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名人百科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
TUhjnbcbe - 2024/9/30 9:58:00

杨坚(—年),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

隋文帝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余万,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隋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37年,但它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朝代,是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朝代。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隋书·律历志》

隋文帝废除了前朝很多残酷的刑罚,颁布了《开皇律》。隋文帝认为:官吏负有治国安民之责,既然享受着国家俸禄,就应知理守法,一旦渎职犯罪就必须严惩,而一般平民百姓一年四季勤于耕作,自食血汗,甚是辛苦,又知理知法者不多,如犯罪则可以从宽处置。在颁布《开皇律》后,隋文帝大力整顿吏治,对廉官良吏晋级加官,布告天下,实行奖励;对贪官污吏则严加惩处。他派出左右亲信,严密侦查文武百官的行为,有时甚至故意派人向一些官吏行贿,如有官吏受贿就立即处死。有一次,隋文帝发现自己的儿子杨浚生活奢侈,就下令将他抓起来。大臣杨素劝谏说:“陛下,杨浚毕竟是您的独生子,您不能处罚得太重啊!”隋文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因为,王子与百姓只有一个法律,否则不是要再立一个‘王子律’了吗?”随后,隋文帝让大理寺将杨浚依法判刑。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君明臣贤,父慈子孝是封建社会追求的理想王国。事奉君主应该竭尽忠诚。

知臣莫若于君,知子莫若于父。——《隋书·文帝纪》。

这是隋文帝遗诏中的话,他说我很了解我的儿子,杨勇、杨秀无臣子之心,所以废黜;杨广以仁孝著名,很合我意,希望群臣百官与杨广共治天下。应该说君臣父子朝夕相处,君对臣、父对子的品格行为是有相当了解的,但杨广继位后的所作所为恐怕让九泉之下的隋文帝也瞠目结舌吧。

宴秦孝王于并州作

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

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一衣带水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释义: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赏析: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颖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额说:“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佯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十羊九牧

出处:《隋书·杨尚希传》

释义: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政令不一,无所适从。

赏析:北周末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后,把汉制进行恢复,为了方便进行管辖,国土被重新划分为很小的郡县,这使得官员数量成倍地增加。对此,杨尚希非常担心每年急剧增加的开销,便上书隋文帝,要使这十羊九牧的局面得到改变。隋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杨伭公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岸九牧,其令难行。”

救主山的传说

皇华镇驻地东南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当地人俗称“九山”,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救主山”。说起“救主山”得名的来历,真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相传隋朝开皇17年(公元年)春末,隋文帝杨坚率几个侍卫微服私访。一天中午,君臣行至东武(开皇18年改称诸城)地界,便找了一家客栈吃饭。饭后侍卫给杨坚单独开了一个向阳的房间歇息。此时正值花繁叶茂的季节,杨坚推窗远眺,但见窗外山清水秀,田禾旺长,一阵阵南风吹来,花香弥漫,沁人心脾,顿觉心旷神怡,困意尽消。

杨坚统一天下十七年来,克勤克俭,励精图治,体恤百姓,不仅使南北更加融合,而且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日趋繁荣。这次微服私访,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变化,令他豪情满怀,于是,他便悄悄走出客栈,翻身上马,寻着花香一路南去。

大约走了三四十里路,杨坚终于找到了花香的源头。只见前面一座山上长满了野丁香,一串串丁香怒放枝头,花香浓郁,蝶飞蜂舞,宛如世外桃源。杨坚完全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翻身下马,走进了密密的树林。

正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树林中呼啦啦闪出一帮壮汉,不容分说便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一名壮汉牵去了他的马匹,另一名壮汉则把他浑身上下摸了个遍。杨坚明白:坏了,遇上强盗了。

这时,一位头领模样的高大汉子走过来问杨坚:“你是干什么的?”

“做买卖的。”杨坚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便撒了个谎。

“胡说!”那汉子大眼一瞪,“做买卖哪能身上不带钱?”

