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一首七言绝句,仅28个字就出了两个成语,值得我们细读
文
慧子论史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库中的璀璨明珠,每一个成语都像一扇窗,打开之后就能看到背后蕴含的哲理和历史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和文字表达中多用成语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表达的档次,当然,前提是使用得当。成语的出处有好几种,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化作品和古诗文等等。
成语以四个字居多,但也有一些字数比较多的,比如“天涯何处无芳草”和“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两个都出自于诗句。前者出自于苏东坡的《蝶恋花》,后者出自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诗句里的许多美好意象确实也是一个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我年少时,也曾快马加鞭,看尽长安花。”这句话出自于某部国风网游的NPC语录,就是取材于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诗。
提到孟郊,他的代表作是那首收录在语文教材里的《游子吟》,用三十个字歌颂了母亲的伟大和无私。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他的另一首经典作品,七言绝句《登科后》,28个字贡献出两个成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榜题名后的意气风发。全文如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高中后的昂扬心情,金榜题名是古人的四喜之一,是十年寒窗之后的功成名就,是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孟郊之前的境况不太好,确实,孟郊出身贫寒,所以科举考试对他来说不只是证明自己能力的锦上花,更是脱离苦海的雪中炭。无论之前有多艰苦,考上功名就意味着新的人生和起点,所以孟郊心中阴霾一扫而过,提笔挥就了心中的无尽畅快。
孟郊不止写了一首诗来纪念这件喜事,还兴起时策马扬鞭在长安街头转了一圈。心里欢喜,觉得马儿的步伐也比往日更轻快,不一会儿就把长安城街头的美景尽收眼底。孟郊心中除了喜悦还有豪情万丈,因为以后他将会在长安城开始新的人生征程。诗中的两个成语也非常明显,仅28个字就为衍生两个成语,一个是“春风得意”,一个是“走马观花”,后者算是化用,原意是事情如意、心情愉快,现在则形容粗略的观察一下。
孟郊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谨,常常不断推敲磨炼,值得我们细读,金榜题名那日的爽快笔法后来也不再有。而且他有“诗囚”之称,诗作大多揭露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带着怨怼和涩味,即使是当官后也未能一展抱负,最后甚至因病暴卒,这首诗也成了他作品里难得的一首基调轻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