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战地黄花分外香》
作为北京画廊周的重要板块,“中国风景:泰康收藏精品展”正在艺术区A07大楼展出。展品包括55位中国艺术家创作的逾70件作品,以及20世纪40年代以来涉及艺术与社会的各类重要文献,包括不同年代的出版物《人民日报》《美术》《中国美术报》、美国《时代》周刊等。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堪称“数星星”的壕展。不妨先了解下参展艺术家的阵容,一水儿的明星大咖。
参展艺术家(不完全名单):
艾轩、艾中信、蔡国强、陈逸飞、方力钧、高伟刚、胡向前、蒋兆和、靳尚谊、刘开渠、刘炜、刘韡、刘小东、刘野、罗中立、沈尧伊、苏天赐、隋建国、王广义、吴大羽、吴冠中、吴作人、徐冰、曾梵志、张晓刚、赵半狄、周春芽
作为国内实力雄厚的收藏机构——泰康收藏,此前面向公众已展出过三次。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图像·历史·存在”收藏展;年,由其创始人陈东升捐资投建的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开馆展“聚变: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以编年体的叙述方式,呈现了泰康艺术收藏中70余件(组)作品。与前两次不同,此次展览从学术角度出发,试图探寻中国当代艺术与红色艺术之间的某种关联。
吴冠中《北国风光》
展览打破以史为序的展陈形式,将年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以及由当代面向未来延伸的三段历史时间并行而置,遴选那些极富时代特征的艺术品,以“时代肖像:从国家到个人”“传统与现代之间”等9个专题,呈现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风景”。这里的“风景”并非自然之景,实为历史性的人文景观。
蒋兆和《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展览开篇为“起点:新时代的来临”。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既要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该板块里的作品《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国画家蒋兆和仅次于《流民图》的一件大尺幅作品。画面中,作者以仰视的角度描绘高举五星红旗的工农群众,技法上,以传统的骨法用笔,融汇西方造型之长,生动再现翻身得解放的主人公喜悦之情,让作品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沈尧伊《革命理想高于天》
位列“讲述与聆听”章节的沈尧伊作品《革命理想高于天》,以写实手法和浪漫光影让长征途中的残酷环境与壮士火热的革命豪情形成强烈对比,画面里那个时代独有的“红”“光”“亮”特点展露无遗。
吴作人《解放南京号外》
陈逸飞《黄河颂》
艾中信《滑冰》
“时代肖像:从国家到个人”以肖像为切入点,再现了时代巨变。不过,由集体主义走向强调个体,二者并非完全割裂。那些浪漫、崇高的英雄人物形象,虽然带有特殊年代的烙印,但观者依然可以把它们看作是集体理想投射下的自我意识表达和个体塑造。
刘小东《小豪,佩怡,小姚》
陈仁《突破》
同样,步入上世纪90年代,人们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亦开始反思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的重新界定。与展览主题同名的“中国风景”板块,是中国艺术家对风景的观看、认识与表现。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景画多为革命圣地与领袖诗意题材,展品里最为知名的当属吴作人的《战地黄花分外香》,可视为吴作人油画民族化探索上风景题材的代表作。
“传统与现代之间”部分,名称就寓含变迁之意。《飞光彩韵》是吴大羽晚年作品,融合东方意象与西方抽象;吴冠中创作的壁画画稿《北国风光》力求将中西方艺术之美熔于一炉。
徐冰,纸本水墨(四联)
时代在变,绘画语言亦随之而变。
中国风景: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时间:至5月5日
展览场地:艺术区街A07号楼
更多好展
参观完经典风景作品,不妨移步同样位于艺术区的幻艺术空间,感受一场沉浸式的新媒体艺术展。
去年7月,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主办的“漫步星际——赵旭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赵旭以其宇宙、星云等系列作品为基础,综合使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带来沉浸式空间体验,打破艺术与媒介的界限。
此次“漫步星际”系列第二次展“漫步星际——巴日林星球奇幻之旅”,以春为始,将星际、精灵、花园、池塘、丛林等元素呈现于“巴日林星球”,让参观者在沉浸式新媒体互动体验中感受漫步星球的新奇。
参观者走进这个神秘的空间,犹如置身山野花海,将在春日精灵的引领下,迎接一场新的冒险,唤醒新一季的春天。
本次展览展期较长,将持续至7月底。
朋友们,一起约展吧!
END
来源北京日报副刊
编辑陈涛
流程编辑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