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鲁迅笔下的阿Q你了解吗网友以前阿Q是
TUhjnbcbe - 2025/1/15 19:12:00

如果我们要想读懂鲁迅的作品,我们就要先了解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其次了解鲁迅这人的性格特征,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果你能读得懂,你便明白鲁迅的豪情万丈,如果读不懂,那可能会让你怒冠冲天,因为鲁迅的作品暗示性比较强,批判精神强烈,其中变幻莫测,另有玄机。

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就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荒缪,我们了解的阿Q正是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是贫苦农民,受尽剥削压迫,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痛恨它,但当看到统治者在革命面前惊慌失措时,便要求参加革命,最终阿Q被杀,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阿Q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但放到今天,我们发现阿Q就是现实。

阿Q

我们可不能笑阿Q,因为很多人都不如阿Q,有人说:以前的阿Q是典型,现在的阿Q是常态,从上到下,遍地都是,一百年过去了,社会也进步了,反观阿Q,他也不再是个笑话。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形象,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压迫和屈辱,但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反而自我安慰,即使是在受污辱甚至要被杀头的情况下,他也以为自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在民国时期,当时社会有很多缺乏灵魂的国民,只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敢于批判社会的混乱,阿Q就是具体的写照。阿Q认不清自己,他无法觉醒。浑浑噩噩的阿Q为当时的社会变革做不了什么,而所有的不幸又好像都被阿Q沾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像阿Q一样“昏睡”着没有灵魂的国民何其多。

阿Q

有这样的一句话:你笑我太疯狂,我笑你看不穿,那个时代造阿Q,当你叫不起真来,但一叫真就四处碰壁,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满目混乱哪里也找不到真理的时候,你就只能眯起眼来做阿Q式的人物了,麻木地活着……,阿Q人物的灵感来自鲁迅当年在东京留学的时候,有一堂课,老师在幻灯片上播放着日本鬼子抓着中国人的辫子打,日本学生在那里起哄说笑。

没想到几个留学的中国学生也笑得很猥琐,鲁迅当时看不下去,这就是当时麻木的国人,鲁迅回国后看到这种麻木的人遍地都是,他作为一个学者,就应该敢于批判,就写下了《阿Q正传》,阿Q的性格劣根性值得国人解剖和反省,也向沉默的中国人敲响了警钟。辛亥革命前后,国家一片凋敝,而很多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麻木甚至病态,严重缺乏抗争与革新的觉悟与行动。

阿Q正传

我们如何正确地去了解阿Q呢?他其实是个很好的人,工作也很卖力,只不过说话太直了,不够聪明,所以不会说谎,但在这个世界无法生存,直到现代还是一样。阿Q的命运为什么如此荒唐,其实阿Q的命运都是周围的人害的,只怪他遇人不淑。像他这样肯吃苦耐劳的人怎么会生存不下去?放到今天也是一样,人要学会聪明。

有网友说:如今人们嘲笑阿Q,更有人不敢评论阿Q,说不定自己就是现实社会中的阿Q。阿Q的精神胜利法很多人还在用,能力不如对方,调侃,贬低对方,让自己内心平衡舒坦些。确实阿Q的一部分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时代不同,我们可能找不到时代的阿Q。

阿Q

也有人说,不能单纯的看着,这就是是自欺欺人,阿Q精神确实有一定的自欺欺人的成分,他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自我安慰,一种让自己舒服,而不是让自己难受的心理暗示!说不定阿Q是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物形象的代表。

流浪大师

鲁迅笔下的阿Q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西方列强蹂躏下,当时腐败思潮非常浓重,而以阿Q为代表的国民,又缺乏抗争的觉悟和能力,人就是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不经历坎坷就不知道世间还有一些悲剧。一些人是幸运的或是不幸的,人生也可以那样度过仅此而已。最近爆红的流浪大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他就是阿Q雕刻出来的。他或许拥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鲁迅笔下的阿Q你了解吗网友以前阿Q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