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转眼间,《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距离上一部《神都龙王》已经五年了哦,作为影迷几乎都没有意识到,没想到过了这么长时间,却也更能体会“白驹过隙”这个词的含义了。还记得当年《神都龙王》主打水下3D技术,在当时已经是技术壮举,而如今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再度构架了一个奇异幻妙的世界,让人感慨华语电影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而老爷徐克的脑洞,如今更是可以无差别的体现在大银幕上。
(本文全无剧透)
还记得当年徐克一手创立了新派武侠电影,《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新仙鹤神针》等片凌厉的风格让人记忆犹新。如今时过境迁,新武侠电影风光不在,而徐克本人也是与时俱进,同样是古装电影,也有着飞升上神的打斗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却呈现的是不一样的江湖。
徐克的恣意空灵与陈国富的严谨内敛,二者结合就成了《狄仁杰》系列。从《通天帝国》到《神都龙王》,风格是一脉相承的。但就《四大天王》来说,不得不提其徐老爷早期的那部《蝶变》,同样也是层层解谜的循序渐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片更像是《蝶变》的放大版。玄异的氛围,离奇的命案,还有徐克惯用的抽丝剥茧的故事结构,甚至《蝶变》中的方红叶与沈青之间的关系,不正是《四大天王》里的狄仁杰和武则天吗?
所以说徐克在“狄仁杰”系列中,与陈国富的风格互补,虽然电影中有后者当年《双瞳》的影子,但总体上来说徐克的风格还是贯彻始终的,电影始终脱离不开的就是在徐克的引导下而那带有那种自我精髓,有悬疑推理的部分,有精彩的打斗,也有忧国忧民的情结,而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也就是徐克天马行空想象力下那波澜壮阔的江湖。
有人说,本片并不是武侠片,何谈“江湖”。这就要慢慢说起了。
《四大天王》虽然描写的是探案故事,但称其为动作片也不为过。本片的构架与发展大可参考《大侦探福尔摩斯》。因为在现在商业电影发展的需求之下,电影为了满足现代大众的需求,电影的基调已经不能像电视剧那样单一注重于推理的故事情节。如今的电影讲究的是风格的杂糅,取而代之的是狄仁杰不仅精通推理和断案,而且身手敏捷,剧情在悬疑的同时也充满了冒险性。
推理+冒险的元素合璧,动作戏份与悬案张力的融合,乍一看这样的配置也许会将故事中层层谜团的推理味道冲淡,其实电影很好的权衡了悬疑与动作场面的处理。师从袁和平的动作指导林峰所设计的动作可看性很强,电影的场景变换可谓出彩。狄仁杰最初身手敏捷,武功高强,几乎无所不能,而三部狄仁杰过后,在徐克的镜头语言下,狄仁杰、尉迟真金和沙陀忠张弛有加的性格、以及角色的功能性也在大量的峰回路转的情节中体现出来。
在徐克的镜头里其实比起《通天帝国》中狄仁杰的一家独大,再到《神都龙王》中三足鼎立,最后在本片中形成了“四大天王”,再加上武则天的功能性作用。大量的对白中包含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特性,还有徐克电影中那种犀利的冷幽默,无论在角色功能配置上还是故事气氛搭配方面,《四大天王》对盛唐奇案世界中的人物关系确立,已经是非常娴熟了。
狄仁杰的缜密,尉迟真金的莽撞,他与狄仁杰亦敌亦友,并且存在着竞争关系,以尉迟的动衬托狄仁杰的静,与狄仁杰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沙陀忠的定位依然是菜鸟般的懵懂,自己慌张突出后者的沉着,又形成角色功能性上的互补。再加上本片中新加入的马思纯饰演水月,她与沙陀忠之间的互动也起到了调节气氛的效果,完成了一个配角所要承担的任务,简言之就是很“有戏”。至于阮经天饰演的圆测,当最后他亮出身份后,观众一定会大呼过瘾。
电影宏大的场面令人大呼过瘾,徐克的想象力再次让人瞠目结舌,单单是包括封魔族、异人组、怒目金刚等设定就足以让人目瞪口呆,再加上顶级的CG技术,《四大天王》在特效场面上绝对属于国内电影中执牛耳者,华丽的场面和精彩的打斗为电影赚足了印象分。
再谈徐克的江湖,前文已经说过,这部电影并不是侠客的故事,只能有“武”无“侠”,貌似已经和江湖没什么关系了,但徐克恰恰是要把自己惯于构建的那个武侠江湖世界扩大到整个世界观中。
大唐盛世的表面的浮华搭配着波涛的暗涌,异人的阴森奇异、封魔族中的多少隐客像极了一个武侠纷争的世界。只徐克电影中常见的武侠豪情气迈在本片中难以相识,而那些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江湖之士也于片中被替换成了重担扛于肩的世俗之人,说得就是“解不开难题”的狄仁杰和身不由己的尉迟真金,逃不掉的还是“一如江湖岁月催”,或而无奈,或而热血,或而悲情。(而此刻天真的沙陀忠,联想到他在《通天帝国》的设定,也不由得一声叹息)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东方不败》中任我行的对白依旧如此熟悉。徐克的江湖没有消失,而那个行走于江湖的大侠却不见了。但无论你身份如何,身处何方,这个世界就是“江湖”。
三部狄仁杰,徐克的“泛江湖”世界已经初步建立,期待后续作品,徐克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