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门田
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亦舒的原版书今天收到了。因为受疫情影响,兰州最近快递才恢复正常,这些书从7月22日下单到今天收货,耗时24天,不过,等待是值得的。
因为都是她近几年的新作品。
散文集《写作这回事》出版于年10月,《看庭前花开花落》出版于年4月,小说《念初》出版于年4月。买的另一本小说《听说前路风很大》是预售,这一次没有一起快递来,估计假以时日,我也就收到书了。
出生于年9月25日的亦舒,今年是76岁,从《明报周刊》创刊开始投稿,几十年以来,笔耕不辍,每天都会写三到五个小时,至少三千字。过年过节也不例外,至今作品超过三百多本。
而《明报周刊》创刊是年11月17日,阅读群体以中产阶层为主。
亦舒年去英国读书。进入曼彻斯特学院(Hollingscollege),年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市。
她在大学读的是酒店及食物管理专业,年获得酒店及食物管理学位。
因为她留学英国的经历,她以英国为背景创作了小说《喜宝》、《人淡如菊》、《家明与玫瑰》、《流金岁月》等等,而这些作品,基本可以称为她的代表作。
回香港等一份工作是担任富丽华酒店公关。之后转任香港政府新闻处新闻官7年,也曾经当过电视台编剧。并以此为蓝本创作了小说《两个女人》。书中男主人公施扬名便是电视台创作部主任。
因为在政府部门工作,工作人员不能兼职,是以那一时期,她用了很多笔名来创作,“伊莎贝拉”,“衣露申”等,但喜欢她的读者一眼就可以识别并认出她。
年轻的时候,亦舒打扮入时,坐头等舱,住大房子,开平治(奔驰)汽年。生活很是意气奋发。
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之后,她深居简出,很少接受传媒访问,至亲好友也联系甚少。
年7月3日二哥倪匡(倪亦明》去世,她也未发一言。其实了解她的人都非常懂得,她和二哥倪匡感情非常好,否则不会专门为二哥写《我哥》这本书。
她的名言是:能够说出的悲伤不是真的悲伤,能够抢走的爱人不是真的爱你。
她在另一篇文章里也提及:当时发生的事情,她都是保持沉默,因为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更不可能去回应或者书写。她的观点是:“冷静的隔一段距离,事情往往往看得更深切,更清楚。”
亦舒年轻的时候,分别和画家蔡浩泉及邵氏影星岳华展开一段情。但是都不长久。
和蔡浩泉结婚的时候,亦舒才十八岁。她中学毕业出来做事不久,家里很是反对她早婚,但她义无反顾嫁给了画家。19岁时候生下儿子蔡边村。三年后婚姻解体。儿子跟着父亲生活,不久,画家再婚。从此以后,亦舒就很少见到儿子。
等到蔡边村长大,旅居柏林逾20年,既是画家也是导演。和母亲亦舒早已失去联系,但他仍努力想寻找答案。年,他携带纪录片《母亲节》参加柏林影展寻母。拍摄的时候,他也去温哥华取景。
但是至始至终,亦舒都没有露面,亦没有回应。
亦舒在寻母事件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妈》,在小说里,她说:小宝,我是爱你的,否则我不会在19岁的时候,顶着所有人的反对,生下你,给予你生命……
亦舒和岳华相识的时候,岳华还是影星郑佩佩的男朋友。郑佩佩年轻的时候也是英姿飒爽的佳人,能文能武,看她和岳华的电影作品《大醉侠》,她在片中的扮相和演技不输武打时期的林大美人青霞姐。
亦舒说:岳华长着一张好人的脸。
和岳华恋爱的时候,郑佩佩已经远嫁美国生子。但是生活并非事事如意,她写信给岳华倾诉,但被亦舒发现信件,据说,师太当年怒气攻心,把刀插在岳华的床上,躺卧时的心口位置处,把这封信发表在周刊上,影响了郑佩佩的家庭。岳华因此和亦舒分手。
后来岳华也移民温哥华,有时候碰到,彼此全当空气。
这也非常符合亦舒的个性。
“爱的时分,火热张狂,不爱的时分,干脆利落,以刀锋般严寒锋利的沉着,和过往的豪情阅历离别,这即是真实的亦舒。”
四十岁的时候,亦舒再婚,并且生下女儿,用她侄儿倪震的话说就是“老蜯生珠”。
如今,她和曾经是港大教授的梁先生平静地生活在天之涯,海之角。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幸运的是还能够一直读到她的新作。
期盼收到她的新小说《听说前路风很大》……
作者门田:天蝎座。阅读、观影、旅行。洞见世界,记录日常,忠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