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导读:“维生素D怎么补?”“维生素D和维生素D3有什么区别?”“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D吗?”奶粉智库后台每天都会收到大量关于补充维生素D的咨询,作为大家身边的“奶粉&育儿专家”,今天我们就一次性解答大家关于维生素D的所有疑问~
01维生素D和钙有什么关系?
维生素D是具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的总称,是脂溶性维生素。已知跟健康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胆骨化醇(D3)和麦角骨化醇(D2)[1]。对宝宝来说,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是维生素D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D,宝宝可能因为血钙较低而患佝偻病,通常表现为出牙迟、肋骨和胸骨畸形、O/X型腿等。
(图片来源网络)02补钙一定要补维生素D?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宝宝出生2周后就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所以一般情况下,宝宝补钙的时候也在食用维生素D,但这并不表示补钙的同时需要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量。
关于补充维生素D: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奶量足够,一般情况下不容易缺乏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在出生2周左右,通过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额外补充。另外,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从辅食中摄入维生素D,且维生素D还可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刺激皮肤合成,但目前尚无法确定获得足量维生素D所需要的阳光照射时间[2]。
03鱼肝油、AD、D3...是什么?
鱼肝油:从鱼的肝脏中提取,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二者比例多为10∶1。市面上的鱼肝油产品维生素A含量多在-μg/粒,如果宝宝还在喝配方奶粉,由于奶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且维生素A也易从其他食物中获取,所以吃鱼肝油容易导致维生素A摄入过多。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鱼肝油产品多为保健食品,适用人群是免疫力低下者,所以鱼肝油不适合用来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AD剂:同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两种维生素,且维A与维D的配比一般为3:1,但含量分别达到IU和IU。其中维A高于0-3岁宝宝的参考摄入量,维D高于1岁内宝宝的参考摄入量,不建议家长擅自给宝宝食用。确有需要的话,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维生素D3:真正在身体内起作用的是维生素D3。维生素D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肾转化后才能变成D3,所以直接补充维生素D3比维生素D的效果要好。
复合维生素:复合维生素经过特别配制,含有多种微量营养素。虽然微量元素对宝宝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但不是所有微量元素都像维生素D和铁一样容易缺乏,不需要都补,所以相比单一营养素制剂,复合维生素缺乏针对性,不适合用来补充维生素D,更适合挑食、偏食的宝宝用来保证各种维生素的综合摄入。
此外,多数复合维生素都添加了精制糖、香精香料等,这些成分可能加重宝宝口味,不利于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
04选择哪种维生素D?
对于维D摄入不足或者缺乏的宝宝来说,建议选择维生素D3制剂补充维D。这样避免了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D3的过程与损耗,针对性更强,也无需担心维生素A及其他营养素过量的问题。
05每天应该补充多少维生素D?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宝宝在出生数日后就应该每日补充维生素D10μg(IU),1岁后仍应该每日补充15μg(IU)。
TIP: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婴儿,出生早期应加大维生素D补充剂量。可给予维生素D-IU/日(20-25μg/日),3个月后改为IU/日(10μg/日);或选择特殊配方的早产儿配方奶,以及母乳强化剂[2]。
06维生素D产品怎么选?
A.看种类:选维生素D3制剂
B.看剂型: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选择滴剂、粉剂或口服液,1-3岁的宝宝还可以选择片剂,学龄期儿童还可以选择胶囊制剂。
C.看含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对儿童补充维生素D的建议,1岁内的宝宝应选择维生素D含量在IU/滴左右的产品,1岁以上的宝宝应选择维生素D含量在IU/滴左右的产品,每日口服一次。
D.看辅料:部分产品的添加剂较多,不利于宝宝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所以应尽量选择成分简单,香精香料等添加剂少或不含香精香料、精制糖的产品。
看完以上6个问题,家长们是否对维生素D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
但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维生素D很重要,也很容易缺乏,但也不是补得越多越好。补得过多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宝宝维生素D中毒,影响肾脏、肺、心血管等的健康。另外,营养保健品不能代替宝宝正常的饭食,家长平时要引导宝宝平衡地摄入各种食物,保证奶量,做到膳食均衡,这才是宝宝营养来源的基础,也是宝宝最好的营养保健。
参考文献:
[1]张爱飞,冯正平.维生素D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5(04):-.
[2]盛晓阳,向伟,王卫平,高举.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07):-.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您对如何选奶粉还有疑问,可以在文末给我们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