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即可被称为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4%以上即可称为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20%即可称为过度老龄社会。
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和比例都在逐年增长。到年,预计65岁以上的老人将超过2.3亿,到年这个数字将接近5亿。中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甚至深度老龄化。当然,这都是估计,当前还无需过度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忧虑。
老年人任何时期都有存在,只有真正的关心老年人的身体,生活状况及群体行为特征,才能让养老稳步进行。本文益养老智慧养老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有关于老年人群体相关的内容。
一、关心老年人,从老年人走路姿态开始
走路其实是最能反应出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也恰恰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而步态异常引发的跌倒损伤和自理能力丧失,严重威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给老龄化国家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要留心观察老年人步态,以便及时发现隐藏的病情,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种典型的异常步态:
划圈步态:行走时病侧上肢屈曲,手臂摆动消失,大腿及小腿伸直,脚向外甩呈划圆弧状。该步态可能是脑血栓、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导致的。
醉酒步态:抬脚缓慢,落地时有力,步态不稳,东倒西歪,不能走直线。该步态常见于小脑疾病患者,如肿瘤、炎症等疾病,或酒精、巴比妥类镇静药物中毒。
慌张步态:起步慢,拾腿低,后渐快,越走越快,难以止步,身体前倾,手足抖动,显得慌里慌张。该步态多见于患震颤性麻痹的老年人。
鸭行步态:走路时挺腰鼓肚,臀部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行走不稳常摔跤,下蹲、起立、登楼时吃力。该步态可能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导致的。
跨越步态:行走时髋关节、膝关节拾得过高,患腿高抬,而患足下垂,怕脚尖碰到地面。这可能是坐骨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等,导致老人小腿伸肌瘫痪,足不能背伸而呈下垂状态。
跛行步态:患肢缩短,双髋僵直,腿部外展或内旋活动受限,行走较慢。该步态常见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者。
二、老年人走路姿态不正常,多半是骨质疏松引起的
很多老年人常常说:“人老了,背也驼了,个子都变矮了”,其实这是骨质疏松的典型表现。骨质疏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发的骨折,对约1/3的人会造成永久性残疾,还有约20%的人会死亡。因此,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老年人钙缺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钙摄入不足,另一个是钙吸收率下降。因此,滋补应该多方面进行:
1、补钙和维生素D
牛奶是补钙的首选佳品,但一些老年人由于经济原因或者健康意识不足,没有每天喝牛奶的习惯。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物质,但老年人由于户外活动少,接触阳光也就少,加之肠道吸收功能降低,普遍缺乏维生素D。
2、优质蛋白质不能少
优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肉、鱼、蛋、奶等。植物中只有豆类含有优质蛋白质,如果素食者豆类摄入不够,就很容易缺乏优质蛋白质。植物性食品中虽然也富含铁元素,但蔬菜中铁的吸收率远低于肉类。所以长期只吃素食,还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3、食物多样化
老年人最需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到食物多样化,注重饮食平衡,保证谷类、薯类、蔬菜、水果、畜禽肉、鱼虾类、蛋类、奶类、豆类的充分均衡摄入,并控制油、盐的食用量。同时根据自身的情况着重补充微量营养素。
三、老年人还需注意,不要做一些危险动作
一些对年轻人来讲十分普通的动作,却会给老人带来一定风险。但一些老人总有种不服老的心理,以为自己还年轻力壮,生活中常跟自己较劲,有时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尤其是以下这几个动作,应当格外小心:
负重:老人由于身体的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的功能都会减弱,因此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
弯腰拾物:老人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都会下降,弯腰拾取物品时,容易摔倒或损伤腰肌。因此,在拾取物品时,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捡东西。
走路过快:老人大多有骨质疏松的现象,一旦摔倒很容易骨折。因此,上下楼梯时,老人要尽量放慢速度,可侧着身子,双手扶着楼梯扶手,下楼梯脚尖先着地,确保安全。
站着穿裤子: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处。
猛然起床:老人起床过猛有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血管破裂。因此老人起床,应坚持“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睡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坐在床上呆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开始慢慢活动。
久坐:老人耐受力及应激力下降,看情节波动大、惊险的片子,会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和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发生意外。因此,尤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持续观看电视节目或书报不要超过1小时。
总结
老年人有不服老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也要认清楚自己的真实情况。日常照顾好自己,就是给儿女省心省力。健康饮食,坚持锻炼,拥有一个好身体,自己也乐得舒坦,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