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3周,是中国营养学会倡议组织的全民营养周,今年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在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的背景下,这个营养周的主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新冠疫情,国外还在疯狂肆虐,感染和致死人数仍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绝大部分省市正忙于复工复产。
近日,钟南山院士再次提醒公众不要大意,要警惕第二波疫情,说明新冠病毒还有可能卷土重来。
新冠病毒喜欢“恃强凌弱”,往往拿弱者当做攻击目标。儿童期由于处于生长发育初期阶段,免疫能力还比较薄弱;老年人免疫器官、免疫系统则处于衰退阶段,免疫防线则日渐脆弱。因此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的这“一老一小”首当其冲,成为细菌、病毒的易感人群。
病毒如此凶残,“一老一小”也要主动武装自己,捍卫健康。我们知道,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营养与免疫物质,都是从每天的饮食中获得的,那么我们这“一老一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通过合理膳食,使自己变得健康起来,免疫力强起来。
饮食遵循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针对一般人群膳食中提出6点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个人认为,一般人群膳食指南是日常膳食最科学的指导,儿童和老年人虽然处于不同的生理阶段,但要向这个目标逐渐、努力看齐才会更合理。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老年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都有相应的膳食指导需要遵循,这样才能饮食更健康,营养更全面。比如儿童和老年人膳食都要做到细、软、烂、碎;都强调少量多餐等。
避免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
合理的营养能促进生长发育,维持健康,减少疾病;反之则会引起营养不良,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都可以造成儿童、老年人营养低下,引发各种相应的临床症状,出现营养缺乏病;营养过剩则是食物和营养物质过量摄入,在体内过度堆积,产生了超重、肥胖等病症。
一方面营养不良
如儿童维生素A缺乏,儿童缺铁性贫血、儿童维生素D缺乏型佝偻病;
老年人少肌症、贫血症、骨质疏松症,仍然是常见营养缺乏型疾病;
另一方面,据统计,年我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4%和3.1%,比年分别增加了1.9%和0.4%。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超重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营养过少、过多都会导致多种疾病,只有均衡才好。
防止挑食、偏食
挑食或偏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和肥胖。
因此给儿童和老年人准备膳食时,一定要做到饭菜品种多样化,追求合理搭配,保证烹调制作的质量,争取做到色香味俱全,造型好看,用餐时间也要有规律。
尤其是孩子面前,父母要做出表率,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孩子才能效仿。
老年人则尽量做到少量多餐,多样,做到全面营养。
积极户外运动
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积极适度户外运动,可增强儿童、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发展。
适度的运动,如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可以促进能量的消耗,避免过多营养物质堆积造成肥胖;可以刺激肌肉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
户外活动能充分的接受紫外线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对儿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对老年人来说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心灵上的营养
“一老一小”由于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某种程度上都有一种孤独感,需要更多的交流与陪伴,这种心灵上的“营养”有时的作用远远大于物质营养。
儿童的喜好、是非观、价值观等正逐渐形成中,这时候父母的影响,引导就尤为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积极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会让其终生受益;
老人尤其是独居、孤寡老人,建议子女抽出时间多陪伴,多关心照顾,常回家看看、坐坐、聊聊,老年人开心快乐,也是一种无形的免疫力。
适量服用膳食营养素补充剂
最好的营养是来源于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平均每天膳食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这个标准,对上班族家庭和独居老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这时可以适当服用膳食营养素补充剂。
新冠疫情国家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钟南山谈健康》专著中提到,他已经连续28年经常服用多种营养素补充剂,这是他永葆青春的秘诀之一。
因此,儿童,老年人在通过膳食摄入营养素达标有难度的时候,补充有针对性作用的营养素补充剂,如贝聪美儿童营养包、贝聪美老年营养粉等,可满足健康营养需求。
“一老一小”一个代表曾经的你,一个预示将来的你,既是你的人生缩影,又是我们挚爱亲人。
只有让这些“易感人群”营养先行,实现营养“脱贫”,健康中国才会真正实现!
作者:王福利
PS: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