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设施农业风光正好——农牧业生产亮点扫描
节地型的温棚,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标准化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
5月底,走进湟中县多巴镇玉拉村和拦隆口镇下鲁尔村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一串串新名词让应接不暇。
发展设施农业是适应我青海省现有气候条件,丰富高原菜篮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必由之路。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性,对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不言而喻。在农业转变方式发展、农民持续实现增收的今天,这些新举已成为全青海省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的必然趋势。
玉拉村作为我青海省最大的千栋温棚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对于土地的珍惜已完全体现在了温棚建设中。去年湟中县菜篮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林成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起450栋新型节地日光温棚,为设施温棚今后的建设方向树立了样板。
这种节地型温棚,占地面积比深冬温棚至少节青海省0.4亩,选择区域广泛,不破坏原有土层,钢架结构棚内无立柱,建设时间短。虽然造价比土夯的温棚每个高出4万元,但从长远看,这些优势将会取代以前的土夯温棚,可让土地使用率和蔬菜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在湟中县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魏建平的带领下,将节地温棚与深冬温棚进行了对比。发现新温棚墙体由新型材料安装而成,厚度是土夯墙的四分之一,因建设时不用取土夯墙,棚内耕地表层熟土层保存好,可即建即种。
从去年10月开始,这些新棚冬季一直在生产蔬菜,棚内温度与深冬温棚基本一致,可完全满足冬季蔬菜生产的需求。
魏建平表示,现在基地开展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目标就是把湟中县设施农业建设成标准较高、配套设施齐全、综合功能完善的蔬菜生产基地,稳步实现设施蔬菜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土地是农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新型节地日光温棚的出现,让弥足珍贵的土地发挥出了潜在的效能。
而在位于玉拉村几公里外的拦隆口镇下鲁尔村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在经营中采用
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管理模式,使全村农业在提质增效的同时,调动起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使他们从中尝到了做产业化农民的甜头。
种什么,公司有安排,如何种有技术员服务。只要人勤快,一年一个棚收入四五万元都不是问题。
在下鲁尔村村民王显邦的温棚内,老人介绍着自己的收入。
一家4口人,打理着两个棚,再加上自己给基地打工收入,去年全家收入达到了13万元。
这几年搞设施农业,全村流转了土地,并对未来发展做了一个长远规划,将不好的地建成了温棚,平整的水浇地建成了露地蔬菜种植区。每座温棚交2万元修建自筹金,村民即可长期耕种,大田由合作社以发放工资的形式组织村民统一生产。
村支部书记刘国胜介绍,这种模式运行了两年发现存在很多弊端,一是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不出设施生产的高效益。二是全村6个合作社无法统一与市场对接,管理成本高,协调难度大,影响着基地整体效益和农民自身收入的增长。
去年以来,趁着湟中县成立蔬菜协会和3个葱蒜类蔬菜、白菜类及特色蔬菜、胡萝卜协会分会,下鲁尔村组建起了青海亿川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下辖6个合作社,将葱蒜类蔬菜协会分会放到了村里。
种什么、何时种,何时上市,销售到何处,由公司划分区域统一调配,统一提供生产资料。各合作社将土地反包给村民,由村民按公司要求负责种植,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外销,年底收益减去公司提供的生产资料和土地流转费用,全部归种植农民所有。公司只挣产品与市场对接中的少量差价。
刘国胜说:
分片包干,各负其责。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全基地的管理费用从2013年的48万元,一下降到去年的18万,每亩地的成本从4500元减到了3700元。而农户们多劳多得,人均收入仅蔬菜产业一项,2014年达到了12000元,是发展设施农业前的一倍。
目前,公司注册了
鲁青叶
商标品牌,通过与青海省内外对接,已在甘肃的兰州、张掖、酒泉,宁夏的银川等地建立了长期的供货渠道。还在西宁设立了产品直销门市部和超市直供点。
没有先进的技术,就没有设施农业的发展;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设施农业的规模效益;没有规模效益,就没有稳定的供应;没有稳定的供应,就没有稳定的市场;没有稳定的市场,就没有农民持续的增收。
刘国胜对设施农业发展的看法和做法,就是当前我青海省探索和创新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提升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次有效尝试。
目前,青海省已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0.05万栋、面积达10万亩,其中建成百栋以上温室基地近400个,千栋以上设施蔬菜基地30个,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冬季种植率达到90%。预计2015年,全青海省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70万亩,总产上升到161万吨。
先进的科技,科学的管理。如果全青海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和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在经营管理水平上做出新文章,必将撬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那保障供给,稳定物价,丰富居民菜篮子,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将跃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