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可以相信TVB的职场剧,但事实上在鼎盛时期,商战剧才是TVB的核心剧种。
在香港电视有限公司改组上市的80年代,为了主导香港电视剧市场,TVB卯足了力气放出一系列大剧。
80年代末的《我本善良》、《义不容情》就是商战剧的雏形,虽然剧情更侧重于家庭情感线,但是大家族争斗的群像剧模式,已经渐渐成型。
从92年的《大时代》开始,时装商战剧时代开启,后来的《笑看风云》、《天地男儿》、《天地豪情》都非常出色。
到了90年代《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古装武侠剧爆红后,港剧的题材又开始转向刑侦剧转变,比如说《陀枪师姐》《鉴证实录》等等,商战剧彻底没落。
到了千禧年的时候,网络平台已经盛行,TVB港剧也开始变的艰难。
在台庆前,TVB准备制作一部重磅剧集迎接千禧年,同时香港有线电视的合作方向也开始向网络媒体转移,这一部集的《创世纪》,就是首批在网络平台播出的TVB港剧之一。
《创世纪》被TVB报以厚望,当时耗资了1.5亿港币,是香港电视剧史上最大的制作。
除了将TVB最红小生全数奉上,还邀请了著名金融团队指导剧情,被称为是港式商战剧中诠释最好的一部,连央视八套都为它开了绿灯,让《创世纪1》成为同时期全国收视冠军。
甚至有观众回忆起这部港剧开玩笑地说,《创世纪》没播出前房价不高,播出之后没几年,房价就开始飞涨。
我有理由怀疑,这些房地产就是受了这部剧的启发,特别是文彪对叶荣添说的那段话,看懂剧的人估计都发财了!
可见这部剧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之大。
像这样集跨度的电视剧,剧情是否玩得溜是关键。
为了拍好长篇大作的《创世纪》,TVB台将香港十多名优秀编剧都全部集结在一起,其中还包括司徒锦源,欧健儿等金牌编剧。
整个故事延展自然,剧情跌宕起伏,如果不是第2季后续有“注水”操作,结局也不算圆满,真的是一部鸿篇巨制。
说实话,现在常说TVB港剧没落,除了演员断档以外,优秀编剧的人才流失也是重要原因。
《创世纪》演员配置全是精英级别,叶荣添作为第一男主,剧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展现。
这个角色绝对不能用单纯的好坏去分析,人物性格复杂,他聪明善于发现各种商机,是天生的商人。
同时他又说“贪,是上进的原动力!”明显是唯利是图的角色。
但是他做人又有自己的底线,是一个有血有肉,复杂的人物设定。
罗嘉良在90年代和郑少秋合作过很多商战剧,比如《笑看风云》《天地男儿》中都有他,而在千禧年时,他已经是TVB的一哥,责无旁贷撑起了这一个男一号。
集的商战剧,是边拍边改的,有一大部分的剧情都是演员当天才收到剧本,这其中有大量的台词和对手戏都需要演员的经验支撑。
罗嘉良在拍这部戏的时候有11个月都在连轴转,每天能睡三个小时就不错了,很多时候拍戏都是“一次过”,不能掉链子拖进度。
他拍完后很自豪地说:“《创世纪》给了我最珍贵的角色”,可见他对“叶荣添”的满意。
三个好兄弟中的许文彪,算是所谓的“反派”了,编剧对他真的很狠。
他一直生活在乌烟瘴气之中,原生家庭不美满,母亲被赶出了家门又难产生下了他,原本母子俩虽然过得辛苦,但是很温馨,直到他被父亲接回家,不许他见母亲后,整个人生变得压抑。
后来更是被人一次次出卖,连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叶荣添都没有在关键时刻帮助他,这种背叛与孤独,将他与周围人隔绝开,最终信念开始崩溃。
剧中最精彩的就是许文彪由白转黑的过程,善良时执着,黑化时认真,陈锦鸿饰演的非常的传神,即便他是反派,后来杀人很恐怖,但他的转变真的情有可原,让人无法彻底讨厌他。
陈锦鸿原本在《新上海滩》中因为演技过度模仿,被人狠狠吐槽了一番,《创世纪》拯救了他,为他的演技正名。
郭晋安饰演的马志强在三个好兄弟中存在感最弱,因为有了前面两位朋友的剧情对冲,他这个角色设计得心地善良,没有心机,在剧中更像是个缓冲器。
为叶荣添和许文彪两个角色服务的,也让这部群像戏更加丰满,毕竟多集,多一个角色,有利于剧情发挥。
郭晋安在拍《创世纪》时,正是事业的上升期,虽然在香港还有些知名度,但是内地的存在感不强。
央视播出《创世纪》后,有更多的观众认识他,后来他还来内地拍了不少电视剧,拓宽的自己的演艺事业,他的后续发展比罗嘉良和陈锦鸿都要好。
事隔20多年,这部商战剧还能在豆瓣保持9.0的高分,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即便以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创世纪》的剧本立意,还有细节把控都非常出色,甚至连不圆满的角色结局也有自己的一套设定,不应该被观众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