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喝营养液、吃饭时追着喂……父母不遗余力地想让孩子长大长高。但事实上,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获得的营养外,一些看似常见的习惯,却在影响孩子的成长。专家建议,如果家长有以下这五种行为,赶紧纠正过来吧!
1、吃饭喂太饱。
“多吃饭,好长个”是很多家长的想法。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每天追着喂孩子吃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事实上,这不仅会使他发胖,而且可能会导致个头不高。
研究发现,人在饥饿时,会促进垂体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从而刺激儿童骨骼的生长。吃得太多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所以,和大人一样,让宝宝长得好的办法是吃八成饱。
2、经常宅在家里。
在钢铁水泥的世界里,孩子们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都在家里玩电子游戏或看电视,在阳光下追逐的时间大大减少。阳光中的红外线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线能杀灭皮肤和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加速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钙磷的代谢,促进生长发育,预防贫血和佝偻病。
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快点长大,就带他到户外去。除了充分沐浴在阳光下,跑步和跳跃不仅增加了运动量,而且对骨骼发育非常有益。最好的运动时间是上午9点和下午4点,每天2小时就够了。
3、经常坐着玩玩具。
看到孩子坐在地板上玩玩具,许多大人还挺满意,其实很有问题。许多婴儿被玩具吸引,一次坐几个小时,这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协调。运动时,特别是散步、跑步、跳跃等运动时,会拉扯关节,迫使身体的长骨,从而刺激骨骼两端软骨的发育,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帮助生长。建议宝宝从出生起,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运动习惯。
1岁以下儿童可进行抬头、爬行、翻身等运动。家长可以为宝宝做一些运动、按摩和抚摸,这也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1-2岁的宝宝可以多练习跑跳、架腿和双腿跳。2-3岁的宝宝可以多跳绳、蹦床和单腿跳。
4、太早叫宝宝起床。
3岁以后,大多数孩子开始上幼儿园。许多孩子必须跟父母一样早早起床,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因为人只有在睡觉的时候分泌生长激素,而不是在清醒的时候。所以让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晚上十点前让宝宝快速进入深度睡眠,早上起码要让孩子睡到7点,这样,他才能长得更高哦!
5、给宝宝乱补钙。
补钙已成为许多家长的普遍做法,但事实上,补钙过多可能导致骨骺早期闭合,影响骨骼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骺线逐渐闭合,骨成熟加快。骨骺线闭合前,生长范围大,生长潜力大。如果骨骺线提前闭合,宝宝的身高就会受到限制。
因此,钙不能过量。其实,只要宝宝不偏食,营养均衡,坚持喝牛奶、晒太阳,基本上就不需要补钙。其他老年人,除乳制品外,还可食用豆制品、虾皮、鱼等食物补充钙。
各位父母,你们有没有以上这些行为呢?
欢迎留言、评论和转发!我是长脖子妈咪,家有两宝,热爱教育,请随时交流,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