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负心汉,也不是懦弱者,满满的爱国之悲愤热情!
容不得你淡定,《书愤》写出陆游的诸葛之宏志,岳飞之抱负!
陆游,字务观,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出生之时正逢北宋即将灭亡之际,
所以少年时期深受家庭熏陶,
爱国思想深入内心。
高宗时参加由礼部组织考试,
受秦桧阻碍而未中榜。
孝宗时启用赐予进士,婚姻的坎坷,
中年又入蜀地,投身救国之路。
嘉泰二年时,宁宗诏其主持编修,
晚年时期隐退家乡。
诗歌创作存至今天有九千余首,内容非常为丰富。
赏析
首诗紧紧围绕“愤”字,总体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写出了作者青年时代的壮志豪情和战争生涯的情境。
后半部表达作者壮志未酬、
光阴虚度、难成功业的愤悲之气,
愤悲却不伤感颓废。
尾联自比诸葛孔明,
悲叹和不满之意交织在一起,
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之境。
这首诗总基调可以说意境舒展,
情感郁沉,其韵浑厚。
诗的前两句通过追叙诗人青年时期的志向宏大的爱国情怀。
对世事艰难的愤慨,对自己当年的壮心豪气地表露。
孝宗时期,
诗人向其表述抗金备战和兴业革新的谏言,
掀起很浓的主战氛围。
隆兴二年的初春,诗人支持张浚等爱国大将北伐,
但符离之战节节失利,
主和官员势力逐渐日盛,将军张浚被罢免,
诗人陆游受之连带着也被罢免。
乾道八年,诗人陆游到达南郑之地,
在王炎幕下任检法官,
军旅生涯八个多月,
也是他身临战斗前线的宝贵时光,
他戎装加身昂扬斗志,在西北边防前线驰骋。
陆游通过仔细考察南郑这一带的大川山势和风俗民情,
形成了新的的作战策略,向王炎纳谏,
但朝廷不能采纳他北伐的策划。
后来朝廷召回王炎,撤散了幕府,
陆游主张收复中原的志向化为乌有,
诗人的异常苦闷和失望,
但他爱国的热情并没有为此而减退。
“楼船”、“铁马”二句,写作者在镇江战争前线时,
风雪夜里远望渡口宋军的高大战船;
在南郑战争的前线上,乘着潇潇的秋风,
跨着强健的铁马,
策马奔驰在关道上。
陆游难以忘怀的两次抵抗金兵侵占中原的战争。
诗人在回忆青年时期快意的战斗经历,
显露着抗金卫国的壮志豪情。
不居岁月,已逝壮年,
未酬之志而斑与鬓,诗人赤心卫国,
日不安夜不寐为之疾首痛心。
陆游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还自负为战略家。
只是遗憾一生未能得以展示。
志向远大而接连落空,
自己照照镜子,两鬓斑白。
比照一下,悲怆切。
实质上,这不是诗人不尽己所知,
却是小人误国。
诗人有心而无天不成全。
怆悲为之愤郁。
尾联采取用典来明其志。
诸葛亮当年坚持几次北伐,
终归是名满于世,千载而过,
没有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诗人的一腔愤郁之情只好宣泄于无奈之中。
回看这整首诗,字字句句皆是愤,
愤起为诗,诗孕其愤。
全诗感情郁愤,气势浑厚,
得力于陆游亲身之经历,
涵盖着他的仕途感受,
是那些弄藻逞才的诗作所无法比拟的。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