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宋朝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无论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缱绻情思,还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万丈豪情,都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别样多彩的宋朝社会。
然而,虽然宋朝在经济与文化上极尽繁荣,但两度亡于外敌的进攻却无疑成为了其难以抹去的污点与耻辱,这在中国历史上都可谓是极为少见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看似繁荣强大的宋朝,为何在外敌的进攻下显得如此脆弱不堪,走向灭亡了呢?
一、宋朝政治制度的建设存在一定不足
1、三冗成了贯穿宋朝始终的社会问题
在研究宋朝历史之时,对于三冗问题的探讨往往必不可少。三冗,即冗官冗费以及冗兵。为了巩固自身权力的稳固,防止权臣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在原先唐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对本朝的官僚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增设。
对于原先的职位,宋朝统治者秉持着分权思想,将一份权力分由好几个不同的官员来共同施行,如原先的宰相职能在宋朝时期便是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参知政事共同承担,财政上则新增了盐铁、户部以及度支三个机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的官僚系统极大膨胀,官僚数量也大幅度增长,这些人的俸禄发放便成为了压在宋朝政府肩上的沉重负担。
另外,由于宋朝统治者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这导致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应的物质待遇也水涨船高。这些文人士大夫不仅本身就领取着高额俸禄,同时还享有各种补贴和福利,无论是他们的游玩宴会,还是日常的一些其他花销,最终都是由政府来给他们买单。
再加上庞大的官僚体系,贿赂腐败的事情在宋朝时期也是层出不穷,这又再度加大了政府的开销,使其在财政上显现出愈发难以承受的趋势,最终造成了宋朝严重的财政赤字。也因此,虽然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封建王朝之一,但其财政却长期处于一个不容乐观的状态当中。
最后,流民作为历代封建王朝都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