“我把钱放在东武一家客栈里了。几位好汉只要不伤了我的性命,我领你们到客栈去取。”杨坚心想,只要能回到客栈,你们几个蟊贼绝不是我手下侍卫的对手。

强盗们耳语了一番,当头的那个对杨坚说:“今天该当你晦气,我们的规矩就是不留活口,少惹麻烦。你这匹好马,也能值几百两银子,不枉我们兄弟几个忙活一回。”说完一摆手,两上壮汉便把杨坚绑在一棵树上。

杨坚这一下心都凉了。他想:完了,悔不该不听娘子的叮嘱,私自行动。娘子啊娘子,我这就去了,但愿你能辅助广儿,把咱大隋江山坐稳了。他知道此时绝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否则更是难逃厄运。

这杨坚是个圣明的君王,一生只娶了一个娘娘,再无第二个妃嫔,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杨坚对娘娘感情甚笃,一直以娘子相称,此时想起娘娘的种种好处来,不觉潸然泪下。

“送他上路吧。”那当头的强盗又把手一挥,一名持刀汉子走将过来。

“干什么啊?噢,杀人呀!这人怎么得罪你们了?”杨坚正在闭目等死,忽听一人粗声粗声地叫喊。他抬头一看,但见一皮肤黝黑、虎里虎气的后生,手持一把大铁斧,正在问几个强盗。杨坚眼前一亮,忙说道:“我没得罪他们。是他们抢了我的马,又想杀我。”

“唉!这就是几位的不对了。你们劫也劫了,还杀他干嘛?快放了他吧!”后生说话虽然直率,但正气凛然。

当头的强盗上前一步,指着后生问:“你是谁?”

后生说:“俺叫程咬金,南山学艺一年了,要回家看看俺娘,路过这里。”

当头的强盗说:“你最好别管闲事,快快离去。要不然,连你一块儿砍了,让你去见你姥娘!”

“哟呵,俺程咬金还就是不怕吓唬!俺这把大斧子跟了俺一年了,还没试试新呢。今天你们要是不放了这位爷,俺就叫这斧头解解馋!”

当头的强盗见程咬金是位不服软的主儿,便把手一挥,几个强盗操着家伙围住了他。

那程咬金毫不畏惧,不等强盗扑上来,大斧子一抡,嘴里喊道:“劈脑袋呀!”只听呜的一声,斧头直奔一强盗的脑袋而去。那强盗把头一低,性命没丢,但头皮被生生切下了一层。几个强盗还没回过神来,程咬金第二招又使了出来——“掏耳朵呀!”斧子斜着砍向另一个强盗的左耳,那强盗没来得及躲,一片耳朵也脆生生地掉到了地上。当头的强盗眼见对手厉害,正要后退,程咬金的第三斧又直奔他来——“剔牙齿呀!”他连忙一仰身,但稍稍有点迟,鼻子被削去一块,顿时血流满面。

正当强盗们手忙脚乱之际,程咬金却住手了。他把大斧子一横,高声叫道:“俺程大爷心慈手软,只要你们放了这位爷,俺就不伤你们的性命。要是不放,咱们再打!”

众强盗一听,哪里还敢说个“不”字?那当头的强盗捂着鼻子,上前对着程咬金一揖,说道:“好汉,这人归你了,马也归你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一挥手,一帮人等霎时闪进了树林。

程咬金用斧子砍断了杨坚身上的绳索,扶他起来,并将马牵到他跟前说:“快上马走吧,俺也该走了。”

杨坚躬身作揖:“谢谢好汉救命之恩!咱们一起前行吧。”

在回客栈的路上,杨坚了解到,程咬金乃是济州东阿人士,奉母之命南山学艺。但他生性好玩,什么武功套路都学不会,师傅没办法,只好给他打了一把铁斧子,教了他三招,让他天天练,月月练。

一路上,杨坚见程咬金谈吐率直,不觉暗暗喜欢。他问:“你不要回家了吧,随我到大兴(隋国都,今西安)去,我认识当今天子,推荐你当个大将军如何?”

“当大将军有什么好玩?不行,俺得回家看俺娘。”程咬金把个头摇得像货郎鼓。

杨坚说:“好,你现在不去也行,什么时候想去,就找我好了,我叫‘黄尚’,你去一打听我就能找到我。”

这程咬金不是贪图荣华富贵的人,一直到杨坚驾崩,他也没去大兴。后来杨广当了皇帝,为君暴戾,荒淫无度,把父皇杨坚创下的大隋基业折腾光了,随之响马四起,天下大乱。程咬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木匠尤俊达合力劫了皇纲,后凭三斧子定下瓦岗寨,被众人举为大德天子混世魔王。这是后话,在此不表。

再说那隋文帝杨坚回到大兴,立即派人带圣旨来到东武,封他遇险获救的那座山为“救主山”,并拨银两在山上建了“救主阁”、“救主庙”和“望娘亭”(因杨坚在此念起娘娘而得名)。只可惜,这些建筑后来在战乱中被毁,现已荡然无存。不过,在传说强盗出没的山头上,至今仍可见到山寨的残垣断壁。

家族起源

后魏王朝期间,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就是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它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共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并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其发端便是成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

