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首望岳,道尽杜甫的少年壮志,中年失意,
TUhjnbcbe - 2024/10/18 18:01:00

杜甫(年—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杜甫年少时期家境优渥,衣食无忧,爱好四处游历。开元二十四年(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之后,来到父亲任职的兖州省亲,漫游齐赵之地,开始了长达数年快意生活,第一首望岳便作于此时。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远眺泰山,感慨山势浩大巍峨,连绵齐鲁大地,分割天色昏晓,层云荡漾心胸,飞鸟映入眼中,发出了要登凌顶峰,一览众山的壮志豪情。此时的杜甫,意气风发,光芒四射,真可谓风华正茂少年时。而此时的大唐帝国,正值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犹如泰山般巍峨耸立,似乎为年轻的杜甫提供了实现人生抱负的广阔舞台。可惜人生之事常常不能如意,当十余年后,杜甫客居长安,在达官显贵操控的官场之中辗转无门,郁郁不得志之时,是否还记得曾经的壮志雄心呢?

天宝十四载(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长安沦陷,玄宗西逃。至德二载(年)九月,长安收复。而杜甫却因上疏为宰相房琯辩护得罪了唐肃宗,于乾元元年(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此时的唐帝国正值风雨漂泊的危难之际,杜甫却因言获罪,不得重用,空有一腔报国之情无从施展。国家危难,奸佞进谗、世态炎凉,仕途失意,作者只得在眺望华山之时,舒缓内心的苦闷之情,写下了第二首望岳。

西岳崚嶒(língcéng)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作者看到华山群峰耸峙,高峰如长者,余峰如儿孙,想象拄着仙人九节杖,来访玉女的洗头石盆。车箱峡谷艰险深邃进入便无归路,窄直如箭杆却直通南天门。安得二字,道尽无奈之意,在进退维谷没有归路的现实生活中,作者是否参悟到了另外的南天通途呢?待到秋风渐冷之后,作者想要登山问道,询问真源,似乎萌生出退隐官场,赴往蜀中之意。中年无奈,大致就是如此吧。

大历三年(年),作者思乡心切,决定乘舟顺长江而下,于大历四年春到达衡阳。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此时的唐朝藩镇林立,国力大衰,再也不复昔日繁盛,作者也年老体弱,漂泊无定。游玩衡山之时,作者写下了第三首望岳。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xū)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fēng)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yè)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qún)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fēng)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传说南岳衡山有朱雀,自百代之前的帝王开始便有祭拜之礼,朝廷祭典是为了宣扬德政,如今天子巡守的盛况不复,曾经的先祖早已逝去,是何等的寂寥。作者如今终于能够摆脱世俗规矩的束缚,越过潇湘来到衡山,终日游走于山崖峻岭中,在波光粼粼的河上泛舟,看到群峰参差,直抵昴星,似与华山争高,又听说群仙曾翱翔山中,带动气息风如飞霜。时间所限,未能登攀,匆匆归来,沐洗完毕,与郡守对话,赞叹衡山雄伟,吾皇英明,感慨祭玉忍耐了世间之俗,神明会因此降下祥瑞。

此时的作者,少了几分悲叹惆怅,多个几分逍遥自在,为皇帝的圣明点赞,愿神明降福人间,又有了几分戏谑之感。也许此时的作者历经艰难苦恨,已能够淡然应对复杂的世事,就算朝廷平庸无能,无力改变时局,也总有些许差强人意之处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首望岳,道尽杜甫的少年壮志,中年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