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应该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家长A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宝宝睡觉时,出汗特别多,孩子是缺钙了吗?还是热的啊?
家长B
传说中,孩子出汗多是缺钙体质虚的表现。
家长C
真的是这样吗?
本期嘉宾
医院儿保科主任高铁英主任医师
宝宝出现睡觉爱出汗,是缺钙了?
高铁英主任:
门诊就诊的患儿中,经常会有因宝宝睡觉爱出汗而前来就诊的。通常,家长在发现宝宝经常多汗时,往往在就诊前,基本上都给宝宝补充过钙剂,在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才来就诊的。
宝宝爱出汗的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生理性多汗:
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一般情况下,宝宝入睡后2~3小时之内头部出汗是正常的。
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父母不必担心。
病理性多汗:
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除了表现多汗以外,还会有易惊、易激惹、睡眠不实等表现,个别的孩子还会出现手足抽筋的情况,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这种情况医院就医,进一步做有关的检查。
除了佝偻病,患有贫血、结核病的儿童也会有多汗情况。前者会同时出现面色不红润,食欲下降,后者同时还常伴有低热、消瘦等症状。这些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在儿保门诊,家长口中说的缺钙,
其实更多的指向是佝偻病。
佝偻病大多是营养性的疾病,不仅仅和缺钙有关也和维生素D息息相关。而佝偻病除了多汗等症状,它还会让孩子的骨骼发育出现一些变化。
家长们在日常养护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宝宝身体的以下变化:
1.宝宝多汗,与温度无关,特别是趴睡后头部出汗,使其头颅不断磨擦枕头,时间久了可见枕秃圈。
2.哭闹不止,夜惊,醒后哭闹难入睡。
3.出牙延迟或顺序紊乱、牙齿易松动和崩折,过早脱落。
4.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不如以往活泼。
5.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6.前额高突,形成方颅。胸骨突起、肋骨常有串珠肋,肋缘外翻。
7.宝宝的肌肉松弛,容易有驼背、蛙状腹的外观;大年龄的孩子还会出现脊柱的侧弯。
8.下肢出现X和O形腿。
9.孩子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生病的同时又出现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敏的问题
#专家提示:
有以上的情况出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大多数的佝偻病及时治疗,孩子都会恢复健康的体魄,大可不必过分焦虑。当然,佝偻病属于儿童期的慢病管理,它的治疗周期相对长,家长要带孩子定期随诊。
来源: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