八柱国家,分别为: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他们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唐朝史书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其中独孤信是杨坚的岳父。

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战功赫赫,官至柱国,封随国公。杨坚十四岁就开始了仕途生涯,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后来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杨坚还是大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

隋破突厥白道之战

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后,鉴于北方日益强大的突厥部落经常南下抢掠,对刚刚建国的隋朝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决定全力讨平突厥,以消除后顾之忧。

年四月,隋文帝下诏大举北伐,任命其异母弟、卫王杨爽为元帅,统辖四路大军进攻突厥。

杨爽率行军总管李充等四将作为主力军出塞,行至白道时,突遇突厥沙钵略可汗部,两军相遇,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由于隋军深入敌境,敌情不明,是迎战还是回避,令杨爽颇费踌躇。李充认为,突厥以往屡次寇边,皆饱掠而还,没有遭到隋军大举反攻,故而定有骄逸轻隋之心,若趁其无备,立即发起进攻,必得大胜。杨爽询问诸将,诸将皆怀疑李充的方略是否可行,唯有长史李彻赞同李充的奇袭计划,并自愿与李充同去袭击突厥兵。

杨爽遂拨给李充、李彻五千精骑,令他们前去袭击突厥。

战斗进行得干净利索,突厥大军四散溃逃,沙钵略可汗在混战中身受重伤,丢盔卸甲,隐藏于草中,才得以逃脱。

其余三路隋军也各传捷报,沙钵略只得率部西逃。

白道之战,隋军大获全胜,突厥大伤元气,之后又因乏粮,疾疫流行,死者甚众。

不久,隋文帝派长孙晟至突厥施离间计,突厥遂分为两部,即东、西突厥。至年七月,沙钵略上表降隋。

隋军凯旋后,李充因功被封为武阳郡公、上柱国,李彻被封为上大将军

确立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六官制,称谓复杂,职掌不明,办事效率低下。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修订开皇律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高□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破坏生殖器)、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读通鉴论》这样赞评道:“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然汉之刑,多为之制,故五胡以来,兽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惨。至于拓跋、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绞、斩、枭、磔,又有门房之诛焉,皆汉法之不定启之也。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死刑复奏制度是从开皇十五年形成定制的,隋文帝规定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隋书刑法志》:“(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隋文帝还下诏:“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复治。”《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隋文帝修订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继承了。

设置粮仓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开皇盛世

大隋开皇盛世气象恢宏磅礴,隋文帝下令修建首都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隋文帝于公元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万户。唐玄宗时,全国万户,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万顷。唐天宝十四年已垦田地万顷。隋炀帝登基就有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万户,国力之差距可以想见。

隋文帝开创的“地广三代,威振八纮”的大隋王朝存在的时间有年,建立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超过了以往。唐朝到年也未完全恢复隋朝的疆域。隋朝的军队歼灭或重创了突厥、吐谷浑、契丹、高丽……拖延阻止了异族的强大与崛起,取得空前辉煌的胜利。《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无比辉煌的大隋皇朝,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很多。如三省六部制、开皇律、长安城、洛阳城、大运河、科举制度、州县制、均田制、义仓的创立……

隋朝京城及各地的粮仓,大的可储粮千万石,小的也储粮几百万石,都储满了谷物。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国库中,储存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隋文帝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文帝复汉

隋文帝拯救了汉文化,因为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多类的图书。可大部分图书又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著28,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卷,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多少优秀的学者、多少伟大的著作、多少中国的文明、辉煌都消失在历史的尘霭里,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文明就不会死。

隋文帝杨坚登基后下过这样一道诏书:“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自魏氏不竞,周、齐抗衡,分四海之民,斗二邦之力,递为强弱,多历年所。务权诈而薄儒雅,重干戈而轻俎豆,民不见德,唯争是闻。朝野以机巧为师,文吏用深刻为法,风浇俗弊,化之然也。虽复建立庠序,兼启黉塾,业非时贵,道亦不行。其间服膺儒术,盖有之矣,彼众我寡,未能移俗。然其维持名教,奖饰彝伦,微相弘益,赖斯而已。王者承天,休咎随化,有礼则祥瑞必降,无礼则妖孽兴起。人禀五常,性灵不一,有礼则阴阳合德,无礼则禽兽其心。治国立身,非礼不可。朕受命于天,财成万物,去华夷之乱,求风化之宜。戒奢崇俭,率先百辟,轻徭薄赋,冀以宽弘。而积习生常,未能惩革,闾阎士庶,吉凶之礼,动悉乖方,不依制度。执宪之职,似塞耳而无闻,莅民之官,犹蔽目而不察。宣扬朝化,其若是乎?古人之学,且耕且养。今者民丁非役之日,农亩时候之馀,若敦以学业,劝以经礼,自可家慕大道,人希至德。岂止知礼节,识廉耻,父慈子孝,兄恭弟顺者乎?始自京师,爰及州郡,宜祗朕意,劝学行礼。”《隋书儒林列传》赞曰:“高祖膺期纂历,平一寰宇,顿天网以掩之,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縻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悬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秀,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北史》这样说道:“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由此可见他对汉文明的复兴起到的巨大的作用……

