交大自主招生的同时,海外一些著名大学也来内地招生,并给学生发出录取通知书,一些学生因选择海外高校而放弃了预录取机会;三是高校自主招生的缺额,完全可以在集中录取中完成,不必为缺额而担心。认为很不正常的,则有两个理由:一是自主招生机会难得,高校不应该浪费这样的名额,应该限制自主招生学生的报考自由,即两所学校只能选报一家,以避免侵占其他学生的机会;二是现在的自主招生格局,对优秀学生有利,他们可以获得多个机会,这对中等学生很不公平,应该加强对优秀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让他们“多吃多占”。分析正常与不正常的理由,其实都存在一个特点,即对于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以及高校的市场竞争,还没有形成共识。报考多家高校,是考生的正当权利,录取了不去,也是十分正常的,这与是否诚信没有必然关系。那些批评考生被预录取而放弃的人,本身正需要接受有关自主招生理念的教育。客观地说,自主招生录取规则会造成高校出现招生缺额。在国外不少著名高校,录取报到率也仅仅只有60%~70%。但是,国内高校如果由此对自主招生缺额不以为意,却不应该。国内高校其实远未进入自主招生状态,高校之间缺乏充分竞争,对于海外高校的“抢生源”,有关高校更需反思自身在包括教育质量、教育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努力提高竞争力。否则,如果认为自主招生的缺额,可以在集中招生中补回来,而且可能补得不错,并由此对竞争不敏感,将逐渐导致国内高校在国际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因此,高校要从这正常的缺额中,去分析某些不正常的原因,并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育服务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