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醉卧沙场君莫笑六首著名的诗词,展现古代政
TUhjnbcbe - 2025/1/4 20:56:00

自从杜康发明酒以来,酒就与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酒文化。酒贯穿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

酒在政治家眼里,可以说是一种工具。西楚霸王用酒摆下鸿门宴,差一点就解决了自己的心头之患刘邦。多谋善断的曹操用青梅煮酒论英雄,来测试刘备的雄心壮志。心地仁慈的宋太祖赵匡胤利用一场酒,轻而易举地让开国功勋们交出了兵权。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酒与军人更是有缘,出征之前要喝壮行酒,得胜归来要喝庆功酒。汉武帝时期,少年英雄霍去病打败了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汉武帝闻讯大喜,赐酒犒赏。酒少兵多不够分,怎么办?霍去病灵机一动,将酒倒入一汪清泉之中,全体将士们举杯痛饮散发着酒香的泉水,后来此地被命名为酒泉。

笔者精心选取了六首与酒有关的著名诗词,一起来欣赏古代政治家与军人的风采吧:

一、《短歌行》

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他的最终目标是“天下归心”。他的所思、所为都是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

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他求贤若渴,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文书,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局限,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使各路人才纷纷投奔到曹操的麾下,让他成为了那时实力最为强大的人。

即使是在宴会上,曹操也不忘自己的初衷,他慷慨赋诗,吐露心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喝酒在曹操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工具,一种媒介,借以传达出他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的心声。

曹操身为汉臣,在汉末天下大乱的时期,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地区,延长了汉朝二十多年的寿命,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取而代之。他曾经坦率、自负地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别人如果这样说,那就是个笑话,曹操这样说却是大实话。当时的名士许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信哉!

二、《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伴随着一阵阵的爆竹声,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年,宋神宗召见了王安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新年的这一天,王安石看见家家户户都在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换上新的桃符,他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意气奋发,有感之下,创作了这首诗。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该诗的名句,富含哲理:新生的、进步的事物总是要战胜、取代陈腐的、落后的事物。抒发了王安石政治革新的思想热情,充满欢快的、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彰显了他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王安石勤政廉洁,不好酒色。关于喝酒,他还有一个让人值得深思的故事:

公元年,三十四岁的王安石在欧阳修的举荐下,被宋仁宗任命为群牧判官,也就是负责管理国家马匹的官员。

他的同事是大他二岁的司马光,两人惺惺相惜,是一对好朋友。他俩的上司就是大名鼎鼎的包拯、包青天,包拯比王安石大了二十二岁,差了一代人。

包拯看着两个年轻有为的下属,心里很是高兴。那时候,朝廷官员还可以公款吃喝,这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办完公务之后,包大人心情很舒畅,中午的时候,包拯决定请两位下属过来喝酒,进一步联络一下感情。

王安石和司马光平常都不喝酒,在包拯的热情劝酒下,司马光碍于情面,喝了一杯酒,辣得脸红脖子粗。但是,王安石就不同了,无论包拯怎么劝说,即便是说出给个面子这样的话,王安石还是态度坚决,对不起,包大人,我滴酒不沾,sorry,包大叔,我不会喝酒。

最终包大人很尴尬,不过,也挺佩服王安石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很快,王安石连包大人敬酒都不喝的故事就传遍了大宋官场,人们都夸王安石是拗相公。

作为一名主导改革的政治家,不坚持自己的主见,失去自己的原则,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那怎么能行?在这一点上,王安石值得我们深思与敬佩。

三、《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天一来,边境上的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层峦叠嶂,孤零零的一座边城,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起远隔万里的家乡。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悠扬,寒霜满地。夜深人静,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白了须发,战士们流下了思乡的眼泪。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是著名的文臣,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威名赫赫的儒将。西夏人惊恐地称范仲淹“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宋仁宗宝元元年(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次年开始兴兵犯宋,于三川口大败宋军,朝廷震动。

年七月,宋仁宗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升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八月,范仲淹请知延州(今延安),处于抗击西夏的最前线。

到任后,范仲淹整顿军纪、加强训练,构筑据点要塞,选拔、培养了狄青、种世衡等优秀的青年将领,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遏制住了西夏人的进攻。范仲淹在前线苦心经营了三年,西夏人不敢进犯范仲淹的辖区,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那时候,人们很实在啊,打得过,你就是孙子,打不过,你就是老子。

庆历三年(年),李元昊无奈之下,请求议和,边关战事停息,宋仁宗召回范仲淹,拜他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这首边塞词就是范仲淹在西北抗击西夏时写下的,表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展现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和思乡柔情,如何排解这种心绪呢?来一杯浊酒吧,醉梦中可以回到家乡。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读起来真切感人。

四、《凉州词》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军人们更是少不了喝酒,出征的时候要喝出征酒,得胜归来要摆庆功宴。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是,在最危急的时刻,军人们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把碗一摔,大喊一声:“二十年后又一条好汉!”

王翰,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以驾部员外郎的职务从军,负责往西北前线输送马匹与粮草等军需物资,对前线将士的情况非常熟悉。这首诗就描写了一次战前军人喝酒的场面。

出征宴上,精美的夜光杯盛满了送行的葡萄美酒,歌伎们为了助酒兴,弹奏起了欢快的琵琶。将士们满怀豪情要一醉方休,请不要笑话他们醉倒沙场,因为这次出征,他们本来就打算为国捐躯,没有想活着回来。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是一首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的千古绝唱,被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王翰用饱蘸激情的笔触、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刻画出大唐将士们豪放、开朗、兴奋的激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歌颂了大唐将士们豪放旷达、马革裹尸的军人气质。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天宝八年(年),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来到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担任掌书记,后来又追随唐朝名将封常清,来到北庭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题目中的武判官,姓名不详,判官是他的官职,是唐代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属于节度使、观察使的僚属,可以协助节度使判处公事。武判官是岑参的前任,他与岑参交接工作之后,就要返回京城长安。临行前,封常清设宴摆酒为武判官送行,在宴席上岑参写下了这首诗。

岑参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让我们了解了西域八月即飞雪的壮丽景色,描绘了在边塞军营送别武判官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战友之间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雪中送客的美好意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以其瑰丽浪漫的特点,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文武双全,年轻时他曾率领五十多人的小队伍,夜创数万人的敌人大营。他如同勇猛的战神,势不可挡,将叛徒张安国生擒。

可是,南宋朝廷偏安一方,不思进取,对于辛弃疾这样的“归正人”,始终不给予信任与重用。无奈之下,辛弃疾寄情于诗词,他的词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有着“词中之龙”之美称。

陈同甫就是陈亮(年10月16日-年),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才气超迈,喜谈兵事”,与辛弃疾志气相投。

这首词的前九句,辛弃疾创造了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贞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这位将军即使是喝醉了酒,也不忘练习武艺,梦想着再回到军营。最后的一句,却是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全词表达了辛弃疾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他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以上六首与酒有关著名的诗词,展现了古代杰出政治家与英勇军人的风采,您喜欢哪一首呢?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转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醉卧沙场君莫笑六首著名的诗词,展现古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