信星命不信阴宅的皇帝——隋文帝杨坚

历史是相同的,每一个开国的皇帝总是那么的功绩显赫,隋朝的开国隋文帝杨坚也不例外。

隋朝建朝后,大量的人才纷纷投靠朝廷,其中也不乏星命,占卜,风水,天文,历法术数之类的人才。每一个皇帝生前重视的东西多有不同比如有喜欢画画的(宋徽宗)有喜欢当木匠的(明朝的一个皇帝)等等,但是对于身后事重视的都一样,那就是阴宅皇陵。

于是,就有术士给隋文帝杨坚上书,大谈皇陵阴宅风水的重要性,然而隋文帝杨坚的态度却出乎大家的意料,他斥责此事说:如果说他家的祖坟好,但是在战争中他的同族兄弟战死无数,如果说他家的祖坟不好,他本人可是当了皇帝……隋文帝杨坚的这一番话,使得上书的人哑口无言,此事就此作罢。

查阅历史典籍和关于隋文帝杨坚泰陵的相关资料,也显示了隋文帝杨坚这个皇帝“薄葬”的事实。

因怕老婆而“离家出走”

男人怕老婆,以隋唐为最。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给这个时代注入了漫漫胡风,妇女在这种“胡风”文化的氛围中,在礼法薄弱的“胡人”社会,颇有“当家做主”之态,十分“妒悍”。

不但普通人怕,连皇帝也怕。而最著名的“母狮子”恐怕要算独孤皇后了。中国历史上,共有三位独孤皇后,即北周明敬皇后、隋文献皇后和唐元贞皇后,最令人惊奇的是她们是亲姐妹,她们的父亲“三朝国丈”就是西魏北周宰辅独孤信。这在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即使“宋氏三姐妹”也无法与之比肩。这里要说的是“独孤三姐妹”中的老幺,隋文帝的独孤皇后。

史称:独孤皇后“家世贵盛而能谦恭,雅好读书,言事多与隋主意合”,知书达理,就是奇妒无比,结果是“帝甚宠惮之”。“宠惮”这个词很有意思:又爱又怕。与后来的武则天一样,她也争得了跟皇帝同样的地位,“宫中称为二圣”。但她比武则天要温柔一些:隋文帝每次上朝,她总是同辇而进,不过她并不与皇帝共同听政,而是待在后阁里,派宦官在一旁监督,一旦认为皇帝有什么失当,马上递条子。退朝后,再一起返回寝宫,很有些“双宿双飞”的浪漫和温馨。

不过她这样做,除了要做“贤内助”,更重要的原因是看着皇帝,不让他乱来。这个防范措施效果很好,“后宫莫敢进御”。

但就是把皇帝当贼一样防着,也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隋文帝不知怎么觅得一个空档,偷偷“幸”了“有美色”的尉迟迥的孙女。独孤皇后发觉后,怒不可遏,趁着隋文帝听朝的机会,杀死了这个“狐狸精”。

隋文帝这回真生气了,可是天子一怒,不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是离家出走:“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看样子连皇帝都不想干了。这下大臣慌了,高颎、杨素赶忙追赶,扣马苦谏。隋文帝委屈得要哭:“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一不留神,道出了一句千古名言——据说,这就是“自由”一词的最早出典。高颎劝慰:“陛下怎么能为了一个女人,连江山都不要了呢!”这种时候,恐怕也只能说这样的话。好说歹说,闹到半夜,总算把皇帝劝了回来。独孤皇后也知道这回闹大了,痛哭流涕地认错,隋文帝的面子找回来了,高颎、杨素在一边活稀泥,大家还热热闹闹地喝了一顿酒,“极欢”,那个可怜的尉迟美人就算是白死了。

但是高颎没有想到,他那句劝解的话却已经留下了祸根——独孤皇后是很不容忍被人轻蔑地称为“一个女人”的——后来他就死在独孤皇后手里。

隋文帝对子女要求很严

太子杨勇喜欢佩带蜀地产的一种铠,杨坚见后颇为反感,告诫他说:“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长久者。汝为储君,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吾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时复观之以自警戒。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忘昔日之事,故赐汝以我旧所带刀子一枚,并殖酱一合,汝昔作上士时常所食也。若存记前事,应知我心。”有一次,他发现皇儿杨浚生活奢侈,大造宫室,便怒不可遏,下令将杨浚禁闭起来!大臣认为处罚太重,杨坚严肃地说:“皇子与百姓只有一个法律,如果不这样,岂不是再立一个皇子法了吗?”

