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吴春明
屈指算来我集邮已近三十年,也算是个集邮爱好者了。
想起当初对邮票的喜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小纸片,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故事,凝聚着大千世界的美好瞬间。正是“方寸见乾坤,咫尺追清香。”那个时候每年发行的新邮票已经不能满足我的“欲望”了,订购、网购、与集邮爱好者互换、出差去集邮市场买,费了心血也花了自己不少的私房钱。同时,也四处搜集不花钱的盖销票,还有实寄封、明信片什么的。
集邮,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也从中学了很多知识。
如今,一面书柜摆满了邮册,也很少去看了,偶尔翻翻也是感慨万千,不仅与自己的初衷大相径庭,能不能成为传家宝还是个未知数。
尤其是最近十多年因为邮票的发行量问题,邮票市场持续低迷,我也基本放弃了这个兴趣,但放弃的还不算彻底,遇见中意的还会买一点,并特别喜欢每年1月5日发行的生肖票。
(年开始发行第二套生肖邮票)
生肖票是热门,不是忽冷忽热,是一直热。市面上是买不到裸票(面值)的,这也许与年那个猴票有关,一张8分钱的邮票到了现在居然翻了数十万倍,市值一直在2万元徘徊,它像一只鲶鱼,搅的人心浮躁,所以就有人在等待着还会有一枚生肖票一飞冲天。其实,这样的机会不会再有了,因为发行量太大,大的都可以破了发行价,曾经“一票换一房”的疯狂,如今只能是个笑谈了。更无奈的是热门题材的邮票大都被少数人囤在手里,对于我这样的集邮爱好者来讲,就是海里的一只小虾米——随波逐流罢了。
我一直很纳闷,邮票发行量这么大,整版的都哪去了?年册用了一部分,其余的呢?集邮公司柜台上见到的只有一本本制作精美的礼品册,动辄几百上千,不买吧心痒,买吧心疼,还大言不惭地自诩集邮爱好者。
今年的生肖票我比往年更加期待,但不知道为何来的比较晚,直到昨天我才拿到手。
自年起中国邮政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以来,今年已经是43年了。
年癸卯新春将启,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执笔绘制了一套两枚的《癸卯年》特种邮票,一枚名为“癸卯寄福”,一枚是“同圆共生”。然而邮票一出,一“票”激起千层浪,这么多年来似乎没有哪套票比癸卯年兔票更具争议了,可以说是批评声不绝入耳,甚至骂声一片。
所以我很期待。
批评者大多认为黄永玉设计的兔子形象凶险,目面狰狞,毫无美感,与传统兔子活泼可爱的审美形象大相径庭。还有的人把它与“疫情”联系在一起,说这是只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兔子,露着一颗獠牙的蓝兔子长出两只人手,一手判官勾魂笔、一手夺命生死簿、再配上一双邪恶的红眼睛和(标价1.20元),支撑身体的两条腿儿像是老鼠或是大灰狼的,这可是贺年片呐!哪有一点带给人们喜悦,欢乐,希望的影子?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也违背了大众主流审美情趣和喜好。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批评的就有赞美的。某知名报纸就此发声,力挺黄永玉,对批评者提出了反批评。文章有理有据地分析了这只“蓝色兔子”的造型创意:左手执信,右手执笔,大绘“蓝图”,整个画面显得非常睿智,富有创新精神,充分展现了黄永玉的造型创意。
还有人说:蓝兔,谐音“蓝图”,多好的寓意啊!
就连99岁高龄的黄老自己说:“画个兔子邮票就是个开心的事,兔子大家都会画,也不是我一个人会画,画出来让大家高兴,祝贺新年而已。”
你看人家都活明白了,还说:“你们继续争论吧,只不过是画了个画,今天开心的话,我可以随手再画几只兔子。”
如此心态非百岁难悟透。
我心里倒是有些偏袒黄老的意思,他到目前已经创作三次生肖票了,这一次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执笔为生肖票做贡献了。他这个“鬼才”“怪才”一生秉承我行我素的品行,在创作的时候从不愿意受任何外来因素所影响,他就是一个画家,一个老顽童而已。
何许我根本就领悟不了一个艺术大师的心态和豪情,但事实是“蓝兔”一出世,反倒给今年的生肖邮票带来了一大波销售红利,在一些预售网店上,大小版票的一天销量就已破千,远超往年邮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蓝兔”或许真能算得上多年来生肖邮票销售方面难得的成功作品了。
我们普通人都能对设计的风格上的优劣加以区分,我相信评审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员也一定能分得清。但为什么还会有争议的作品出现并且发行呢?有人认为这是一盘高手布的局,先制造热点,后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