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宝宝体内如果有充足的钙可以让骨骼发育得更好,并且在奶水中就含有足够宝宝的钙,但是钙并不是那么容易吸收的,需要维生素D搭桥铺路,宝宝才能吸收得到钙。
换句话说,宝宝体内需要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钙才能通过维生素D进入宝宝的血液,不然的话,宝宝就是吃进去再多的钙也是枉然。偏巧的是,在宝宝六个月之内的奶水里含有宝宝所需要的一切营养,除了维生素D。所以宝宝在出生两个星期之后就需要每天补充单位的维生素D,这样就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还能预防宝宝佝偻病。
首先我们看下维生素AD的作用
维生素A
维生素A有增加机体对病菌的防御功能,还能增加免疫细胞活性和抗体合成,促进宝宝皮肤和视力的发育,是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物质,给宝宝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可以增强宝宝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吸收,促进骨骼钙化以增加强度,从而促进宝宝的骨骼发育和身体发展。实验研究表明没有维生素D的情况下,钙的吸收率不足10%,一般孩子缺钙都是因为身体缺乏维生素D而影响钙的吸收。
除了直接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也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中生成维生素D3,所以维生素D还有一个名字叫“阳光维生素”,缺钙的宝宝可以多晒晒太阳。
但是爸爸妈妈不能把补充维生素D寄托在宝宝晒太阳这方面,因为宝宝还太小,单单通过晒太阳是不能满足每天的维生素D的需求的,所以需要额外添加维生素D。
需要注意:维生素AD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引起中毒。
爸爸妈妈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宝宝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D就可以,爸爸妈妈也可以单独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就好,每天单位就够了,如果是早产宝宝就需要加量,最好咨询一下医生。
还有,维生素AD遇光遇空气会氧化分解,从而失去功效,所以要注意维生素AD的保存方式。
而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对钙的需求是这样的:
1.母乳喂养
只要宝宝每天吃了足够的奶,其实钙的补充是足够的,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妈妈吃的食物里面,没有足够的钙或者没能有效吸收钙来提供给宝宝,会把妈妈自己身体储备的钙移出来,来优先保证乳汁里钙含量的稳定。
但如果长期这样,母乳妈妈就会出现缺钙症状。母乳妈妈可以多吃些含钙高的食物,比如芝麻酱,海带、虾皮、排骨、深海鱼、红肉等。
2.奶粉喂养
吃奶粉的宝宝,奶粉里面钙的含量是按照宝宝不同年龄的不同需求调配而成的,通常也可以保证宝宝钙质的补充。所以,奶粉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另外补充钙质,反而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不过奶粉中也含有维生素D,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奶量计算,如果奶量中的维生素D不足的话,还是需要额外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的。
那么,四个月婴儿平时吃着维生素AD滴剂,还可以吃含钙的米糊吗?
4个月开始添加米糊,首选是高铁米糊,4~6个月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首先添加的是强铁的米糊。因为这时候宝宝从母体吸收的铁,已经消耗得差不多,而铁是不能通过乳腺进入乳汁的,这导致乳汁里面含有的铁极少,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所以一开始就要注意给宝宝补铁,而加强铁的米糊也是低敏食品,方便进食还容易吸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宝宝相应的月龄吃了足够的奶水是不用额外补充钙的,所以,4个月宝宝只要每天的奶量达到--ml,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的,不需要一开始就吃含高钙的米糊,应该选择高铁米糊。当然,抛开高铁米糊不说,在吃维生素AD的情况下,是可以吃高钙米糊的。
懒妈妈建议:其实宝宝四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有点早了,宝宝在六个月内所需的所有营养都可以在母乳中获得,也可以在奶粉中获得,爸爸妈妈可以等到宝宝六个月左右再添加辅食。当然了,如果宝宝已经发出需要添加辅食的信号就需要提前添加了,没有规定必须要等到宝宝六个月。
我是懒妈妈,一个二胎宝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于育儿圈多年,专注于孕产,育儿方面的解答,