躬行节俭

隋文帝躬行节俭,也是出于对民众疾苦的了解和关心。开皇十四年(公元年),陕西关中大旱,饥民流窜,隋文帝派人下去察看民情,发现民众都是吃糠咽菜,身为皇上的杨坚对此痛哭流涕将其示众,深表内疚,并不再吃酒肉。八月,隋文帝率领饥民到洛阳就食,并责令各路诸侯不得驱赶饥民。

面对灾民吃糠咽菜、流离失所的局面,朝廷的吃喝用度更加节俭。有一次,隋文帝要配一副止泻药,需用一两胡椒粉,找遍宫中也没有找到。还有一次,他想找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他的马车挽具坏了,他派人去修补,不许换新的。就这样,经过杨坚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隋朝终于繁荣强盛起来。

唐太宗:隋文帝“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

朱熹:“地凭宸极,天纵神武,开运握图,创业垂统,圣德也;拨乱反正,济国宁人,六合八纮,同文共轨,神功也;玄酒陶匏,云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极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礼裁乐,纳民寿域,驱俗福林,至政也。”

李德林《天命论》:“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大文豪苏东坡:“睿圣自天,英华独秀,刑法与礼仪同运,文德共武功俱远。爱万物其如己,任兆庶以为忧。手运玑衡,躬命将士,芟夷奸宄,刷荡氛昆,化通冠带,威震幽遐。虞舜之大功二十,未足相比,姬发之合位三五,岂可足论。”

魏征:“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韫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轩冕。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可见隋文帝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很多。如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州县两级制、均田制、大运河、科举制度、长安城、洛阳城、义仓的创立。

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隋文帝泰陵

隋文帝泰陵为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城西75公里处三畤原上,杨陵区五泉乡双庙坡村(杨陵埋葬的是隋代开国皇帝文帝杨坚,其陵为泰陵,杨陵由此而得名)。

传说杨坚陵原本可不是很低矮。杨坚帝励精图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晚年仍不忘操劳国事,出巡疆域。在出巡回归大兴都的路上,病逝了,拉棺木的车队行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咯咯吱吱,车辕折坏在了现在这个地方。时值炎暑骄阳如炽,只好就地埋葬。如蚁的百姓披麻戴孝,一片素白。用鞋兜,衣襟包,手掌掬。每人三趟,黄土便堆成了巨山似的陵墓方圆几十里。现在低矮的样子是周围农民开辟田地,取土不止而消减所致。

还有奇的是每到子夜时分,夜色深沉,人声阗寂。从陵墓里便跑出来七匹金马驹,他们在陵顶追逐戏耍,清脆悠扬的铃铛声在静寂旷远的月夜里被夜风传送得很远,很远。劳累了一天的农人们睡在梦中尚能听到悦耳的脆响。涉世不深的小马驹们哪里想得到自己遭到了黑心人的谋算呢。终于在一个无月的漆黑夜,盗贼捉走了六匹。还有一匹仍天天晚上出来寻找同伴,发出孤单凄厉的嘶鸣。最后连唯一的这一匹神驹也被盗走了,不信,杨坚陵顶现在还留着一处凹坑,那就是盗墓贼盗马时留下来的。神驹没有了,杨坚陵便失去了神奇,成了一座平凡普通的大土疙瘩。

隋文帝泰陵位于杨后村附近,村中一座庙里转转,见一石碑,是村民近几年所立看碑身铭文:

杨后村史略据史料记载,公元六零四年七月,隋宫廷之变,杨广矫诏已废太子杨勇赐死继位称帝,葬文帝于泰陵(亦杨陵),划地三千余亩以资祭祀,勇之后代迁此守陵,称为杨坚后裔延续至今,字音叫转通称杨家后头。新中国成立前,后迁入张李吴三姓与村人和睦相处,共建文明小康之村为使历史不被湮没特立此碑。最近几年,许多旧时代的传统被发掘出来,村庙、族谱得到重新修立,历史艰难而又顽强的在传承,正如时间诉说的故事一样……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人百科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