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场暴雨成就苏轼此诗,开篇就惊艳世人,李
TUhjnbcbe - 2025/2/9 16:53:00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雨天,对于我们来说是睡觉的好时候;但对于古代文人们来说,却是写诗的好时候。诗人们似乎都和雨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文坛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雨。有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知时节好雨,也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巴山相思雨,更有志南高僧“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杏花微雨。这一场场诗情画意的雨,点点滴滴,惊艳了世人千年。

但其它文人的浪漫细雨,到了苏轼这里,突然就变成了一场暴雨。这一年36岁的苏轼在杭州任职。那时杭州吴山有座有美堂,左看钱江,右临西湖,再加上恩师欧阳修曾为它写诗,苏轼便经常来此游玩。这一次,他突逢暴雨,于是写下一首《有美堂暴雨》。在诗中,苏轼用雄浑的笔力,句句势如破竹,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气势恢宏的暴雨,开篇就惊艳世人,只是这最后一句估计李白看了要坐不住了。

《有美堂暴雨》北宋.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诗的一、二句,起句就气势不凡,用“游人脚底”来形容雷来得突然,有美堂在高处,这样后面的诗句都添上一股紧迫感。“满座顽云拨不开”,诗人眼前是云雾缭绕,浓得挥散不开,他用“顽云”来形容乌云,将云拟人化,颇有韵味。

三、四两句写风雨的厉害。“天外黑风吹海立”,风本来无色也无形的,但和乌云融在一起,诗人便用“黑”来形容它;又用吹海立来形容他的气势,黑风之大将海水也吹得如山般耸立,这5个字就将无色也无形的岗写得跃然纸上。后一句“浙东飞雨过江来”是暴雨的来势汹汹,暴雨从浙东而来,一路飞过钱塘江到了杭州城,也到了有美堂上。

五、六两句写暴雨中的杭州城,诗人选取了暴雨中的西湖作为特写。“十分潋滟金樽凸”是将西湖比作金樽,那暴雨也就自然成了天降美酒,美酒之多令西湖也被灌满。接下来“千杖敲铿羯鼓催”更为奇绝,雨水打在湖面上哗哗作响,就如同一阵阵击鼓声一样,令诗人开怀不已。

可以想象一向颇为调皮的东坡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的兴奋和欣喜。于是最后两句,他想起了唐代那位诗仙李太白。“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的意思是:眼前之景就像那倾倒的鲛人殿,点点珠玉都洒向了人间,我好想唤醒沉醉的谪仙人李白,让他和我一起用这似酒的雨水洗洗脸。

要是李白真的只是沉醉,估计听到这一句也要问:这最后一句关我何事!其实文坛一直有“雨催诗”的说法,只是没想到这次催人写诗的不是细雨,而是一场这么大的暴雨罢了。苏轼知道李白好酒,再加上如此恢弘的暴雨,非李白的笔力是不能写出的,就有了这么一句“催诗”之语。

一场暴雨成就了苏轼此诗,全诗既有东坡一贯的豪情,也有其不改的幽默,是难得的佳作。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一起讨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场暴雨成就苏轼此诗,开篇就惊艳世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