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种食物的理由只需要一个,为什么不喜欢一种食物的理由一个却不够呢?”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许是因为口味和气味很怪异,也许是因为形状和颜色让人难以接受。
比如,外国人近而远之的中国食物有臭豆腐和皮蛋,猪脑和鸡爪。
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有些偏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改掉偏食的习惯,开始尝试接受各种不同的食物和口味。
但偏偏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从小到大严重偏食,他不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香蕉、酸奶、茄子、鸡爪、动物内脏、生鱼片等等,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他叫金敬彬,这本有关偏食的书叫《薄荷巧克力》。
人们总觉得喜欢是理所当然,讨厌一定有一些特别的原因,想要听到更多的理由。
所以,作者以讨厌的食物为题,写下了偏食的原因和理由。
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听听他的理由吧。
01薄荷巧克力
偏食,有时候是源于对食物的固有观念。
有个学生上课时偷偷吃东西,被我发现后,他不好意思地从口袋里拿出来,包装袋上写着薄荷巧克力。
当时我脑子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是,薄荷味的巧克力会好吃吗?这不就是刷着牙吃巧克力吗?
作者不喜欢吃薄荷巧克力,原因也在于薄荷的味道让人联想起牙膏。
那我们来看看,薄荷巧克力和薄荷牙膏谁先诞生呢?
16世纪的欧洲,为了减轻可可的苦味,人们在可可里添加了一些薄荷。之后,巧克力发明了,人们又在巧克力中放入了薄荷,于是就成为了今天众所周知的薄荷巧克力。
在欧洲,人们喜欢吃薄荷冰激凌、薄荷巧克力、薄荷巧克力饼干。虽说,在年美国芭斯罗缤品牌将薄荷味冰激凌带入韩国,但薄荷巧克力、薄荷巧克力派也是最近几年才掀起了热潮。
再来看看薄荷牙膏。中国在年才有了第一支牙膏,牙膏中加入薄荷也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主要原因是薄荷油最便宜,另外薄荷能给人一种口气清新的感觉。
综上来看,巧克力加薄荷也许比牙膏中加薄荷诞生得还要早一些。
可见,偏食有时候是因为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
举个例子,如果我在中国不吃泡菜,没有人会在意。但是在韩国,我不吃泡菜就会被认为是偏食了。
其实,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不喜欢吃这种辣辣的东西,所以家长们、老师们需要不停地督促和教导孩子吃泡菜,让孩子逐渐爱上吃泡菜,离不开泡菜。
等到小孩子长大成人,他们顿顿都离不开泡菜里,他们以为是自己天生爱吃,实际上少不了家长的功劳。
我们吃什么东西,很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居住的环境和文化,这就是固有观念对我们的饮食习惯产生的影响。
02香蕉
偏食,有时候是对过去的拒绝。
香蕉是一种最常见的水果,富含各种影响,果肉软儒,老少皆宜,是做客的首选礼品。
另外,香蕉还有很多功效,补充钾元素、预防高血压、润肠通便。
现在香蕉又被制成香蕉牛奶、香蕉冰激凌、香蕉酸奶等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但金敬彬可以吃任何由香蕉制成的食物,唯独不能直接吃香蕉。
他的妻子感到非常好奇,忍不住跟婆婆了解情况。
原来,婆婆20岁的时候就生下了金敬彬,年纪轻轻也不知道该怎么带孩子,身边也没有人教。
在金敬彬6个月刚要吃辅食的时候,婆婆也不知道该给他吃什么,就拿了香蕉给他吃,看他吃得高兴,婆婆就一直喂,没想到最后金敬彬全都吐了出来。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吃香蕉了。实际上,那个时候金敬彬才6个月,脑子里根本不记得这段过往。但他的身体还记得,所以一看到香蕉,金敬彬会产生呕吐的感觉。
知乎里也有人提了同样的问题,她在七八岁的时候,吃海鲜吐过一次,从那以后只要看到海鲜就会恶心,甚至闻到海鲜的气味也会一阵阵难受。
有一位小伙伴说,这叫条件反射。因为当时留下的反应和感受十分强烈,所以当相同的情况再次出现的时候,身体会自动做出反应。
你讨厌的食物里,也许隐藏着一个不愿意回忆的过去,找到偏食的原因,也许能重新医治过去的创伤。
03素食
偏食,也许是一种信念。
有些偏食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吃,而有些偏食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吃。
我认识的第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澳洲外教。二十多年前的上海,第一次听到只吃素食,我顿时心生好奇。
外教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女性,她说她只吃蔬菜不吃肉,当时还教了我们一个新的单词eggplant(茄子),直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
吃素食虽然也可以算是一种偏食,但这种偏食是自主选择的。
因为他们认为吃素更健康,吃肉是剥夺了动物的生命。
在《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这本书中,作者朱丽安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所谓“吃得道德”,并不是一味推崇吃素,而是要让动物过上得体的生活,在屠宰时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
吃素能帮我们清理肠道,减少因胆固醇过高引起的疾病,但摄取肉类对我们来说也同样重要。
吃肉能为人体补充大量的铁和锌,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吃肉还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保护视力,预防佝偻病等。
如果合理搭配吃肉和吃素,就能为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偏食不完全是天生的,有时候它来自于你的想法和决定。
04写在最后
“口味(爱好)既是过去岁月的成果,而选择的过程也将伴随着今后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喜欢的和讨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才是最特别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中、工作中会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也许都不一样。
如果我们学习对他人更包容,那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用作者的一句话来结尾,“相互尊重,就算口味不同、爱好不同,我们也可以愉快相处!”
我是恩妮,与你分享韩国的好书。期待与你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