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李白很傲娇的一首诗,轻狂中带着可爱,最后
TUhjnbcbe - 2025/2/7 19:49:00

我很喜欢读李白,也喜欢写李白。在读李白诗,研究李白其人的时候,就好像在隔空和他对话。那种感觉,就像是李白从千年的历史烟云中走出来,走进你的生活里成为了你的朋友。

心里有些事情,世人可能不懂,但是李白懂。今世的知己或许难求,早已成仙归去的李白,却绝对是你无二的密友知己。

李白诗最震撼的也不在格式或者辞藻,而是诗歌表面下的那颗心。那是赤子之心,也是儿童之心,还好是生逢盛世,保住了这颗心没有受到红尘的太多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盛唐成就了李白,李白反过来,也成就了盛唐。

李白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以诗歌著名。说起李白,人们记得的永远只是他的诗词名篇,或豪情万丈,或清丽缥缈。

然李白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并不是佳丽山水和绝世才华,而是如自己的偶像谢安一般,入能悠游于林泉之下,出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的终极理想是政治,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而不是漫游山水之间,一事无成。

大家也都知道,李白有过一段短暂的仕途经历,由这一段经历也衍生出了无数的逸闻趣事。御手调羹,龙巾拭吐,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还有杜甫的记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首诗,就创作于这段仕途将要开始的时候。这首诗中还出了一句特别著名的诗句,其猖狂的豪气与得意之情纵横恣肆,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人们。

公元年(天宝元年),已经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得得偿所愿,接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这一纸诏书对李白的意义重大,李白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就将要飞黄腾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马上就会在皇帝的支持下实现。游荡天下四十多年,我李白终于有机会出山了。

于是他立刻回到了自己当时在南陵的家,与自己的妻子儿女告别,于临别之际,写下这首豪情万丈、激情四射的七言古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唐代: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按照唐诗起兴的一般套路,我们也可以将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三句为第一部分,李白抓住了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场景,通过对场景的刻画侧面烘托自己的欢天喜地。后三句为第二部分,李白引经据典兼直抒胸臆,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将自己的豪情与踌躇满志传达出来。

先来看前三句,前三句的编排几乎可以直接当作电影剧本来看。新酿的白酒刚熟,李白恰巧带着喜讯从山中归来。村边的黄鸡在啄食着秋天的粮食,黄鸡很肥,粮食也是大丰收。李白进门就开始喊自己的儿女,快去杀鸡下酒,今天有好消息要宣布!他的儿女们也很开心,天真烂漫的嬉笑着,牵着李白的衣服。李白也高兴,在家中饮酒,高歌,用这种方式来告慰自己几十年的浪荡生涯,酒酣歌罢之后,李白意兴犹未尽,开始手舞足蹈起来,西山的落日映照着他的身影,辉煌无限。

哪怕只看这几个场景,我们也已经知道了李白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绪。汉字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写景的句子看似无情,实则处处都是情。

起兴就到此为止,下边才是李白真正铺陈情感的表演时刻。如今我已经四十二岁了,恨自己没有早早地就开始仕途,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恨不得一下子跨越这遥远的路程,去到皇帝身边。没有远见的妇人轻视卖柴读书的朱买臣,我现在也要离开家园去出人头地了。

这两句比较平淡,只是在述说自己真实的想法,到了最后一句,经典就来了。经过了前边几句层层的情感铺垫,李白的喜悦、希望、豪气全都积累到了一个顶点,在最后一句灿烂的绽放了出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每次读到这句话,脑海中甚至可以描绘出这幅场景的细节。本就豪迈不羁的李白志得意满,仰天长笑,笑声震颤着整个盛唐的神经,也穿越了千年的历史烟云留存下来,成为青史上的永恒记忆。

那是谪仙人的狂笑,更是盛唐的呼啸。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白很傲娇的一首诗,轻狂中带着可爱,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