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志刚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夸张的修辞手法好处是: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所以,古代的很多大诗人,对夸张都情有独钟!
写英雄气概。
“力拔山兮气盖世。”
我的力量可以拔起一整座的山!我的气魄可以压倒全世界的人!“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一代豪杰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所唱的第一句悲歌。力可以拔山,气足以盖世,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现今常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形容一个人气势雄伟,威猛过人。
写儿女情长。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女主人公充分发挥她的想象力,一件比一件想得离奇,一桩比一桩令人难以思议。到“天地合”时,她的想象已经失去控制,漫无边际地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环境都不复存在了。这种缺乏理智、夸张怪诞的奇想,是这位痴情女子表示爱情的特殊形式。而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都被抒情女主人公当作“与君绝”的条件,无异于说“与君绝”是绝对不可能的。结果呢?只有自己和“君”永远地相爱下去。
写壮丽河山。
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这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句中说“雪大如席”,这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白色的瀑布,从山顶飞奔而下,直落三千尺,仿佛是银河从九重天上飞落而下。九天:九重天,指天的最高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吟咏庐山瀑布的名句,描写庐山瀑布的雄壮,气势豪放奔腾。充分流露出作者李白胸襟的豪放不羁与才气的满洒自如。诗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丽雄伟,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是指要到四川的路。蜀道难走,自古就是如此,经李白这首“蜀道难”的无意间“宣染”之后,蜀道的艰难险阻就越发的突出了。通常“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常用来比喻道路,尤其是山路的险峻;也可用来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艰险,困顿难行。
写李杜诗文。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某些人不公正的贬抑。韩愈在此诗中,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诗人借助于夸张和比喻的艺术手法,就是前人所盛称的“以想象出诙诡”。诗人这样写那些妄图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设喻贴切,形象生新,后世提炼为成语,早已家传户晓了。诗中万丈光焰,磨天巨刃,乾坤间的巨响,太山、长鲸等瑰玮奇丽的事物,都被用来设喻,使诗歌磅礴的气势和诡丽的境界得到充分的表现。
写文学创作。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历经三年的呕心苦思,才做成这两句诗;每当吟诵它的时候总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两句是描写诗人作诗的辛苦。大凡佳句好诗总是得来不易,诗人把全部生命都投注于诗的世界中。
写少年豪情。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耗费了十年的光阴,才磨成了这把剑,剑刃像寒霜一样的冰冷,而锐利的锋芒却不曾试验过。以“宝剑”代表“人才”来比喻才能卓越、技艺越群的人,还没有机会一显身手。“十年磨一剑”形容多年苦练、潜心修养的人,一旦有所成就,便不禁跃跃欲试,期盼能有发挥才能的表现机会。
写报国热情。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回想当年,刘裕拿着金戈,骑着战马奔驰在战场上,气吞万里,就像猛虎一般雄伟英武。今人常用这三句词来怀念自己年轻时候的豪情壮志,以及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气魄。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本诗描写北方边塞上一座城池被外族军队包围后,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守城将士下定决心,坚决守卫,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景,表现了诗人李贺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对于出击外族侵略将士的赞颂。
写美女妖娆。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佳丽:指皇后、贵妃及有才学的比较美丽的女子。三千:极言其多。后宫漂亮的女子多得很,可是玄宗只是专心一意地爱着杨玉环一人。作者用“三千”和“一”形成鲜明对比,夸张地写出了杨贵妃美丽妖娆。
写美妙歌声。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像这样美妙动听的曲子,应该只有天上才有,人间哪里能够听到几回呢?花卿:是一名歌妓,作者以这两句诗赞美她歌声的美妙悦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这两句诗时常用来赞美他人歌声的悦耳动听,或是演奏得神妙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